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太玄女(1 / 3)

命運之殤

太玄女,姓顓名和,生於一個平凡卻又被命運捉弄的家庭。在她年幼之時,父親便早早離世,家庭的頂梁柱轟然倒塌,隻留下她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的艱辛如影隨形,然而,更大的陰影卻籠罩在她們母子頭上。

一日,有相士路過,瞧見她們母子二人,不禁搖頭歎息,斷言其母子皆壽數不長。這消息如同冬日裏的寒風,凜冽刺骨,瞬間吹涼了太玄女的心。她望著母親日漸憔悴的麵容,心中滿是憂慮與悲戚。每一個夜晚,她都在昏暗的燭光下輾轉反側,腦海中不斷回響著相士的話語:“人之處世,一失不可複生。況聞壽限之促,非修道不可以延生也。”

她深知,生命短暫如朝露,若不尋求解脫之法,必將在時光的長河中迅速消逝。在那個封建迷信盛行的年代,相士的話如同命運的宣判,可太玄女並未選擇在絕望中沉淪。她的眼神中逐漸燃起一抹堅定的火焰,那是對命運的不屈與抗爭。她暗暗發誓,定要找到改變命運的途徑,為自己,更為母親爭得一線生機。

於是,在無數個晨曦微露的清晨,或是夕陽西下的傍晚,太玄女告別母親,踏上了尋訪明師的路途。她身著樸素的衣衫,腳踏破舊的草鞋,走過蜿蜒崎嶇的山路,涉過潺潺流淌的溪流。沿途的風景,她無暇顧及;身體的疲憊,她默默忍受。心中唯有一個信念,如同一盞明燈,照亮她前行的道路——找到明師,習得長生之術。

求道之心

太玄女告別母親,背上行囊,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漫漫求道征程。她穿梭於繁華的城鎮,問詢於靜謐的山村,每至一處,皆以最誠摯之心,訪求那隱匿於世的明師。

她風餐露宿,曆經風雨洗禮,卻從未有過絲毫退縮之意。無論是高山峻嶺的險阻,還是深穀幽林的陰森,都無法阻擋她前行的腳步。每遇一位可能知曉大道之人,她都畢恭畢敬,虛心請教,眼中滿是對知識與真理的渴望。

在漫長的旅途中,她遭遇過無數的質疑與嘲笑。有人笑她年少輕狂,不切實際;有人勸她放棄這虛無縹緲的追求,回歸平凡生活。然而,太玄女心中的信念堅如磐石,她深知,求道之路本就布滿荊棘,若因外界的聲音而動搖,又怎能抵達那神聖的彼岸?

終於,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她聽聞遠方有一位隱居的高人,精通王子之術,此術蘊含著長生與超凡入聖的奧秘。太玄女欣喜若狂,日夜兼程趕往高人的居所。那是一處幽靜的山穀,四周雲霧繚繞,宛如仙境。太玄女懷著敬畏之心,緩緩踏入山穀。

隻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正在溪邊靜坐,太玄女趕忙上前,屈膝跪地,傾訴自己的求道決心與坎坷經曆。老者微微睜開雙眼,審視著眼前這位年輕而堅定的女子,良久,他微微點頭,決定將王子之術傳授於她。太玄女欣喜萬分,連忙叩首謝恩。從此,她便在這山穀之中,跟隨老者潛心學習。她日夜苦研,每一個法術的細節都反複琢磨,每一句口訣都銘記於心。時光在這山穀中悄然流逝,太玄女在修煉中逐漸領悟到了王子之術的精妙,也向著自己的長生之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水之奇能

太玄女在山穀之中,隨著時光的流轉,對王子之術的研習日益精深。數載光陰,猶如白駒過隙,而她的功法也初現神奇功效。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太玄女與師父一同來到山穀間的一處幽潭之畔。潭水清澈碧綠,深不見底,水麵平靜如鏡,倒映著周圍的青山綠樹。太玄女站在潭邊,目光堅定而深邃,她輕輕抬起雙臂,身姿輕盈如燕,隨後緩緩踏入潭水之中。神奇的是,她的雙腳觸及水麵,卻未泛起一絲漣漪,衣裳也未被水浸濕分毫,仿若她與這潭水之間有著一種無形的默契,水自動為她讓出了一條通道。

盛雪寒天,凜冽的寒風呼嘯而過,整個世界都被冰雪覆蓋,一片銀裝素裹。眾人皆躲在溫暖的屋舍中,裹著厚厚的棉衣,圍著火爐取暖。而太玄女卻獨自來到冰封的湖麵之上,她僅著一襲單薄的衣衫,身姿挺拔,麵色從容鎮定。在那冰天雪地之中,她宛如一朵盛開的紅梅,散發著堅韌而獨特的魅力。她在冰上行走自如,腳下的冰層並未因她的重量而破裂,她的身體仿佛被一層無形的暖罩所包裹,暖意源源不斷地從體內散發出來,即使在這嚴寒的環境中停留多日,她的麵色依舊紅潤,不見絲毫寒冷與疲憊之色。

這水之奇能,讓太玄女在世間初露鋒芒,也讓她更加堅定了對修道之路的執著追求,她深知,這僅僅是王子之術所蘊含奧秘的冰山一角,而她將繼續探索前行,去揭開更多神奇的篇章。

空間異術

太玄女的神奇本領,在她不斷的修行中愈發多樣且驚人。她對空間之力的掌控,更是達到了超凡入聖的境界。

一日,太玄女與弟子們行至一座宏偉的官府門前。隻見她微微抬手,口中念念有詞,刹那間,那威嚴莊重的官府建築竟緩緩脫離地麵,在眾人的驚歎聲中拔地而起,漸漸消失於空中。隨後,太玄女帶領弟子們來到一片空曠之地,她再次輕揮衣袖,那官府便完好無損地重現眼前,其外觀與原地毫無二致,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整體搬運而來。然而,當太玄女伸出纖細的手指輕輕一點,那龐大的官府瞬間消失不見,仿若從未在世間存在過,隻留下一眾驚愕萬分的弟子,麵麵相覷,不敢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