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欒巴傳奇(3 / 3)

豫章除患保太平

欒巴誅殺狸貓妖後,馬不停蹄地返回豫章。此地此前被鬼怪攪得不得安寧,尤其是那些獨足鬼,它們形貌怪異,單腳跳躍而行,周身散發著陰森的氣息。

這些獨足鬼常常在夜深人靜之時出沒於百姓的居所,它們或是在屋頂上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嘯聲,或是在門窗外遊蕩,窺視著屋內的動靜。百姓們在睡夢中時常被驚醒,膽戰心驚,夜不能寐。許多人因此精神恍惚,身體日漸衰弱,疾病也隨之而來,整個豫章都被一層陰霾所籠罩。

欒巴到任後,立刻施展道家高深法術。他身著道袍,手持法劍,踏罡步鬥,口中念念有詞。隻見一道道靈光從他手中射出,如利劍般劃破夜空,將那些隱藏在黑暗中的鬼怪照得無所遁形。欒巴目光堅定,神情肅穆,對這些妖邪毫不留情,法劍所指之處,鬼怪們紛紛發出淒厲的慘叫,魂飛魄散。

在欒巴的不懈努力下,豫章的鬼怪被一一肅清。百姓們的生活逐漸恢複了往日的平靜,夜晚不再有恐怖的聲響,人們可以安心地入睡。大街小巷中,歡聲笑語再次響起,孩子們在陽光下嬉戲玩耍,商人們正常地往來經營,集市上熙熙攘攘,一片繁榮景象。

欒巴還深入民間,為那些曾被鬼怪驚擾而患病的百姓祈福驅邪。他親自熬製草藥,以道力加持,藥湯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患者服用後,身體逐漸康複,臉上重新洋溢起健康的光彩。百姓們對欒巴感恩戴德,紛紛傳頌他的功績,將他視為拯救豫章的神明。

朝堂風波陷困局

欒巴因在豫章的卓越功績與非凡聲名,被征召入朝擔任尚書郎。正旦大會,這本是朝廷極為隆重的慶典,群臣齊聚,共賀新歲。

欒巴卻姍姍來遲,他一路匆匆趕來,額頭上還帶著些許汗珠,且麵帶明顯的酒意。當皇帝依禮賜百官飲酒時,欒巴站在席間,卻並未如眾人那般舉杯飲下,而是做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舉動。他轉身麵向西南方向,口中含酒,而後用力噴吐而出。

這一行為瞬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在場的官員們皆驚愕地看著欒巴,有司官員見此情形,認為欒巴此舉乃是對皇帝、對朝廷的大不敬,毫不猶豫地上奏彈劾欒巴。皇帝聞奏後,龍顏大怒,當即下詔質問欒巴。

欒巴卻神色坦然,毫無懼意。他恭敬地向皇帝行禮,而後緩緩開口解釋道:“陛下,臣的家鄉百姓因臣曾在地方上略有作為,能治鬼護病,故而對臣心懷感激,為臣立廟祭祀。今日正旦,家鄉的耆老們皆齊聚臣的廟中,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以表達對臣的敬意與感恩。臣雖遠在朝堂,然心中始終牽掛著家鄉父老,不能及早參與祭拜,心中愧疚,故而麵帶酒容。而臣適才見成都市方向火光衝天,心急如焚之下,便以酒作法,欲以此來拯救家鄉的黎民百姓。臣絕無絲毫對陛下不敬之意,若陛下有所疑慮,可派人詳查,若臣所言不實,甘願領受陛下的任何懲罰。”欒巴言辭懇切,目光堅定地望著皇帝,靜待聖裁。

功成身退隱仙蹤

皇帝見欒巴說得信誓旦旦,心中雖仍有疑慮,但還是決定派人發驛書前往成都查證。信使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路途之上揚起陣陣塵土。

不久,成都的回奏送達朝堂。奏報稱正旦食後城中突發大火,火勢凶猛,熊熊烈焰舔舐著房屋,濃煙滾滾,遮蔽了天空。然而,就在眾人絕望之時,須臾間,東北方飄來三陣大雨,那雨勢磅礴,雨滴如注,精準地落在著火之處,火勢迅速得到遏製,最終熄滅。最為奇異的是,雨水灑落眾人身上,竟都聞到一股淡淡的酒氣,仿佛這雨是由酒化作。

此事令朝廷上下大為震驚,眾人對欒巴的神奇法力與赤誠之心不禁另眼相看。皇帝亦對欒巴的行為表示諒解,不再追究其不敬之責。

一日,天空忽變,狂風呼嘯,烏雲如墨般翻滾湧動,天地間一片晦冥。刹那間,電閃雷鳴,暴雨傾盆而下,雨滴如箭,打得地麵水花四濺。就在這風雨肆虐之際,欒巴正與眾人在朝堂之上議事,忽然,他的身影竟漸漸模糊起來。眾人驚愕地瞪大雙眼,眼睜睜地看著欒巴在眼前憑空消失,隻留下一片虛空,仿佛他從未在此處出現過一般。

眾人慌亂不已,四處尋找欒巴的蹤跡。一番探尋後,得知欒巴已悄然回到成都。他與親朋好友一一告別,言辭間滿是灑脫與決絕,稱此去將不再歸來。家鄉的老幼聽聞消息,皆紛紛趕往廟中為他送行。那廟中香煙嫋嫋,眾人麵色凝重,眼中噙淚。欒巴身著道袍,在風雨中屹立,身影飄逸。他向眾人揮手作別,而後轉身踏入風雨之中。風雨愈發猛烈,天地間一片混沌,欒巴的身影漸行漸遠,最終徹底消失在這風雨晦冥之中,徒留眾人在原地悵然遠望,不知他究竟去往何方,隻留下無盡的傳說與思念在世間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