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 揀選將才,必求智略深遠之人(2 / 2)

有人不明白他為什麼這樣做,問他說:“三個人為何不用召見,就被錄用?”曾國藩說:“此三人在屋內時,我已觀察過了,那個沉思的人,心情不暢,活得不久,但為人卻很穩重;來回踱步的,器度膽識不凡,剛強沉著,實在是不可多得之才;那個不耐煩的,英勇果敢,一定可敗敵,然而有點心急,成功之後可能會殉國。這三人都是軍中所需要的人才。”

於是各自分配了他們的職責。後來的事實證明,沉思的人是王某,年餘病發,功績不顯著。踱步的是彭玉麟,立軍功建水師,官至兵部尚書,人們皆佩服他。不耐煩的是江忠源,勇敢好戰,常常建立軍功打勝仗,官至安徽巡撫,在廬州三河鎮力戰殉國,被追加封號為忠烈侯。於是大家都佩服曾國藩慧眼識人,確實不同凡響。

曾國藩遴選、培養的將才除了李鴻章、胡林翼等人外,值得一提的還有江忠源和羅澤南。

江忠源,字氓樵,湖南新寧舉人。在北京時,郭嵩燾介紹他去見曾國藩。江忠源以“任俠自喜,不事繩檢”著稱。曾國藩初時隻是和他談些繁瑣小事,酣笑移時,江忠源辭出,曾國藩目送之,回頭向郭嵩燾說:“京師求如此人才不可得。”繼而又說:“是人必立功揚名於天下,然當以節義死。”當時承平日久,聞者都很驚疑。從此二人交誼甚好。

有一天,江忠源告訴曾國藩說:“新寧有青蓮教徒,天下將大亂了。”過了二年,江忠源又到北京,曾國藩問他:“你說教徒要肇亂,為什麼現在沒有動作呢?”江忠源說:“我在家的時候,已經把親友丁壯都組織起來了,一旦有事,可以防禦。”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青蓮教首領雷再浩果然聚眾起事,江忠源率領鄉人一戰就把他撲滅了,因功授知縣,擢任浙江。

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江忠源方在秀水縣任上,天地會黨人李沅發又在新寧舉事,曾國藩寫信去勸他棄官保家。但不久李沅發竄往廣西境內活動,成了太平軍起義的前驅者。

鹹豐帝即位,曾國藩應詔保舉賢才,江忠源為其中之一,曾國藩上疏說他“忠心耿耿,愛民如子”。可見江忠源是怎樣的一個人物了。江忠源在被舉引見後,丁憂回籍。

不久,太平軍攻桂林,賽尚阿奉命督師往剿,奏調江忠源赴營差委。他募集士兵五百人,稱為“楚勇”,在桂林打了一次勝仗。但賽尚阿不采用他的戰略,他就告病回家了。

第二年,太平軍由永安突圍,又攻桂林,他招募一千人增援,又打了幾次勝仗。太平軍圍攻長沙後,他從郴州往援,逼營督戰,城得保全,太平軍引而北去。這時他的楚勇已增到二千人,在長沙是很得力的隊伍。他們不僅靖衛鄉裏,而且出援鄰省,成為湘軍的先導。

羅澤南,字仲嶽,號羅山,與曾國藩為同縣人。舉孝廉方正,平時周遊四方,賴教書度日。他非常有道德學問,有人稱他是屈指可數的人物。他標榜宋儒,認為“天地萬物,本吾一體,量不周於六合,澤不被於匹夫,汙辱莫大焉”。他家境貧寒,歲饑常不能具食,母親、哥哥都病死了,夫人又因連哭三天而失明。他“不憂門庭多故,而憂所學不能拔俗而入聖;不恥生事之艱,而恥無術以濟天下”。

曾國藩對他很尊敬,常在書信中表示敬慕之意,稱其為家鄉的顏淵。後來湘中書生起兵拯難,立勳名於天下,大半都是他的學生,而且都是湘鄉人。

曾國藩在北京時,曾致弟書說:“羅羅山兄讀書明大義,乃我所欽仰,惜不能會麵暢談。”“陳堯農、羅羅山皆可謂名師,而六弟九弟又不善求益。”羅澤南當時還沒有跟曾國藩見過麵。後由於曾國華與曾國荃曾師從羅澤南,羅澤南又與曾國藩的父親一起辦團練,同曾家來往漸多,關係便越來越密切起來。不久,湖南巡撫張亮基調羅澤南等赴長沙。這一支鄉勇,就成為曾國藩軍最初的基本力量了。

智慧點評

“選才”是開創性的人才甄選綜合解決方案。它通過智能化的簡曆分析,靈活、快速、準確地篩選與管理符合條件的簡曆數據,通過麵向崗位勝任力的測評模型及完善周到的考試測評服務,幫助企業選擇合適人選,係統地降低錯誤雇用為企業帶來的風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