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因為專注,所以成功(1 / 2)

【原文】

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

孔子顧謂弟子曰:“用誌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譯文】

孔子到楚國去,走出樹林,看見一個駝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蟬,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

孔子說:“先生真是靈巧啊!有什麼訣竅嗎?”駝背老人說:“我有我的辦法。經過五、六個月的練習,在竿頭累迭起兩個丸子而不會墜落,那麼失手的情況已經很少了;迭起三個丸子而不墜落,那麼失手的情況十次不會超過一次了;迭起五個丸子而不墜落,也就會像在地麵上拾取一樣容易。我立定身子,猶如臨近地麵的斷木,我舉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樹枝;雖然天地很大,萬物品類很多,我一心隻注意蟬的翅膀,從不思前想後左顧右盼,絕不因紛繁的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為什麼不能成功呢!”

孔子轉身對弟子們說:“運用心誌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說的就是這位駝背的老人吧!”

【莊子的大智慧】

這段話是莊子借孔子之口講的,它說明了一個道理:精神凝聚專一,物我兩忘,在技藝上就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勤學苦練,講究方法,用心專一,是學習、工作和辦一切事情成功的關鍵。

收斂心神,專注於一點,正像凸透鏡一樣將陽光聚集到一點,你得到的將是耀眼的光和炙手的熱。從道家的思想來說,最為理想的至高境界當然是恬淡虛無,眾美從之。但是這種境界好像不是尋常人一下子就可以輕鬆達到的。如果做不到心地一片空明虛無,那能做到凝神守一,也是幾近於道的事情。

像這樣例子,我們理解起來其實並不難。因為很多的事例就出現在我們生活中。把心思專一用在某種事業上,可以說沒有不成功的。正所謂“慧則通,通則無所不達;專即精,精即無所不妙”,於是,成功也就不難了。

原文中,“痀僂承蜩”講的是凝神結慮,“形全精複,與天為一”的玄理,可是,揭示這個玄理的主人公,卻是一個出入山林間的“痀僂者”。在莊子的筆下,這些畸人對於權貴階層來說,雖屬於政治草根,但他們自由出入於廟堂與林野,他們的根深深紮在民間智慧的土壤。由此可見,莊子的這種智慧,對人們具有廣泛的參考價值。

【莊子大智慧的解讀】

生命曆程是短暫的,在這短暫的一生中美妙炫目的黃金時刻卻又轉瞬即逝,稍不留意,就會和你失之交臂,使你追悔莫及。隻有專注於自己所獻身的領域,才能把握機會,而機遇也往往眷顧專注的人。

專注,是通往夢想的橋梁。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幹什麼事情都需要有一種鑽勁。一心無二用,幹事情若能夠聚精會神、心無旁騖,堅持不懈,還怕有什麼艱難險阻會擋住我們前行的腳步?事事專注,就能夠觀察到每件事情的微妙之外,精益求精,同時能夠把握全局。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之所以能夠屢戰屢勝,就在於他有一股專注勁,很會把握機會。著名的“火燒赤壁”就是這樣,諸葛亮一心一意地研究東風,最後算準了東風到來的時間,“水麵偏能用火攻”,最後擊敗魏軍,曹操險些被俘。

專注,是一麵神奇的魔鏡。因為專注,我們才會發現自己在某一方麵的潛力,閃亮自己最優秀的一麵,在某一領域有所作為。同樣,由於專注,我們可以避開自己的弱點,避開了許多可能會出現的無端煩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是專注讓人們最終發現“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專注讓各行各業的人都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了無窮的樂趣。如果我們不能享受自己的工作,很可能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專注地投入過。專注力具有點石成金的功效。專注於你的過去而不是沉溺會讓你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專注於現在讓你的工作效率加倍一身輕鬆,專注於你的未來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

專注,是一種心的力量。運動員需要,各行各業的做事者都需要。因為世界上的任何事,隻有一心一意地去做,全力以赴地去做,才可能做得更好。

有這樣兩個人:

一個人吃苦耐勞,初中畢業後就去東莞一家家俱廠打工,他從事的是很少有人願意做的噴漆工作;另一個人害怕吃苦,初中畢業後也到了同一家工廠打工,他選擇的是工作相對輕鬆的保安。

半年後,噴漆工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保安卻經曆了無數變遷。他嫌工資低,於是辭職到另一家工廠做保安,結果還不如之前的工作;接著他又投奔深圳的朋友去了,還是沒能找到既能輕鬆掙錢,自己也喜歡的工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