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格的發展是由少漸多,由簡單到複雜的。古人有“廣陵十八格”、“射虎二十四格”之說,甚至多到以百計,然而,常用謎格不過十幾種。下麵,我們舉幾例分別說明。

會意格這是燈謎中最普通的迷格,比較常見。遊戲時隻需會其意思,就不難射中。如:

留學歐洲打《左傳》人名一謎底為西乞術

拆字格拆字格,即是拆開一字,編為謎麵而猜射者隻需原路返回就可猜中。如:

又進村來打字一謎底為樹

求凰格求凰格,取“鳳兮風兮歸故鄉,邀遊四方兮求其凰”之意而得名。該格要求謎底不少於兩個字,而且是那些常有成雙成對意思的字。如:

霧都打中國地名一謎底為連雲港

卷簾格卷簾格按“倒卷珠簾上玉鉤”取意。古時書寫格式是自上而下,猶如竹簾之垂下。猜射時,要求謎底從下向上讀,意思與謎麵相扣和。如:

西伯之孫打《聊齋》篇目一謎底為《王成》

諧聲格諧聲格的謎底既要會意,也要求諧音。根據諧音字所在的不同位置,而有種種名堂:第一字諧音的叫“白頭格”,最末一字諧音的叫“粉底格”,中間一字諧音的叫“玉帶格”,全部諧音的叫“梨花格”等等。如下麵一謎即為“梨花格”:

紅娘之功打蔬菜名一謎底為蓮藕

亥豕格亥、豕二字極易舛誤為一字,此格依此而得名。如:

梁上君子打唐文一句謎底為登高作賦(賊)

解帶格解帶,解去腰帶之意,謎底通常三個字,除去中間一字,而與謎麵相扣。如:

黑衫打中藥一味謎底為烏豆衣

解鈴格解鈴格,出自“解鈴還須係鈴人”典故,猜射時原來謎底讀為“圈音”的,在此皆讀其正音。如:

閫教打四書中句一謎底為夫有所受之也

蜓尾格蜓尾格要求上下分拆謎底的最末一字,如蜻蜓之尾,再與謎麵扣和,如:

桃園結義有劉張打詩經一句謎底為兄弟既翕

(按:“兄弟既翕”為《詩經·常棣》中句子。這裏意思是既有劉、張,更合一關羽。)

徐妃格此格出自梁元帝妃子徐氏半麵妝典故,傳說徐妃每以半妝見帝。徐妃格也就是半妝格,須取二字中每字的一半與麵扣和。比如:

閻羅王出告示打蟲名一謎底為,螟蛉

(按:“螟蛉”二字去掉“蟲”字旁為“冥令”,冥間之令即是閻羅王出告示)

古代的燈謎遊藝,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深受人們的喜愛。直至今日,仍在民間流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