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在這座繁華都市的心理谘詢行業中,是一顆璀璨的明星。他的谘詢室位於城市中心一座寫字樓的高層,裝修簡約而不失溫馨,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他對這份職業的尊重與熱愛。每天,陽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窗灑在柔軟的地毯上,為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空間增添了幾分寧靜。
張銘,三十出頭,麵容溫和而有親和力,眼神中透著洞察人心的犀利。他總是穿著一身整潔的西裝,搭配著素色的領帶,給人一種專業且可靠的印象。從大學時期開始,他就對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過多年的學習與實踐,他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谘詢風格。他相信,每個人的內心都像是一座迷宮,而他的職責就是幫助來訪者找到出口。
他的谘詢室每天都人來人往,有因為工作壓力而焦慮的職場精英,有陷入情感糾葛無法自拔的癡男怨女,也有因家庭矛盾而痛苦不堪的男女老少。張銘總是耐心地傾聽他們的故事,用他那富有感染力的聲音和專業的技巧,引導他們走出心理的陰霾。
然而,最近這段時間,張銘卻時常感到一種莫名的不安。這種不安就像一陣無形的寒風,在他毫無防備的時候,從他的脊梁骨上悄然拂過。每當他坐在谘詢室的沙發上,準備迎接新的來訪者時,這種感覺就越發強烈。他總覺得有一雙眼睛,隱藏在某個看不見的角落,正窺視著他的一舉一動。
那是一個平常的午後,陽光依舊燦爛,城市的喧囂從窗外隱隱傳來。張銘剛剛結束了一場艱難的谘詢,送走了一位因長期失眠而精神恍惚的中年男子。他疲憊地靠在椅子上,揉了揉太陽穴,試圖緩解一下緊張的神經。就在這時,那種不安的感覺再次襲來,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
他環顧四周,谘詢室裏的一切都和往常一樣,書架上擺滿了心理學的專業書籍,牆上掛著一些舒緩情緒的畫作,角落裏的綠植在陽光下顯得生機勃勃。但他的直覺告訴他,有什麼東西不對勁。他起身在谘詢室裏踱步,仔細檢查每一個角落,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這種莫名的不安開始影響他的工作,在與來訪者交流時,他偶爾會走神,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那種被窺視的感覺。他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告訴自己這隻是工作壓力過大導致的幻覺。但內心深處的某個聲音卻在不斷提醒他,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這股隱藏在暗處的威脅,正像一張無形的大網,慢慢地向他收攏。而他,還完全不知道敵人是誰,也不知道這一切究竟是因何而起。他隻能在這種不安中繼續履行自己的職責,等待著那隱藏在黑暗中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麵。
午後的陽光逐漸變得柔和,張銘還沉浸在剛剛那莫名不安的情緒中,這時,谘詢室的門鈴突然響了起來。他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著,恢複了往日專業的神情,打開了門。
門口站著一位女子,她看起來三十歲左右,身材消瘦,麵容憔悴。她的頭發有些淩亂,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極度的驚恐和迷茫,仿佛剛從一場可怕的噩夢中驚醒。她穿著一件破舊的大衣,衣角微微顫抖著,雙手緊緊地抓著自己的手提包,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
女子走進谘詢室後,並沒有立刻坐下,而是站在屋子中央,警惕地環顧著四周,仿佛這裏也隱藏著什麼危險。張銘輕聲說道:“女士,請坐吧,這裏很安全。”女子這才緩緩地坐在沙發上,但身體依然緊繃著,像是一隻受驚的小鹿。
張銘坐在她對麵,用溫和的聲音開始詢問:“您好,女士。我是張銘,您可以告訴我您的困擾嗎?”女子的嘴唇微微顫抖,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我……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我覺得我要瘋了。”她的聲音帶著一絲哭腔,眼神中滿是恐懼。
張銘遞過去一杯水,鼓勵她繼續說下去。女子接過水,手卻抖得厲害,水都灑出了一些。她深吸一口氣,開始講述她的經曆:“最近,我總感覺有什麼東西在跟著我。不管我是在大街上,還是在家裏,那種被跟蹤的感覺都如影隨形。”張銘點了點頭,問道:“您有沒有看到什麼可疑的人或者跡象呢?”女子搖了搖頭,說:“沒有,什麼都沒有,但我就是能感覺到。那種感覺就像是……有一雙冰冷的眼睛,一直在盯著我,窺視著我的生活。”
隨著講述,女子的情緒越來越激動,她開始描述一些細節。她說,有時候晚上睡覺,她會聽到隱隱約約的呼吸聲,但當她打開燈,卻什麼都沒有。還有一次,她在洗澡的時候,感覺浴室的簾子似乎被人輕輕拉動了一下,可當她看過去時,簾子卻紋絲不動。
張銘試圖用專業的知識來解釋這一切,他說:“女士,您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最近壓力太大,產生了幻覺。也許是您的生活中有一些未解決的壓力源,導致您的精神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然而,女子卻根本聽不進去,她突然站起來,情緒失控地大聲說道:“不是幻覺!我知道這不是幻覺!它是真實存在的,它想要害我!”
她開始在谘詢室裏瘋狂地踱步,眼神變得更加驚恐。張銘意識到情況不對,想要安撫她,可女子卻突然衝向窗戶,試圖打開它。張銘急忙衝過去製止她,擔心她會做出危險的舉動。在拉扯過程中,女子的力氣出奇的大,她一邊掙紮一邊大喊:“讓我出去!它來了!它要抓住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