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方士左慈(3 / 3)

座上賓客千人,亦皆被這神奇的景象所震撼。他們原本抱著看笑話的心態,此刻卻都沉浸在這不可思議的氛圍中,不知不覺間,皆飲得大醉。劉表目睹這一切,心中的震驚難以言表。他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張,久久無法回神。他深知,眼前之人絕非等閑之輩,其法術之神奇,超乎想象。心中對左慈的殺念,頓時如冰雪遇驕陽,消散得無影無蹤。

第八章:丹徒奇事

數日後,左慈告別劉表,繼續踏上他的遊曆之路,一路向東,來到了東吳的丹徒。在丹徒,有一位名叫徐墮的有道之士,聲名遠揚,左慈慕名前往拜訪。

徐墮居所,常常賓客盈門,好不熱鬧。這日,左慈行至徐墮門前,隻見門前停著車牛六七輛,那車裝飾精美,牛兒健壯。徐墮門下的賓客們,正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高談闊論,或嬉笑玩鬧。他們眼見左慈前來,見他身著樸素道袍,形容清瘦,且眇一目,心中便起了輕視之意。這些賓客平日裏跟著徐墮,也沾染了些許自傲之氣,竟故意欺哄左慈說:“徐公不在。”說罷,還相互對視,竊笑不已。

左慈心中明了,這些人不過是淺薄之徒,見他貌不驚人,便肆意戲弄。他也不惱怒,隻是微微搖頭,臉上露出一抹無奈的苦笑,轉身緩緩離去。

賓客們見左慈如此輕易便被打發走,愈發得意忘形。可就在這時,奇異的景象突然出現。他們驚異地發現,牛群竟緩緩離開原地,朝著不遠處的楊樹走去。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那些牛兒竟如履平地般在楊樹樹梢行走起來,四蹄輕盈,仿佛不受重力的束縛。牛背上的韁繩隨風飄蕩,牛鈴發出清脆的聲響,在空氣中回蕩。

有幾個賓客好奇心起,急忙跑到樹下,想要一探究竟。他們剛欲上樹查看,牛便瞬間消失不見,隻留下空蕩蕩的樹枝在微風中搖曳。待他們下樹後,牛又在樹上行走如初,那模樣甚是悠閑自在,仿佛在故意捉弄他們。

眾人正驚愕間,再看那車轂,不知何時竟長滿了荊棘。那些荊棘足有一尺來長,尖銳的刺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賓客們心中大駭,有人試圖用刀砍斷荊棘,可那荊棘堅硬無比,刀刃砍在上麵,隻迸出幾點火星,荊棘卻絲毫無損。又有人用力推那車輛,卻發現車輛紋絲不動,仿若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定住了一般。

賓客們驚恐萬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詭異之事,心中的得意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懼。他們意識到,眼前的一切定是那位被他們欺哄的老翁所為,當下不敢有絲毫耽擱,急忙跑去稟報徐墮。

其中一個賓客跑得氣喘籲籲,滿臉驚恐地說道:“有一眇目老翁前來,我們見他是個無關緊要之人,便欺哄他說您不在。他走後不久,牛群和車輛便發生如此怪異之事,不知是何緣故。”徐墮聽後,臉色驟變,他心中明白,能施展如此神奇法術之人,定是左慈無疑。他不禁頓足道:“哎呀,此乃左慈先生路過,你們怎能欺他!他的法術高深莫測,豈是你們能招惹的。趕快去追,或許還能趕上,向他賠罪,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眾賓客聽了徐墮的話,心中懊悔不已,連忙四處追尋左慈。他們在丹徒的大街小巷中狂奔,四處打聽左慈的下落。終於,在城外的一條小道上追上了左慈。眾人見到左慈,如蒙大赦,紛紛跪地,磕頭求饒,口中不停地念叨著請左慈大人大量,饒恕他們的無禮之舉。

左慈看著這些驚恐萬分、狼狽不堪的賓客,心中的不悅漸漸消散。他本就無意與這些淺薄之人過多計較,隻是想給他們一個小小的教訓。於是,他抬手示意眾人起身離去。

待眾人戰戰兢兢地回到原地,卻驚奇地發現,車牛等物已恢複如初。牛兒們靜靜地站在車旁,車轂上的荊棘早已不見蹤影,仿佛一切都未曾發生過。眾人麵麵相覷,心中對左慈的敬畏又增添了幾分,此事也在丹徒當地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奇談。

第九章:孫吳之險

左慈踏入東吳之地,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入了吳主孫討逆(孫策)的耳中。孫策年少英勇,氣宇軒昂,憑借著非凡的膽略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在東吳之地建立起了赫赫威名,成為一方霸主。然而,他聽聞左慈的種種傳聞後,心中卻充滿了疑慮與不安。在他看來,左慈這類奇人異士,其言行難以捉摸,法術又神秘莫測,若留在東吳,恐會蠱惑人心,擾亂軍心,對自己辛苦建立的霸業構成威脅。於是,孫策心中暗暗起了殺念,決意要除去左慈這個潛在的隱患。

