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紛飛,七七級同學們送走了第一個暑假,寒假又快要到來了。
在這近一年的時間裏,七七三兄弟的床頭上都日夜擺放著一張用小鏡框鑲著的孔廟前合影,三兄弟的感情也越來越深了。
大家正坐在自己的床上捧著飯盒子吃飯,王寶藝拿著一張鏡泊湖師範學院校報興衝衝進門就喊:“同學們快看。”大家圍上來一看,嗬,整整一版都是中文係七七級寫的關於劉少奇主席視察鏡泊湖的小故事。黃夫子說:“我寫的《劉少奇和參農攀親一家子》登了。”宋奎祥說:“真棒,我寫的《劉園想看參娃娃》。”王寶藝指著下角說:“我寫的這篇《情深深,意濃濃》挺棒的呀,怎麼給排到個報屁股上了。”韓小冬說:“王寶藝呀,別以為你是班長,郝老師講評的時候就說了,你寫的這篇華麗辭藻過多,你看,還給你刪了那個開頭呢!”他說著,用手指指報紙中間說,“你那篇的位置,也是該排在報屁股上,你看我這篇還安排在報腰裏呢,《幸福的慢四步》,看我寫的這東西呀,就像你也在場參加鏡泊山莊為劉少奇舉辦的舞會一樣……”
韓小冬揚揚自得地說著,王寶藝拿出夾在腋下的《中國通史》教科書,對準他的胳膊“砰”地就是一下說:“吹什麼吹,你這篇文章主題不怎麼積極,沒什麼政治意義。”
報紙被黃夫子搶去看了,韓小冬又搶過報紙念了幾句,說:“你聽,多美呀!他們北京人呀,特別是我們農場的那些知青,一天這個大官怎麼怎麼的呀,那個大官怎麼怎麼的呀,不就是生在北京嘛,沒有比他們‘牛’的,沒有比他們得瑟得歡的,這不也都下鄉和我們一樣了嗎?好像一個個生在北京都是什麼大政治家似的,什麼呀……”
鄭風華在一邊一直沒吱聲,瞧著同學們喜悅的心情,他覺得不單單是為小姨子,也是為“教學相長”出了點兒力氣而興奮。他走上去說:“寶藝,你別說,通過院校報編輯室刊發韓小冬這篇小通訊,說明院裏一些行政幹部思想上的解放呀!聽說為了刊不刊登這篇東西,官司還打到劉書記那裏呢,各說各的理兒,劉書記一錘定音:‘國家領導人怎麼了?寫國家領導人跳舞就不嚴肅了?國家領導人不也是人嗎?我聽說別的院校周末舞會都非常火暴了,我們這裏還羞羞答答的……’”
宋奎祥進了宿舍,比王寶藝剛才手持報紙進來還激動。他搖晃著《人民日報》喊一樣宣布:“你們快看!”
王寶藝奪過去一看,整整半個版,通欄大標題是《劉少奇在鏡泊湖的日子》,標題下的署名是郝美麗。
韓小冬湊過來說:“喂,怎麼沒聽說過這事兒呀?鄭風華……”他剛要說“這裏有你的半拉屁股吧”,一下子想起讓鄭風華半真半假指斥過,改了詞兒說:“這裏有你插的一條腿吧?”自從韓小冬對鄭風華透露看見了宿舍裏抱郝美麗那一幕,鄭風華格外反感這類話,又半真半假地說:“話一到你嘴裏就變味兒,真是狗嘴裏吐不出象牙來!你仔細看看,那裏不少語言,還有啟發大家采訪的話都是郝美麗老師的。”
黃夫子在一旁說:“那倒是。”
韓小冬正讀著呢,接話說:“嘿,你們看,這一段雖然小標題叫《紡織女工幸福的回憶》,卻和我在校刊上發表的那篇意念差不多。”
黃夫子說:“好啊,這說明郝美麗老師的教學和我們七七級已經開始相融了。”
王寶藝稱:“是,郝老師發揮的那一節課《通訊的美妙與意境》多棒呀!還不隻是《人民日報》和《解放日報》上的內容,郝老師查閱了大量關於楊麗坤的資料,大概是我們小時候愛看《五朵金花》的原因吧,我像聽故事一樣受到了藝術的感染。該怎麼是怎麼的,這些是鄭風華難以做到的。”
宿舍的門縫輕輕開了,探進個腦袋,誰也沒發現。門一下子又忽地大開,娟娟闖進來說:“鄭叔叔,郝老師說你要是有時間讓你到她宿舍去一趟。”
鄭風華把要刷的飯盒往窗台上一放,說了聲“馬上”,就往外走。韓小冬緊跟著要去追,黃夫子一把拉住他說:“你去摻和什麼玩意兒?”
韓小冬掙開說:“夫子啊夫子,你知道個屁!”
一出宿舍大門,鄭風華對娟娟說:“你陪我去吧。”
娟娟說:“人家郝老師找你,我去幹什麼呀?”
韓小冬追出來正好聽見了這句話,擠擠眼說:“娟娟,你去吧。陪你鄭叔叔去,他倆研究學問,你幫著燒個開水,泡個茶。再說,你旁聽旁聽對你也有好處呀。”
娟娟一撅嘴,隻好跟著鄭風華繼續往前走,心裏嘀咕:我才不願意幹這礙人手腳的事呢。
這之前,韓小冬接到了一封來信,地址是小興安嶺農場,信箋都是郝倩麗在興城寫的。原來,郝倩麗回興城後接到了郝美麗的一封信,大肆誇獎鄭風華的能力、水平和對她的幫助。郝倩麗喜悅之餘,想起在農場時鄭風華就才貌出眾,要不是一列火車來的,兩個人戀愛的招牌都已經貼在臉上了,很難說和鄭風華的婚姻就那麼板上釘釘。就是結婚以後,有些姑娘還打他的主意。這讓郝倩麗太不放心了。她給韓小冬寫信,又讓韓小冬的爸爸、媽媽也給韓小冬寫信。話裏話外就是讓他密切觀察注意鄭風華有沒有讓野花野草拈著,還囑咐隻要有就替她快刀斬亂麻,事後必有重謝。信裏說得很誠懇,還說什麼我郝倩麗也不是死皮賴臉貼著他鄭風華不放,主要是為了這個家,為了孩子。韓小冬非常理解,心裏早就盤定:別說你們有托呀,就是不托,從三兄弟的分上我也不允許!心想:連老婆都懷疑了,鄭風華這小子城府很深,是要監督著他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