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1 / 3)

“當真是麒麟?”

待青色身影穿過雲層,現出全部身形,眾人張大嘴巴,眼睛一眨不眨,徹底陷入震撼之中。

犀身牛尾,長至數丈。身覆青鎧,堅如鋼鐵。頭頂獨角,可滋養萬物。足下生雲,一日可行萬裏。

聲音如雷,直透九霄,血如岩漿,口能吐火,旦夕可--焚-川嶽。

其性溫和,不食葷腥,不傷生靈,善體民間疾苦,廣布大道之仁,謂之“瑞獸”。

思及關於麒麟的種種傳說,無論白雲山子弟還是觀禮的五國宗派修士,均麵現激動,不能自已。即便是白雲山七峰峰主,也沒有例外。

自荒古滅絕,凶獸成為傳說,人、巫、妖三界分離,鳳凰舉族隱入妖界,靈獸多入秘境,麒麟已有萬年未曾現世。

前朝時,偶有機緣傳說,近千年來,卻是連半片鱗甲都未曾見過。

相傳,每當有瑞獸現身,必有福緣降下,更有明主出世。

若能一睹瑞獸風姿,飛升不再是幻夢,仙途可期。

傳說源自夏朝,不為五國尊奉,曆經千年,更被認為是虛言,不足采信,多被世人遺忘。然對修道之人而言,百年不過瞬息,五國皇室之言才不可輕信,更是虛話!

“麒麟為何此時現身?又為何偏逢山門大典?”

“莫非是祖師之意?”

多數白雲山弟子麵色-潮--紅,雙眼晶亮,年輕弟子更是如此。

“此言有理!”

“相傳麒麟為仙人坐獸,必是祖師飛升之後,顧念道統,才遣瑞獸前來觀禮,壯我山門!”

“祖師在上,得仙緣庇佑,我山門道統必能傳續萬年!”

五國使者卻抱持不同意見,當即出言反對。

誰說麒麟出現,一定是白雲山祖師之故?自其飛升,已經千載。之前幾次大典均未見瑞獸出現,難不成先時不關心道統傳承?現在才來關心?

“你這是強詞奪理!”

白雲山弟子爭辯,五國使者則言之鑿鑿。

“非是強詞奪理,依我之見,瑞獸現身乃是明君出世!”

“對!瑞獸出現,必在昭示,五國將有明君!”

“正是此理!”

“或天下可一統……”

“此言謬矣!”

見白雲山弟子爭論不過,有修士冷笑道:“當天五國是何狀況,誰人不知?周國生亂,世家同皇室對抗,兵-禍-不休。燕、齊兩國不穩,皇位更迭,陰謀層出。秦、梁國君各懷心思,陳兵過境,行非君子之事。此時能出明君?還妄想天下一統?當真是笑話!”

“依我看,當是昏-君,暴-君!”

“正是!”

修士言出,立即有人附和。五國使者麵紅耳赤,咬牙切齒。

“待白雲山弟子大比之後,尊駕可敢與我相約比鬥?”

“如何不敢?”修士撣撣衣袖,“既要比鬥,總要有個彩頭。不如你我各出本命法寶,如何?”

“好!”

局麵已是騎虎難下,五國使者不能退後一步,更不能示弱,否則定將被人看扁。

在場多為宗門修士,超然世俗,尤其一山一觀,更是不將五國國君放在眼中。

若周文皇沒有自盡,燕武皇和齊惠帝沒有重傷隕落,秦國梁國沒有各懷算計,白雲山淩霄觀不論,十八宗實力不及,總要有所顧忌。

現如今,玄樓觀不存,攬月宗元氣大傷,五皇已去其三,內-廷-爭--權,外-廷-不穩,上下不能一心,驟起-兵-禍,正是宗門上位最好時機。

周國-內-亂-不休,燕君剛愎,修為不高。齊國國君年紀尚幼,不足為慮。秦、梁本就勢弱,借此東風,五皇十八宗定要重新排位。

地位上升,方可爭取更多的資源,飛升的機會才能更大。

如此一來,麒麟現世,自不可能同“明-君”扯上關係。

“瑞獸現世,必是白雲山祖師之意!”

總覽人界山觀宗門,已千年未有人得道飛升。

掌山觀主宗主,內外兩門長老,多數連元神境界都未能修成。隕落之時,徒留遺憾。驚才絕豔的弟子不少,偏多停滯在金丹元嬰,無法更進一步。

麒麟的出現,無疑給了修士們希望。

如果是仙人之意,白雲山必將有福緣降下,縱然不在己身,能親臨當場,親眼目睹,也是福分,是機緣!

他日修成分神,向元神-衝-擊,定能得益。

這麼想的不在少數。

璿璣尊者站起身,走到荀山主身前,拱手道:“掌山,瑞獸現世乃是祥兆,為我山門之榮。當暫停弟子大比,恭請六儀九尊,借大典之機再奉祖師。”

“正是。”

“師兄所言甚是。”

“璿璣峰主之言在理,還請掌山應允。”

六位峰主和內門長老出言附和。

掃過眾人期盼的神情,荀山主沒有馬上應答,沉吟片刻,喚來雲霽。

“以你之見,此事當是如何?”

此言一出,全場的目光都聚集到雲霽身上。

不知情者,以為是荀山主偏愛,有意提升雲霽在門內的地位。知曉內情者,懷疑荀山主另有深意。不禁皺緊眉頭,目及周國一行人,心中隱約有了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