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壺公(1 / 3)

壺公現世

壺公,其真實姓名如同被歲月的迷霧所遮掩,無人能夠知曉。然而,世間所流傳的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玉斧符等二十餘卷珍貴符錄,皆出自他那神秘之手,這些符錄也因此被統稱為“壺公符”,其威名在世間悄然流傳。

汝南之地,有一位名叫費長房的人,時任市掾。在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裏,長房於集市的喧囂中,忽見一位老者飄然而至。這位老者便是壺公,他的身影在人群中顯得格格不入,眾人皆不識此等不凡之人。壺公在集市上擺開攤位賣藥,他賣藥時一口價,絕不還價,那堅定的態度起初讓眾人疑惑。可神奇的是,他所售之藥,藥效堪稱絕妙,無論何種疑難病症,患者服下後皆能痊愈。他還會對買藥之人詳細說道:“服此藥,必吐某物,某日當愈。”而所預言之事,件件靈驗,毫無差錯。

隨著名聲漸起,壺公每日收入頗為豐厚,錢財數萬計。但他對財富毫不在意,僅留三五十以供己用,其餘的錢財,皆慷慨地施與集市中那些貧乏饑凍之人。他的居處,常懸著一個空壺於屋上。每當夕陽西下,餘暉漸漸消散,壺公便會縱身一躍,跳入那空壺之中。這奇異的景象,旁人皆因肉眼凡胎而不得見,唯有長房,因機緣巧合,在樓上目睹了這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那一刻,長房心中篤定,此壺公定非凡人,必是有著超凡脫俗的來曆與能力,而自己與他的相遇,或許是命運的一場奇妙安排,也正因如此,一段充滿奇幻色彩的故事,才剛剛拉開了帷幕。

長房侍公

自那日偶然得見壺公的神奇之舉後,費長房的心中便似種下了一顆敬畏與好奇的種子。他自此每日早早起身,懷著一顆虔誠之心,認真清掃壺公座前的每一寸土地。那片土地在他的清掃下,仿佛被賦予了神聖的光輝。不僅如此,他還精心準備各種饌物,恭恭敬敬地供奉於壺公麵前。壺公對於長房的供奉,坦然接受,從不曾有過半句推辭。

時光如潺潺流水,悄然逝去,長房日複一日地堅持著,從未有過一絲懈怠。他的眼神中始終飽含著對壺公的篤信,卻又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隻是默默做著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情。壺公靜靜地看著長房的一舉一動,心中暗自讚許。終於,在一個寧靜的時刻,壺公打破了這份沉默,他緩緩開口對長房說道:“至暮無人時,再來此處。”長房聽聞,心中既緊張又興奮,他將這句話牢牢銘記於心。

當日暮的陰影漸漸籠罩大地,四周一片寂靜無人之時,長房依著壺公的吩咐,匆匆趕來。壺公看著眼前這個虔誠的年輕人,眼中閃過一絲認可,他輕聲說道:“見我跳入壺中時,你便可效仿我跳,自當能入。”長房緊緊盯著壺公的身影,心跳加速,當壺公縱身跳入壺中的瞬間,他鼓起勇氣,模仿著壺公的動作一躍而起。刹那間,一股奇異的力量包裹著他,待他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已置身於壺內。

這裏全然不是壺外所見的狹小空間,而是一個美輪美奐的仙宮世界。巍峨的樓觀高聳入雲,重門閣道蜿蜒曲折,仿佛通向無盡的神秘之處。宮室左右,數十位侍者恭敬而立,他們的麵容祥和而莊嚴。壺公看著長房那滿是驚歎與震撼的表情,緩緩說道:“我乃仙人,昔在天曹,因公事不勤被責,故而謫落人間。你有可教之處,故能得見我。”長房聽聞,心中大為震撼,他急忙下座,雙膝跪地,以頭叩地,誠惶誠恐地說道:“我這凡人無知,罪業深重,承蒙您哀憫,猶如枯木逢春,朽骨生肉,隻恐自身臭穢頑劣,不堪驅使。若蒙憐惜,實乃萬幸。”壺公微微點頭,說道:“既如此,甚好,切勿告知他人。”

飲酒試長房

在那仙宮之中的日子,長房仿若置身於一場悠長而奇幻的夢境,時刻跟隨著壺公,見證著種種超乎想象之事。一日,陽光透過仙宮的嫋嫋雲霧,灑在他們所在的樓閣之上。壺公興致頗高,對長房說道:“我有少許美酒,你可與我共飲。”長房聽聞,心中滿是期待,能與仙人對飲,此乃何等殊榮。

酒置於樓下,長房趕忙差遣侍從去取。侍從們聽聞指令,紛紛湧向那酒盎,然而,無論他們如何齊心協力,那酒盎卻仿若生根一般,紋絲不動。數十人累得氣喘籲籲,大汗淋漓,卻莫能將其挪動分毫。長房見狀,心中詫異,隻得匆匆向壺公稟報。壺公聞之,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隨即翩然下樓。隻見他伸出一根手指,輕輕搭在酒盎之上,那看似隨意的動作,卻似蘊含著千鈞之力。刹那間,酒盎如同一片輕盈的羽毛,被壺公穩穩提起,而後與長房相攜上樓。

待坐定,長房才看清那酒器,不過如拳頭般大小,心中不禁暗自疑惑,如此小巧之器,能盛多少美酒?壺公似看穿他的心思,卻並不言語,隻是舉杯示意。長房亦舉杯相迎,入口的瞬間,一股醇厚的酒香瞬間彌漫開來,那滋味猶如仙露瓊漿,令人陶醉。二人你來我往,暢飲許久,然酒卻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直至暮色漸濃,那酒器中的美酒依舊未見幹涸。

此時,壺公放下酒杯,目光深邃地看著長房,緩緩說道:“我某日將離去,你能隨我而去嗎?”長房一怔,他心中對壺公已充滿敬仰與不舍,但塵世之中尚有諸多牽掛。他沉思片刻,眼神堅定地答道:“我欲隨您而去之心,難以言表。隻是若想讓親眷不覺我離去,當有何計?”壺公微微一笑,那笑容中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神秘,他輕聲說道:“此易事耳。”言罷,壺公起身,從屋內取出一青竹杖,鄭重地交與長房,繼而細細叮囑道:“你持此竹杖歸家,便可稱病,將竹杖置於臥處,而後悄然前來。”長房雙手接過竹杖,心中雖仍有諸多疑惑,卻也知曉壺公此舉必有深意,他默默點頭,將竹杖緊緊握在手中。

長房假死

費長房懷揣著滿心的忐忑與對未知的憧憬,緊緊握著那根青竹杖,告別壺公,踏上了歸家之路。一路上,他的思緒如亂麻般糾結,既對即將與親人分別感到不舍,又對壺公賜予的奇妙機遇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