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董奉(1 / 3)

董奉初現

在那三國亂世的東吳之地,侯官縣內,董奉猶如一顆蒙塵的明珠,悄然散發著獨特的氣息。董奉,字君異,雖已年屆四十有餘,卻依舊未被眾人察覺其非凡之處。彼時,一位年輕氣盛的少年郎走馬上任,成為了本縣的縣長。在縣長眼中,董奉不過是個平凡無奇的中年人,歲月在他身上似乎並未留下任何特殊的痕跡,其道未顯,無人能窺探到他深藏的卓越與神秘。

時光如白駒過隙,五十餘載的光陰在曆史的長河中匆匆流逝。縣長曆經仕途的起起落落,再度回到這片熟悉的土地任職。當他踏入侯官縣境,往昔的記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那些曾經共事的故吏們,如今都已被歲月侵蝕,老態龍鍾,步履蹣跚。然而,令他震驚不已的是,董奉竟依然保持著往昔的容顏,歲月仿佛在他麵前停滯了腳步。

縣長瞪大了眼睛,滿是不可思議地問道:“君可是得了什麼奇妙之道?想當年我初見你時便是這般模樣,如今我已白發蒼蒼,滿臉皺紋,可你卻仿若逆齡生長,反倒愈發年輕了,這究竟是為何?”董奉隻是微微仰頭,目光平靜而深邃,淡然一笑道:“這不過是命運的偶然罷了,無需大驚小怪。”他的聲音沉穩而平和,仿佛歲月的變遷於他而言不過是一場無關緊要的幻夢。縣長望著董奉,心中雖疑竇叢生,卻也深知董奉定非尋常之人,其身上定然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與力量,而這,也僅僅是董奉傳奇故事的開端,一個令世人驚歎不已的傳奇序幕,正在緩緩拉開。

起死回生

交州之地,彼時正被一片陰霾所籠罩。士燮,這位交州刺史,突遭橫禍,身中劇毒,生命之火如風中殘燭,轉瞬即逝,已然逝去三日之久。就在眾人皆沉浸於悲痛與絕望之中時,董奉如一道希望之光,降臨在這片哀傷的土地上。

董奉麵色沉靜,眼神堅定而深邃,他迅速拿出三枚藥丸,那藥丸在他手中閃爍著神秘的光澤。他輕輕掰開士燮已然僵硬的牙關,將藥丸小心翼翼地置於其口中,隨後,端起一碗清水,緩緩灌入。待藥丸入腹,董奉又示意旁人捧起士燮的頭,他親自上手,輕輕而有節奏地搖晃著,似是在喚醒沉睡在黑暗深淵中的靈魂。

時間在這緊張的氛圍中緩緩流逝,每一秒都仿佛被拉長。突然,士燮的手腳微微顫動,仿若春日裏冰封的大地開始複蘇,一絲生機在他體內悄然蔓延。緊接著,他的麵色逐漸恢複了些許紅潤,原本如死灰般的臉龐有了生氣。半日之後,奇跡發生,士燮竟能緩緩起身而坐,雙眼之中重新燃起了對生的渴望。

又過了四日,士燮已然能夠清晰地言語,他的聲音雖還有些虛弱,卻飽含著劫後餘生的慶幸與感激。他回憶起那仿若隔世的經曆:“我當時隻覺自己陷入了一片混沌的黑暗,恍惚如夢,周圍似有無數雙無形的手拉扯著我。隨後,便見數十個身著烏衣的神秘之人前來,他們麵色冷峻,將我強行帶上車,一路疾馳,駛入一座巨大的赤門。而後,我便被徑直扔入獄中,那獄中一間間狹小的牢房,陰森恐怖,僅能容下一人。我被推進其中一間後,便有大量泥土從外封堵,刹那間,黑暗將我徹底吞噬,不見絲毫光亮。就在我滿心絕望之時,忽聞門外有人高呼:‘太乙遣使來召士燮。’緊接著,封堵的泥土漸漸被除去,許久之後,我被緩緩引出。隻見外麵有華麗的車馬,車蓋赤色如血,車上三人正襟危坐,其中一人手持符節,威風凜凜,他高聲喚我上車。待車行至一門前,我忽覺一股力量拉扯,而後便猛地驚醒,方知自己已然重生。”

