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陳知命(1 / 2)

陳知命,先生姓陳,名知命,道號朝真子,乃是終南縣袁村之人,其所在之地與劉蔣相鄰。

重陽祖師曾多次對其進行點化,試圖引領他踏入修仙之道。然而,那時的陳知命,因家中產業殷實富足,塵世的種種牽掛與羈絆令他難以決然地拋棄這一切,跟隨重陽祖師而去。

後來,丹陽等四位真人來到祖庵居住。陳知命心中漸生入道之念。一日,丹陽宗師贈給他一頂青包巾,並作詩一首:

青雲剪破作雲包,熟視陳公有分消。

顧我共君同宿契,願君同我樂逍遙。

長生路上尋金礦,不夜鄉中采玉苗。

何啻一身超達去,九玄七祖上丹霄。

陳知命得此贈詩與青包巾,心中感慨萬千。他回想起往日重陽祖師對他的屢屢化度,自己卻因愚昧,未能跟隨師父超脫塵世,追求高遠之道。此時,他不禁長歎道:“向日重陽累曾化度,我已愚昧不能從師高蹈,儻一朝大限臨頭,寧得以此薄業少延一日之生耶?”於是,他下定決心,即日便拜丹陽為師,毅然改衣入道,決心踏上這漫漫修仙之途。

丹陽見陳知命有濟世之才,便讓他擔任祖庭庵主之職,期望他能通過積累善行、建立功績來增進修行。在這之後的十年間,陳知命每每以醫藥救人,憑借著自己所掌握的醫術,為眾多身患疾病的人解除痛苦。他不辭辛勞地奔波於各地,無論是貧苦的村民,還是富貴的鄉紳,隻要有人患病求治,他都盡心盡力地予以幫助。

他常常深入山林,尋覓珍貴的藥材。有時為了采集一株稀有的草藥,不惜攀越陡峭的山峰,穿越幽深的峽穀。在他的努力下,許多疑難雜症都被治愈,人們對他的醫術和仁德讚不絕口。陳知命的善行不僅為他贏得了眾人的尊敬和感激,也為他積累了深厚的功德。

在這十年裏,陳知命多種陰德,其道眾多賴庇蔭。他的善舉如同春風化雨,潤澤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而丹陽宗師也時常作詩作詞,教誨並勸誡陳知命要修真處靜,方能達到修行的妙境。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知命在修行上日益精進。然而,人生無常,歲月流轉,他漸漸感到自己在管理庵務上力不從心。於是,他決定退職閑居,將庵主之職交由呂道安。從此,他全心全意地專注於自身的修行,追求更高層次的仙道境界。

在閑居的日子裏,陳知命每日清晨便起身,迎著初升的朝陽,靜心打坐,吐納天地之靈氣。他深入研讀道家經典,領悟其中的深奧智慧。每當夜幕降臨,他便仰望星空,思考著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真諦。

陳知命常常獨自一人走進山林深處,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他傾聽著山間溪流的潺潺水聲,感受著微風拂過臉龐的輕柔觸感,體悟著萬物的生生不息。在這片寧靜的天地中,他的心靈得到了極大的滋養和淨化。

而丹陽宗師也時常與他交流修行心得,給予他指引和啟發。在宗師的教誨下,陳知命的修行境界不斷提升,對仙道的理解也愈發深刻。

時光匆匆,轉眼來到了承安丁巳年。這一日,陳知命如往常一樣在庵中靜修。忽然,他起身走向呂道安,以手輕撫其背,緩緩說道:“公緣法甚大,將來此庵為觀之日,度道士數百人為門弟子。是時吾道大弘,公適當其時,善自保愛,吾其歸矣。”言罷,他的目光中透著無比的寧靜與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