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國象戲及三友棋(1 / 1)

在中國象棋長期的嬗變史上,出現過許多不同的形式。有的曾廣泛地流行過,有的則曇花一現。這些不同形式的象戲遊藝都在不同程度上為象棋的最終定型作出過貢獻,七國象戲及三友棋就是其中的之一。

七國象戲又叫“古象棋”,它最早是由北宋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根據當時民間流行的兩人對局的象戲進行改革設計而成的。這種象戲形式在當時雖然流行不廣,但卻傳播到了朝鮮和日本。

司馬光自幼喜歡象棋,總覺得兩人對局的象棋不過癮,於是異想天開,把棋盤擴大為縱橫19路,即利用圍棋盤,並把對局的人數由二人增至七人。由於這一象戲過於複雜並沒有普及開來,但他所作的《七國象戲圖》卻流傳了下來。南宋裴子喜曾為之刻印,元末陶宗儀也把它收入《說郛》之中。明高儒和宋代司馬光創製的七國象棋清初錢曾等均藏有此譜,光緒三十二年(1906)長沙葉德輝還為之翻刻流傳。

在七國象戲中,用偏(將)與裨(將)代替了兩隻象。兩隻車被廢棄,但另外增加了兩隻馬(騎),以致每方有馬(騎)四隻。另外,弓一、弩一、刀二和劍四代替了八個卒,意思是八個卒持有不同的兵器。這樣,一副七國象戲中,每方棋子總數由16隻增為了17隻。

七國象戲是模擬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爭雄的整個戰國形勢而成的。七國象戲采用有縱橫十九路,三百六十一個交叉點的圍棋枰為局,將它分成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周居中心,表示周天子所在之地,置一枚宋代的三國棋棋子。該子不動,即不出擊七國,七國也不許相犯。七國之子到周子時,一律繞道而行,或跳躍而過,均算作一步。

七國象戲,布局雜亂,規則複雜,行棋時不易把握,因此並沒有流行開來。

三友棋也屬於變體的象棋,是三個人共玩的一種象棋類遊戲。

三友棋最早見於清代康熙年間安徽歙縣人鄭晉德編著的《三友棋譜》中,清代的三友棋在《三友棋譜》的首部,附有鄭晉德的朋友張潮為《三友棋譜》作的《小引》及《跋》。同時,漲潮還將該棋盤式和棋譜刻入他所編輯的《昭代叢書》中。他在《跋》中說:“有四人之戲,有二人之戲,有不限人數之戲,若夫三人之戲,古之所無也,吾友破水道人始創為之。”破水道人乃鄭晉德之號。文中所指三人之戲,即為鄭晉德所創三友棋。

曆史上的宋代,曾出現過一種“三國象戲”。《郡齋讀書誌》、《文獻通考》等著作中,都注錄了《三象戲圖》這一部著作。由於原書已佚,詳細玩法無法知道。而鄭晉德所創製的“三友棋”,從總體上基本同於“三友棋”。很可能,“三友棋”就是在宋代“三國象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根據鄭晉德的介紹,三友棋每方用將棋一枚,士、相、馬、車、旗、炮、火棋各二枚,兵棋各三枚。每方共用棋子十八枚,全枰用棋子五十四枚,棋子用三種顏色區別。

無論哪一方被將死,則把老將反扣在九宮將位上,其餘諸子,聽勝者調遣。

三友棋的遊戲方式是很有趣的。行棋中,每一方都有左右兩國與之相鄰,左右有強弱之別,需要審時度勢,決定團結與打擊的對象。假如左鄰強而右鄰弱,需要聯右以擊左,目的在於以右濟我。左將敗,則乘勢反戈擊右。由於行棋的三個人都這樣打著算盤,鉤心鬥角,致使棋勢變化莫測。是一種頗具精彩、構思合理的棋類遊藝形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