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從容淡定,寵辱不驚(1 / 2)

【原文】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譯文】

因此,那些能力足以勝任一個官職,品行合乎一鄉人齊期望,道德能使國君感到滿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國百姓的人,他們看待自己也像是這樣。而宋榮子卻譏笑他們。世上的人們都讚譽他,他不會因此越發努力,世上的人們都非難他,他也不會因此而更加沮喪。他清楚地劃定自身與物外的區別,辯別榮譽與恥辱的界限,這已經是一種很難得的超脫境界了。

【莊子的大智慧】

本段文字出自《莊子?逍遙遊》篇。逍遙,顧名思義,就是悠然自得、安閑自在的意思。這段文字充分體現了“逍遙遊”的真義。即在榮辱得失麵前,要表現得從容淡定,就像眾所周知的那句名言一樣,“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辯乎榮辱之境。”他對於人世間什麼叫做真正的榮耀,什麼叫做真正的恥辱,認識得很透徹。自己遭到了恥辱,絕不因為現實社會的影響而有所改變。生活中財富多了當然很顯耀,失意了誰都看不起,他一概不管,因為這個現象與他本身獨立的人格不相幹,所以他能辨別得很清楚。“斯已矣。”這些人了不起啊。由此可見,莊子對這種人是非常佩服的。

孔子曾對“潛龍勿用”作出過這樣的解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就是要有特立獨行的修養,不受任何時代、環境所影響。可見,儒家和道家思想是同一個道理。隻是孔子此言溫性敦厚,方正樸實。莊子則筆法華麗飄逸,汪洋恣意,顯得更優美灑脫。

【莊子大智慧的解讀】

在每個人的人生經曆中,不可能都是“萬事如意”、“心想事成”,時常與“事與願違”、“逆水行舟”相伴。關鍵是要認識自己,相信自己,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路,保持一顆平常心,保持一顆從容淡定的心。

從容淡定是一種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得意時,不必徹夜狂歡;失落時,更無需尋死覓活的悲傷。麵對別人的誇讚和外來的誘惑,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付諸一笑;麵對朋友的背棄,希望的破滅也不會有過多的痛苦,淡淡的。不會為打翻的牛奶而永遠哭泣。

從容淡定是一種寬容的美德。理解別人的做法;原諒別人無心的過錯;尊重他人的選擇。不會為一點點的不快耿耿於懷。事物的存在,必有他存在的理由,事物的消亡更有它消亡的道理。沒有了尖酸刻薄,沒有了斤斤計較,更不會自尋煩惱。寬容一切,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用自己的達觀豁達和寬容,取得別人認同的快樂。

從容淡定是一種理智。能在喧嘩的人群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清楚地認識自己,客觀地評價他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睿智的人,才知道淡才是真的道理。正所謂“過猶不及”。物極必反,隻有放下浮燥,才能取得心的平和。所以,淡定從容是一種智慧的沉澱,是一種經曆的累積。是為人的最高境界。

人生在世,要想麵對世事時做到從容淡定,最關鍵的就是要做到寵辱不驚。

寵辱不驚,是一門人生藝術,更是一種處世智慧。寵辱不驚是一種心靈的狀態,更是一種命運。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範仲淹是“慶曆新政”的代表人物。正因為他謹守“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宗旨,所以當他被謫居鄧州時,能從容處之,做到“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從範老夫子的這句話裏,不難窺見一種自尊自強的人格魅力,一種淡泊名利的灑脫和機智。

北京大學原老校長馬寅初,因其“新人口論”蒙冤獲罪,遭到專橫無理的批判,終被革職。當他的兒子把革職一事告訴他時,他隻是漫不經心地“噢”了一聲。數十年後撥亂反正,仍是他的兒子告訴他被平反的喜訊,馬老也隻是輕輕地“噢”了一聲。外表看似靜若止水,內心卻滑動著機敏與睿智,何等難能可貴啊!就憑著這種寵辱不驚的坦蕩襟懷,馬老先生終成“人瑞”,贏得101歲的高壽。

日本國民中一直傳頌著這樣一則動人的故事:

多年以前,一個妙齡少女來到東京帝國酒店當服務生。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她將從這裏邁出人生的第一步。為此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幹,幹出成績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