一次,孫策決定出遊,他心生一計,邀請左慈同行。左慈欣然應允,毫無防備之心。出遊當日,陽光明媚,微風輕拂。孫策騎在高頭大馬上,英姿颯爽,他的身後跟著一隊精銳的護衛,個個神情嚴肅,戒備森嚴。左慈則走在馬前,他身著一襲樸素的道袍,腳穿木履,手中掛著一竹杖,步伐不緊不慢,神態悠然自得,仿佛對周圍潛在的危險渾然不覺。

行至一處偏僻之地,孫策見時機已到,眼中閃過一絲決絕。他悄悄地握緊了腰間的佩劍,手心滿是汗水,心跳也不自覺地加快。他在心中暗自盤算著,定要趁左慈不備,一舉將其刺殺,以絕後患。於是,他猛地一夾馬腹,駿馬吃痛,長嘶一聲,如離弦之箭般朝著左慈衝了過去。孫策揮舞著佩劍,口中大喝一聲,試圖從背後偷襲左慈。

左慈似乎早有察覺,就在孫策策馬疾馳而來的瞬間,他的身影微微一晃,看似依舊在徐徐前行,但速度卻陡然加快。他腳下的木履仿佛生了風,每一步踏出都帶著一股奇異的力量,與地麵接觸時發出輕微的聲響,卻又似蘊含著無盡的奧秘。那根掛在手中的竹杖,也隨著他的步伐輕輕擺動,仿佛在指引著他前行的方向。

孫策見一擊未中,心中愈發焦急。他拚命地揮動著馬鞭,抽打在馬背上,口中不斷呼喊著,催促馬匹跑得更快。他的雙眼緊緊盯著左慈的背影,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瘋狂與不甘。然而,無論他如何策馬狂奔,卻始終無法拉近與左慈之間的距離。左慈始終在他前方不緊不慢地走著,那看似近在咫尺的背影,卻仿佛遙不可及。

孫策心中明白,左慈定是施了法術,自己今日恐難以得手。他的心中湧起一股挫敗感,但他身為東吳之主,也深知不可過於執著,以免陷入更大的困境。無奈之下,他隻得長歎一聲,緩緩勒住韁繩,放棄了刺殺的念頭。那匹馬在原地打著轉兒,馬蹄揚起一片塵土,孫策望著左慈遠去的背影,眼神中充滿了複雜的神色,有不甘,有敬畏,也有一絲慶幸。

第十章:仙蹤渺渺

左慈經曆諸多生死考驗與奇幻奇遇後,內心對這塵世的紛擾越發厭倦。他深知,世間權謀爭鬥永無止境,人心的猜忌與貪婪如影隨形,即便自己法術高強,也難以在這渾濁的世道中尋得真正的安寧與平靜。於是,他將自己的心意告知葛仙公,那眼中的堅定與對超脫的渴望清晰可見。他緩緩說道:“塵世已無留戀之處,我欲入霍山煉製九轉丹,以求超凡入聖,擺脫這無盡的塵世羈絆。”

葛仙公聽聞,心中雖有不舍,卻也明白左慈的決心。他望著左慈,微微點頭,說道:“君此去山高路遠,定是艱難險阻重重,但以君之能,想必終能達成心願。隻願君早日證道,位列仙班。”

左慈謝過葛仙公的祝福,轉身踏上了前往霍山的道路。霍山,地處偏遠,山勢險峻,峰巒疊嶂,雲霧繚繞。山中古木參天,怪石嶙峋,飛瀑流泉隨處可見,景色雖美,卻也充滿了未知的危險與挑戰。

左慈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一路上風餐露宿,不畏艱辛。他憑借著高深的法術與頑強的毅力,一次次避開了山中的猛獸侵襲與惡劣天氣的困擾。有時,遇到陡峭的懸崖,他輕輕揮動手中的竹杖,便有藤蔓從崖壁上緩緩垂下,助他順利攀爬;有時,遭遇狂風暴雨,他口中念念有詞,身上的道袍便散發出一層淡淡的光芒,將風雨隔絕在外。

終於,他來到了霍山深處的一處幽靜山穀。這裏靈氣充沛,靜謐祥和,正是煉製九轉丹的絕佳之地。左慈在山穀中尋得一山洞,作為自己的修煉之所。他在洞中布置好煉丹的器具,然後開始四處尋覓煉製丹藥所需的珍貴藥材。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左慈全身心地投入到煉丹的過程中。他日夜守在丹爐旁,精心調控火候,仔細觀察丹爐內丹藥的變化。每一味藥材的加入,都需精準把握時機與分量,稍有差池,便會前功盡棄。他的眼神始終專注而堅定,心中雜念盡除,唯有對煉丹成功的執著追求。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知過了多少個日夜。終於,在一個月圓之夜,丹爐內光芒大放,異香撲鼻。九轉丹煉製成功了!左慈滿心歡喜地打開丹爐,隻見九顆圓潤光滑、散發著五彩光芒的丹藥在爐中緩緩轉動,仿佛蘊含著無盡的生機與力量。

左慈深知,這是他超脫塵世的契機。他毫不猶豫地拿起一顆丹藥吞服下去,瞬間,一股強大的力量在他體內湧動。他的身體漸漸變得輕盈,仿佛要飄然而起。隨著光芒越來越盛,左慈的身影漸漸模糊,最終消失在這霍山深處。從此,世間隻留下了他的傳說,供後人傳頌與遐想,成為那神秘莫測的修仙傳奇中的一抹絢爛而又令人向往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