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抗爭的故事(3)(1 / 3)

二是他深知錢學森是難得的優秀科學家。1948年10月,他親自致函當時在麻省理工學院任職的錢學森,回到加州理工學院。錢學森接受了他的邀請。1949年初夏,錢學森和馮·卡門一起返回加州理工學院,錢學森出任該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學院還授予他以美國火箭先驅戈達德命名的講座教授榮譽稱號。從此,錢學森在帕沙迪納加州理工學院附近安了家。

三是杜布裏奇跟白宮關係密切。他兼任白宮科學谘詢委員會主席。這個委員會專門就科技問題向政府提供建議。

他一麵盡力挽留錢學森,一麵運用自己的影響,希望華盛頓相關部門舉行一次聽證會,以求拂去錢學森頭上那“一片懷疑的烏雲”,重新發給錢學森安全許可證,讓錢學森安心地在加州理工學院從事原先的研究工作。盡管華盛頓方麵表示錢學森是美國共產黨員的“證據不足”但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杜布裏奇寫道:“這簡直是再荒謬不過的事,一個偉大的火箭及噴氣推進專家,在這個國家裏,無法在他所選擇的領域中得到工作的機會,因而逼使他回到紅色中國,讓他的才幹在共產政權中施展。”經杜布裏奇再三堅持,華盛頓決定在8月23日舉行聽證會。錢學森麵對院長杜布裏奇的一片善意,卻之不恭,何況在離開美國之前能夠澄清種種不實之詞,也是值得的。於是,錢學森在8月21日從洛杉磯飛往華盛頓。

杜布裏奇建議錢學森,在華盛頓,應當首先拜訪美國海軍副部長丹尼爾·金貝爾先生。

杜布裏奇的目的顯而易見,想借助於金貝爾在華盛頓進行疏通,幫助錢學森重新獲得安全許可證,這樣可以達到挽留錢學森的目的。

當錢學森出現在金貝爾的辦公室時,金貝爾顯得非常客氣。然而,他卻是一位“太極拳”高手。他勸錢學森去找律師波特,以便在聽證會上為他辯護。

錢學森在到達華盛頓的第二天——8月22日,拜訪了波特律師。波特聽了錢學森的陳述,認為明天就舉行聽證會顯然太倉促,他必須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準備,建議推遲聽證會。錢學森同意了波特的意見。實際上,推遲聽證會等於取消聽證會。錢學森已經訂好8月28日的回國機票,六天之後就要離開美國。

8月23日,錢學森再度來到金貝爾的辦公室,告訴他由於美國無理取消他的安全許可證,他決定離開美國,返回中國。金貝爾一聽,露出了他的真麵目。他對錢學森說:“你不能走,你太有價值了!”他勸錢學森三思而行。錢學森在尷尬的、不愉快氣氛中,結束了與金貝爾的談話。華盛頓之行,錢學森一無所獲。

時間緊迫,離他從渥太華飛往香港的時間隻有五天,何況他還必須留出時間從洛杉磯飛往渥太華。當天下午,錢學森就乘飛機急急趕回洛杉磯。

經過六小時的飛行,當錢學森剛下飛機,美國移民局的一位官員已經在洛杉磯機場恭候多時。他交給錢學森一紙限製出境的公文:“禁止離開美國!”

錢學森無比震驚,也無比憤懣。

美國移民局的動作如此迅速,不言而喻是金貝爾在幕後操縱。他在錢學森離開他的辦公室之後,馬上致電美國司法部。金貝爾在電話中說了一句“名言他知道所有美國導彈工程的核心機密,一個錢學森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師,我寧可把這個家夥槍斃了,也不能放他回紅色中國去。

金貝爾深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句話的真諦。金貝爾是一個相當仇視新中國,而跟台灣的“中華民國”關係密切的人物,當錢學森經過五年的漫長抗爭,終於回到北京,金貝爾又說了一句“名言”:放錢學森回中國是美國曾做過的最愚蠢的事。

特工細細“研究”錢學森的行李

錢學森原本是“我所能做的事就是離開”。然而由於“程咬金”金貝爾的橫加幹涉,事情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變化,變成了不準錢學森離開!

錢學森從華盛頓回到洛杉磯。他既然被限製出境,隻能退掉飛機票,並從海關取回原本打算托運到香港的八大箱行李。如果錢學森能夠順利地在8月28日從渥太華飛往香港的話,那麼這批行李正好在8月31日搭上趙忠堯他們乘坐的威爾遜總統號郵輪運往香港。

錢學森從海關得到的答複是料想不到的:“錢先生,您的行李被依法査扣了!”

當錢學森問為什麼的時候,海關語出驚人,稱錢學森托運的行李中有“美國機密文件”,因而違反了美國的“出口控製法、中立法和間諜法”

如果說涉及前兩項法規,那還算一般,而違反“間諜法”則意味著問題相當嚴重了。

其實,錢學森在辦公室整理文件時,就已經注意涉及機密的文件,全部鎖在辦公室的一個文件櫃裏,並把鑰匙交給了同事克拉克·米立肯教授。

事後,錢學森才得知,當時的他已經處於美國聯邦調査局的監控之中。早在他8月21日飛往華盛頓的時候,嗅覺異常靈敏的美國聯邦調査局就著手“研究”起錢學森準備托運的八箱行李。“據說”是白金斯打包公司的工人在打包時,發現錢學森托運的文件有“機密”、“極機密”字樣,於是報告了打包公司的老板,而老板則馬上報告美國聯邦調査局。這“據說”,不知道是美國聯邦調査局製造的由頭呢,還是那位打包工人本身就是美國聯邦調査局的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