士燮死裏逃生,心中對董奉的感激之情如滔滔江水,難以抑製。他強撐著虛弱的身體,起身朝著董奉深深一拜,言辭懇切:“承蒙先生大恩大德,此等再造之恩,我士燮不知何以為報。”此後,為表感激,士燮於庭院之中大興土木,為董奉精心起建樓閣,試圖以這世間的磚瓦,回報那超脫生死的恩情。

飲食奇異

自士燮得救之後,董奉便留於其處,他的飲食習慣甚是奇特,全然不似常人。在那庭院深深的府邸之中,每日的餐食時分,桌上擺滿了珍饈佳肴,然董奉卻對這滿桌的美味視而不見,他唯一的食物,僅僅是那幹肉與棗子,酒水亦隻是淺酌少許。

士燮心懷感恩,對董奉敬重有加,一日三次,皆會精心準備膳食相待。每當董奉前來飲食之時,奇異之事便會發生。隻見他身形微動,竟如飛鳥一般,輕盈地騰空而起,瞬間落於座位之上。他進食的模樣亦是超凡脫俗,舉手投足間散發著一種空靈的氣息,仿若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食畢,他又會在眾人毫無察覺之時,飛身而去,隻留下一抹淡淡的光影,讓人不禁懷疑是否隻是一場幻覺。

如此這般,時光悠悠而逝,一年有餘的光陰在這奇異的相處中悄然度過。一日,董奉忽覺塵世緣分已盡,便決意辭行。士燮聽聞,心中悲痛萬分,涕淚橫流,他苦苦哀求董奉留下,言辭懇切,句句飽含不舍之情。然而,董奉去意已決,不為所動。

士燮深知無法挽留,強忍著心中的哀傷,問道:“君欲前往何方?這一路山高水長,君可需要一艘大船,以助君遠行?”董奉微微搖頭,神色平靜,隻是輕聲說道:“無需大船,我僅需一具棺器即可。”士燮雖滿心疑惑,卻也不敢多問,當即命人備好棺木。

至次日日中時分,烈日高懸,董奉安然逝去。士燮懷著沉痛的心情,以棺木將其殯葬,親率眾人將其葬於一處寧靜之地。時光匆匆,七日之後,一位從昌地而來的神秘之人,帶來了董奉的囑托:“為謝士燮,好自珍重。”士燮聽聞,心中大為震驚,他匆忙命人開啟殯棺,欲探究竟。棺蓋開啟之處,唯見一帛靜靜躺在其中,帛之上一麵繪有人形,那人形栩栩如生,似有靈魂寄宿;一麵則以朱紅之筆書寫著神秘的符文,符文閃爍著奇異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董奉未了之秘。

鬁疾得愈

豫章廬山,層巒疊嶂,雲霧繚繞間仿若仙境,董奉便選擇在此處棲身。一日,一輛馬車匆匆駛來,打破了山中的寧靜。車上載著一位身患鬁疾之人,他麵色蠟黃,身體消瘦,氣息奄奄,已至垂死之境。被家人艱難地抬下車後,便徑直朝著董奉的居所而去,見到董奉,“撲通”一聲跪地,叩頭如搗蒜,口中發出微弱卻飽含哀求的聲音,懇請董奉救救自己。

董奉見其可憐,心中不忍,便立刻安排病人進入一間靜室。他神色凝重,雙手如飛,迅速取出五重布巾,小心翼翼地覆蓋在病人身上,同時輕聲叮囑:“莫要亂動,且安心待在此處。”病人依言而行,不多時,隻覺一股異樣之感襲來,心中惶恐不安,卻強忍著不敢妄動,隻顫抖著聲音說道:“初時,隻感覺有一物緩緩靠近,隨後便覺其在我身上肆意舔舐,那疼痛仿若萬箭穿心,實在難以忍受,周身各處皆被其觸及,其舌竟有一尺來寬,氣息沉重粗喘如牛,我心中驚恐萬分,卻不知究竟是何種怪物,幸得良久之後,那物才緩緩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