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1 / 3)

東虢內城的靈湖,李攸誌在必得。

聞聽湖下可能鎮有玄龜,人皇宮器靈尚未如何,玄大玄二同時伸長脖子,滿目期待。

隻要尊者一聲令下,立即跳湖,馱起,走龜。

扛負人皇行宮千載,小小一座靈湖,不在話下。

兩隻玄龜一起動手,大羅金仙也未必能搶得過。

總歸一句,誰讓人家專業,兼有李尊者這個外掛。

但在動手之前,必須通報一聲。

至於東虢城主是否提出異議,會不會怒火衝天,操--起-家夥-衝上來打一場,或是派遣護衛-群-毆,李攸都不在乎,照盤全收。

單挑鬥法,不懼。

群體-鬥-毆,更加不懼。

此行本為興師問罪,該走的程序,總要走上一遭,方才顯得合情合理。

一念至此,李攸起身離開樹下,行至綠洲邊緣,禦風而起,幾息飛入人皇宮。

琅嬛玉宇,釘頭磷磷。

金殿輝煌,九階丹陛。

屋脊高聳,瑞獸蹲伏其上,昂首咆哮,似在昭告天地萬民,人界之主已然歸來。

登上丹陛,李攸拂下衣袖,雙臂攏在身前,脊背挺直,一步一步,鄭重向前。

每行一階,腳下都會傳來雷鳴之聲,似洪鍾大呂。

宮闕亮起彩光,靈雲縈繞,欣喜人皇歸來。

行至第八階,李攸忽然停下,在器靈不解的目光中,盤膝坐定,手捏法訣,祭出九層祭台。

祭台被黑色靈光包裹,緩慢浮起,陣陣嗡鳴。

過程中,始終保持九寸,未曾增大半分。

“可是不解?”

“是。”人皇宮器靈老實點頭,道,“臣實不明,陛下為何不上九階,入大殿,臨禦座,重掌一界。”

隻要得天道承認,巫族身份又能如何?

“還不到時候。”

這句話,李攸已說過兩遍。

人皇宮器靈仍有些混沌,不到時候?

四宮合一,人皇祭台也已煉化,五國亂起,兵禍將生,還不是最好時機?

仔細琢磨,尋不到合理解釋,隻能滿臉疑惑的立在一旁。

李攸沒有多做解釋,待九層祭台升至頭頂,雙手結印,輕喝一聲;“起!”

法力不斷凝入,祭台逐層亮起。

壁畫豔麗,人物鮮活,耳中如聞古樂。

“開!”

李攸再捏法訣,祭台嗡鳴,一尊黑衣法相浮現虛空。

昂首直立,長袖翻飛,發尾輕旋,目帶威嚴。

法相緩慢垂首,雙眼對上李攸。

一瞬間,歲月停擺,時間凝固,星辰停止轉動。

法相轉身,光柱破空而起,威壓從天而降。

東虢城內,無論修士百姓,均為這一幕震撼。

許多人麵帶驚恐,全身顫抖,不知所措。

少數修士盤膝坐定,運起功法,意圖抵禦威壓。片刻發現氣海不穩,法力不受控製。匆忙收勢,驚懼之色更濃。

“究竟是何人?”

外城中的修士,少有出自名山大宗,境界最高者,不過築基中期,於千年前之事,鮮有耳聞。

縱然知曉一二,也多是末代夏皇如何行--暴--政,性格-暴-虐,喜攻伐之事,屢屢為禍人界,荼毒生靈,使民不聊生。

五國國君則是英明神武,甘冒天下之大不韙,與忠義之士結盟,共同起兵,經過連番苦戰,終於推-翻戾皇,還眾生一個太平人間。

五國也有紛爭,同前朝相比,已如天上地下。

幾代之後,知道真相的修士或飛升隕落,或隱歸避世,不問世事。凡人壽命不過數十載,編織的謊言,便成為了事實。

老好人的夏皇,諡號為戾,背負惡名。

本是逆賊的五國,搖身一變,成為人界主宰,安享權榮華。

哪怕巫、妖兩界不屑與之定盟,天道不予承認,曆史的塵埃仍會湮滅一切。

起初,五國皇室的確這麼想,也這麼做了。

但是,天道輪回,因果使然,自李攸出現,謊言注定被揭開麵紗,事實終會浮出水麵。

“殺戮非我之意。”李攸禦風而起,穩穩立在法相手中,俯視東虢,輕易發現趙蓮,揚聲道,“然因果需要了結,搶走的一切,必須償還。”

說話間,法相愈發高大,帝王之相盡顯。

巫帝斜倚湖邊,遙望李攸,眼中的笑意越來越深。

內城中,趙蓮的臉色愈發難看。

氣息不穩,壓製在元嬰附近的黑氣又在蠢蠢欲動。

“城主,可要派兵攔截?”

見洞天福地向內城移動,護衛臉膛發紅,不是興奮,更非激動,而是恐懼,自內心生出的恐懼。

“不要輕舉妄動。”

強持鎮定,趙蓮手握靈石,暗中催動法力,再次將黑氣壓製。

“遣通信靈獸,詢問對方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