相見之禮
麻姑款步而入,儀態萬千,她輕移蓮步走向王方平,那身姿婀娜卻又不失端莊。行至近前,麻姑微微欠身,行了一禮,動作優雅自然,如行雲流水般順暢。王方平見狀,趕忙起身相迎,他的眼神中透著對麻姑的敬重與親切,嘴角含著一抹淡淡的笑意,仿佛見到了久別重逢的摯友。
眾人隨後依次坐定,此時屋內靜謐無聲,唯有眾人輕微的呼吸聲交織。方平輕輕抬手,召喚行廚。刹那間,後廚一陣輕微的響動後,數位侍從魚貫而出,他們手中皆捧著金盤玉杯,那金盤在燭光的映照下閃爍著耀眼的金光,玉杯則散發著溫潤的光澤,仿佛將屋內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層華貴的氣息。
佳肴美膳一一擺上桌來,眾人定睛一看,發現多為諸般花果。有那形如瑪瑙的朱果,鮮豔欲滴,散發著誘人的果香;又有似玉珠般的白果,顆顆飽滿,泛著淡淡的瑩光;還有如紫寶石般的葡萄,串串相連,每一顆都仿佛蘊含著天地間的靈氣。這些花果雖非尋常珍饈,然其香氣卻彌漫內外,那香味清新淡雅,卻又有著一種直入人心的魔力,令眾人不禁沉醉其中,仿佛靈魂都被這香氣所洗滌,變得澄澈而寧靜。
隨後,又有擘脯呈上,其形如柏靈,紋理清晰,絲絲分明。侍從輕聲告知,此乃是麟脯,乃稀世之珍饈。眾人聽聞,皆麵露驚歎之色,望著那麟脯,心中既對其美味充滿了期待,又對這難得一見的神物懷著敬畏之心,不知品嚐起來會是何種奇妙滋味。
滄海桑田
麻姑靜坐片刻,目光中透著悠遠與深邃,緩緩自述道:“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其聲輕柔,卻似在眾人心中投下巨石,泛起層層驚濤駭浪。眾人聽聞,皆麵露震撼之色,腦海中不禁浮現出東海之濱那波瀾壯闊的景象,想象著汪洋大海如何在歲月的長河中曆經三次巨大變遷,化為桑田。
“向到蓬萊,水又淺於往者,會時略半也。”麻姑繼續訴說著她在蓬萊的所見所聞,那蓬萊仙山,本是傳說中的海上仙境,如今海水漸淺,往昔那浩渺無垠的波濤似乎正在悄然退去。蔡經一家凝神傾聽,仿佛隨著麻姑的言語一同置身於蓬萊仙境,目睹那滄海桑田的微妙變化,心中對時光的無常和天地的宏大有了更深的敬畏。
“豈將複還為陵陸乎?”麻姑微微抬頭,望向遠方,眼神中帶著一絲疑惑與思索。這輕聲的疑問,卻如洪鍾大呂般在眾人耳畔回響。方平聞之,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朗聲道:“聖人皆言,海中複揚塵也。”此語一出,滿座皆驚。眾人深知,這不僅是對東海未來變化的預測,更是對天地循環、世事變幻莫測的深刻洞察。歲月悠悠,桑田滄海,陵陸滄海,皆在無盡的輪回之中,而麻姑與方平見證著這一切,他們的存在,仿佛是時間長河中的坐標,提醒著世人宇宙的浩瀚與人生的渺小短暫。
神通顯化
麻姑輕啟朱唇,言欲見蔡經母及婦侄。彼時,蔡經弟婦新產數十日,尚在屋內調養。麻姑蓮步輕移,未及近前,目光已穿透屋舍,望見屋內景象,隨即輕聲道:“噫!且止勿前。”其音雖輕,卻似蘊含無上權威,令眾人心中一凜。
言罷,麻姑素手輕揚,求取少許米。侍從趕忙奉上一捧晶瑩剔透的米粒,麻姑接過,玉臂輕揮,將米撒於地。眾人目光緊緊追隨那下落的米粒,隻見米粒觸地瞬間,奇異之事發生。原本普通的米粒,竟如獲得了生命一般,光芒乍現,紛紛化為珍珠。那珍珠圓潤飽滿,顆顆散發著柔和的光澤,在地麵上滾動跳躍,似星子落凡塵。
蔡經一家見狀,驚得目瞪口呆,半晌回不過神來。他們俯身凝視著這些珍珠,心中滿是震撼與疑惑。麻姑這等神通,已遠超凡人的想象,仿佛她手握乾坤,能點化萬物。在她眼中,平凡的米粒與珍貴的珍珠似無差別,皆可隨心變幻。
麻姑卻神色淡然,仿佛這隻是雕蟲小技。她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裏,衣袂隨風飄動,周身散發著一種超凡脫俗的氣息。而蔡經一家,在經曆了最初的震驚後,內心湧起對麻姑更深的敬畏與尊崇,深知眼前這位女子乃是神人,擁有著莫測的神力與無盡的神秘,其境界之高,非凡人所能企及。
方平戲語
方平目睹麻姑施展神奇法術,將米粒化為珍珠,不禁搖頭輕笑,臉上的皺紋似歲月的漣漪,緩緩說道:“麻姑年少,吾老矣,了不喜複作此狡獪變化也。”其言語間雖似嗔怪,卻滿含著對麻姑青春活力與神奇法術的寵溺與感慨。
隨後,方平轉身麵向蔡經家人,眼神中帶著一絲戲謔與和藹。他抬手輕撫胡須,緩緩開口:“吾欲賜汝輩酒,此酒乃出天廚,其味醇濃,非世人所宜飲,飲之或能爛腸。今當以水和之,汝輩勿怪也。”說罷,方平命侍從取來一升酒,那酒盛在一個精致的玉壺之中,壺身雕龍畫鳳,隱隱散發著酒香,似有靈韻。又有侍從抬來一鬥清水,倒入一個巨大的琉璃盞內。方平親自動手,將酒倒入盞中,酒水交融,瞬間泛起一陣奇異的光芒,香氣四溢,雖經稀釋,仍讓眾人感到一股濃鬱的酒香撲麵而來。
蔡經家人接過賜酒,小心翼翼地飲下。初嚐時,隻覺一股溫熱的清流滑過喉嚨,隨後,醇厚的酒香在口腔中散開,回味悠長。眾人飲下一升左右,良久,酒盡。方平見狀,微微皺眉,似是覺得酒意未盡興,對左右侍從說道:“不足遠取也。”言罷,他從袖中取出千錢,遞給一名侍從,吩咐其前往餘杭姥處求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