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泰山老父(1 / 3)

道旁奇翁

漢武帝東巡狩,陣容奢華,氣勢磅礴。禦駕所經之地,道路早已灑掃幹淨,兩側百姓紛紛跪迎,山呼之聲震徹雲霄。錦旗蔽日,甲胄生輝,整個隊伍如一條巨龍蜿蜒前行。

就在這威嚴莊重的東巡隊伍行進至泰山之畔時,一片祥和卻被一位道旁老翁打破。他身著樸素的粗布衣衫,安靜地在田間鋤地,對周圍的喧囂仿若未聞。可武帝的目光卻瞬間被他吸引,隻因那老翁頭上白光衝天,高達數尺,仿若凝聚了天地靈氣,光芒耀眼卻又柔和溫潤,在陽光之下,顯得格外奇異。

武帝滿心詫異,立刻命車隊停下,帶著侍從匆匆走向老翁。隨著距離的拉近,武帝愈發覺得此翁不同尋常。他的麵容看起來宛如五十許人,肌膚光滑緊致,泛著淡淡的健康光澤,恰似被歲月遺忘的寵兒。雙眸明亮而深邃,仿佛藏著無盡的智慧與故事,流轉之間,星芒隱現。一頭烏發雖並非濃密如墨,卻不見絲毫花白,柔順地散落在肩頭,更襯得他氣質超凡脫俗。

武帝心中的好奇與疑惑如潮水般洶湧,他忍不住開口問道:“老丈,朕觀你氣質卓然,頭上更現奇異白光,定非凡人。想必是身懷奇妙道術之人,可否告知朕,你究竟有何神通?”老翁聽到武帝的問詢,微微抬起頭,不慌不忙地放下手中鋤頭,躬身行禮後,平靜地說道:“陛下,臣本是這世間再普通不過的凡人,然而在八十五歲那年,臣已衰老垂死,頭白齒落,生命之火即將熄滅。但機緣巧合之下,臣幸遇一位有道之士,承蒙他的恩賜,傳授給臣絕穀之法,但服術飲水,並製作神枕相伴修行。”

鶴發童顏

武帝趨近,目光緊緊鎖住老翁,眼中的探究之意愈發濃烈。微風輕輕拂過,老翁的衣袂微微飄動,卻更顯其身姿的挺拔與輕盈,仿佛這世間的塵埃與喧囂都無法沾染他分毫。

隻見他麵容光潔,皮膚猶如精心雕琢的美玉,細膩中透著淡淡的紅暈,恰似春日清晨帶著露珠的花瓣,那是一種從內而外散發的生機與活力,與尋常老者那滿是褶皺、鬆弛幹枯的麵容形成了鮮明至極的對比。他的眉毛濃密而整齊,猶如兩片墨色的柳葉,斜飛入鬢;雙目深邃有神,猶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清澈明亮卻又深邃幽遠,偶爾目光流轉,仿若有靈光閃爍,讓人不敢直視。

鼻子挺直而秀挺,與他那微微上揚的嘴角相得益彰,勾勒出一抹淡然卻又自信的笑容。而那一頭烏發,雖不似年輕人那般濃密如墨,卻根根分明,閃爍著柔和的光澤,整齊地束在腦後,不見一絲淩亂與花白。武帝心中大為驚歎,如此模樣,哪裏像是一位曆經歲月滄桑的老者?分明是一位氣質高雅、超凡出塵的中年雅士,可那周身散發的空靈之氣,卻又絕非尋常之人所能企及。

在這塵世之中,凡人皆被歲月無情地刻下痕跡,衰老與病痛如影隨形。而眼前的老翁,卻似突破了時間的枷鎖,在歲月的長河中逆流而上,尋得了不老的秘訣。他就像一個謎團,深深吸引著武帝,讓這位站在權力巔峰、見慣世間萬象的帝王,也不禁對老翁的神奇經曆充滿了無限的遐想與期待,渴望能一探其背後的秘密,揭開這層神秘的麵紗,探尋那長生不老與超凡脫俗的真諦。

帝之問詢

武帝心中滿是好奇與疑惑,猶如貓爪撓心,當下便快步走向老翁,身後的侍從們亦步亦趨,卻不敢發出絲毫聲響,生怕驚擾了這奇異的氛圍。

武帝微微仰頭,目光中帶著幾分急切與敬畏,開口問道:“老丈,朕見你氣質不凡,且頭上現奇異白光,想必是身懷道術之人。可否告知朕,你有何奇妙之術?”那聲音回蕩在空曠的道旁,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卻又難掩好奇之心。

老翁聞言,微微躬身,神態自若,不卑不亢道:“陛下,臣本是尋常之人,生於鄉野,長於田畝,一生平平無奇。然八十五歲那年,衰老垂死,頭白齒落,身體孱弱不堪,每況愈下,幾近油盡燈枯。”說到此處,老翁微微頓了頓,似是在回憶那段往昔的困苦歲月,眼中卻並無太多波瀾。

“幸遇有道之士,蒙其傳授絕穀之法。自此,但服術飲水,摒棄五穀雜糧,以術草之精華為養,配以純淨之水,滌蕩身心。並製神枕相伴,此神枕非凡物,內有三十二物。其中二十四物對應二十四氣,宛如天地靈氣彙聚;另有八毒,以應八風,似能調和陰陽,抵禦外邪。”老翁的聲音沉穩而平靜,仿佛在訴說著別人的故事,可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敲擊在武帝的心間。

武帝聽得入神,眼睛微微睜大,臉上滿是驚詫與期待,他從未想過世間竟有如此神奇之法,不禁對那神枕與絕穀法心馳神往,仿佛看到了自己乃至整個王朝子民延年益壽、青春永駐的希望之光在眼前閃爍。

神枕奇方

老翁頓了頓,抬眼望向遠方,思緒似是飄回到了往昔修行的歲月,繼續說道:“陛下,此神枕之妙,難以言盡。枕中所藏三十二物,皆為精心遴選而來,各有深意。那對應二十四氣之物,實則蘊含著天地間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奧秘,每至相應節氣,枕中物仿若與自然呼應,激發人體潛能,使之與天地同息。”

“至於八毒,雖名為毒,實則是借其性以製八風之邪。東風主生,以某物之性調和,可使生機內斂而不泄;南風主長,又有他物相配,令陽氣長養而不亂;西風肅殺,相應之物可保肺氣清正;北風凜冽,亦有對應化解,使腎水得以溫煦。如此八風八毒相互製衡,人體仿若置身於四季如春之境,不受外邪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