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三百五十八章 天下大征 萬民皆可得爵(2 / 3)

“謝陛下!”秦城拜道,隨即朝劉徹甩過去一個響亮的馬屁:“大漢有陛下這等雄才大略的君王,何愁匈奴不滅?”

說完便正色道:“其實臣的建議,嚴格來說也是開源,隻不過此開源與衛將軍的開源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於,衛將軍的開源具有強製性和無償性,而臣的開源,非但沒有這些,反而具有鼓動性與有償性。”

“國家稅收,從來都是強行征收且無償,若是不具備強製性,有誰願交出自己辛勞所得?而若是有償,天下千萬百姓,國家如何補償得過來?”衛青開始發難,卻又有幾分與秦城一唱一和的味道。

“衛將軍莫急,且聽我一一道來。”秦城顯得很有把握,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這便好整以暇開始對劉徹侃侃而談:“在臣這份建議中,鼓動性與有償性乃是結合在一起的。征天下稅收,無論士農工商,人人皆要鼓勵,而鼓勵之法,在於有償。何謂有償?有償者,不在財物,而在爵位。

大漢有爵二十等,每等都有與之對應的特權,然放眼現今大漢製度,普通百姓若想得爵,唯有兩條道路,要麼戰場殺敵,要麼入仕為官。而這兩條,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卻非是通途,天下百姓千萬,而出征將士不過十萬,以白身入仕為官者更是少得可憐。在此時,爵位的作用僅限於彰顯貴族的地位,並不能為國家所用,為國家謀利,實乃是物不能盡其用,而民不能得到政治上的滿足。

今日,若是陛下向天下打開爵位的門戶,許天下人以財物換取爵位,以獲得相應的特權,那麼耕田者為得爵免徭役等必然賣命農耕,地方大族(豪強)為得爵彰顯社會地位等必然向陛下大貢財物,商賈更不必說

......若是如此,則天下財物皆為陛下所有,且人人甘之如飴,並會以此為榮,人們看到了獲得高位的希望,看到了路子,便會朝那條路子努力,如此一來也可減少天下遊手好閑喜好惹是生非之人,於天下安定有利。

為得到更高的爵位,百姓必定賣力農耕、手工作業者必然賣力生產、商人必然賣力周運貨物,則社會生產力就有了大為發展的動力,生產力的發展將又促進天下財物的富足......如此,大漢整個天下的財富,將會一年勝過一年!到那時,別說區區匈奴,便是西域諸國,陛下也唾手可得!”

秦城說的慷慨激昂,很多時候都差點兒將後世的經濟名詞脫口而出。雖說秦城最後那句話有些誇大了,但意思在那裏。而秦城的話說完,劉徹卻是陷入沉思,隻是眼中閃動的光彩,表明他也正受鼓舞。

“秦將軍,此法固然可以使得天下富足,國庫充盈,軍費有餘,但以我觀之,天下百姓交財物便能得爵,是否有賣-官賣爵之嫌?”衛青皺著眉頭說道。

賣-官賣爵,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絕對是個災難!

“非也!”秦城果斷搖頭,“得爵與得官不同,若是捐錢得官,那天下必然大亂。但是得爵,卻隻是提升個人的社會地位,享有與之付出相應的特權,其影響隻限於個人,並不能危害他人的利益,更不會危害社會!”

秦城卻知道,在他熟悉的西漢曆史中,劉徹晚年為了抗擊匈奴的軍費,就幹過賣-官賣爵的事。雖然這事在現在開起來顯得那般荒唐,但是對於一生致力於擊滅匈奴的劉徹而言,晚年對匈奴作戰的一再失敗讓他不能接受,如此一戰再戰,加之戰線過長,消耗過巨,軍隊取勝又更加不易,最終導致天下十室九空。而劉徹也因此得了個窮兵黷武的帽子。

“原來如此,是衛青淺薄了。”衛青若有所悟道。

半響之後,劉徹忽然看著秦城笑道:“秦城這個法子,可是跟當年商君在秦國所行之法頗為相似啊!”言語中不乏深意。

秦城心中一動,他就知道這事兒肯定瞞不過劉徹,不過麵對劉徹此問,秦城早已做了準備,當下拱手答道:“當年秦國偏隅之國,行此法尚能從一小國步步強大,最終統一山東六國。今日大漢有天下之地、天下之利,行此法焉有不能不縱橫四海之理?商君之法固然有其不妥之處,作為後人,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讓其真正為我所用,如是而已。”

秦城當然不會說,這隻不過是他試圖改良大漢治國之法的第一步。以對匈戰爭軍隊的巨額耗費而切入點,就是秦城推行法家一些思想的第一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