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8 知己知彼,百人百用(1 / 2)

名人導語

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

——孫中山

本節要點

善於識人用人是根本;教誨、甄別、保舉、超擢。

故事案例

在現代社會裏,想在競爭中占據主動就要做到“知己知彼”,想打造一個優秀的團隊就要學會百人百用。在鑒別、選拔、任用人才方麵,曾國藩有自己的一套辦法,有知人之明、用人之智和樹人之道。

能不能鑒別、選拔、任用人才,不僅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吏治世風,還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衰成敗。因此,曾國藩對於人才非常重視,不論在何時,都注意留心人才。所以後來就有人評價他說:“曾國藩之好才愛士,為當時之最。故中興將吏大半出於其幕……”此類評價之多,可以說難以一一列舉。

1.善於識人用人是根本

善於識人用人是曾國藩成功的根本要訣。他認為,“為政之要,首務得人”,“得一好人,便為天地消一浩劫”,“多事之秋,得一人則重於山嶽,少一人則弱於嬰兒”。但是用人極難,知人尤難,所以他慨歎“人不易知,知人不易”。俗話說,“人心隔肚皮”,想真切地了解一個人很難,但也不是沒有辦法。

經過長期實踐,曾國藩提出了一套認識和鑒別、考察人才的理論和方法。他在《應詔陳言疏》中提出應以“考言”為主,看他是否具備一定的語言文字能力,除此而外,還要考察誌、態、品、思多個方麵。例如就“誌趣”而言,曾國藩認為卑微者“安流俗庸陋之規”,而高貴者“墓往哲盛隆之軌”,高低貴賤立時可判;就“品行”而言,人才要以“樸實廉介為質”,要有操守而無“官氣”,這是考察和選拔人才的標準;就“思想”而言,曾國藩認為不外乎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妄言。

除此之外,曾國藩甚至還發明了“相人”之術,就好比醫者的“望聞問切”,從“神骨”、剛柔、容貌、五官、須眉、聲音、情態、氣色等方麵來“相人”。雖然有許多迷信色彩,但是也不乏某些合理的內容。對於識別和選拔人才,還是有一些可取之處的。

曾國藩知人用人的高明,僅從他的幕府組成人員來看,就可窺見一斑。他幕府中的人才可以用包羅萬象來形容,主要有謀略、作戰、軍需、文書、製造等幾個方麵。其中每個方麵都有三五個行業的代表者,幾乎囊括了當時中國最先進的人才。因此,當時就有人在評價曾國藩幕府人才之盛時說:“幕府人才,一時稱盛,於軍旅吏治外,別有二派:日道學,日名士。道學派為:何慎修、程鴻詔、塗宗瀛、倪文蔚、甘紹盤、方謀諸人。名士派為:莫友芝、張裕釗、李鴻裔諸人……時文正幕中,有三聖七賢之目,皆一時宋學宿儒。文正震其名,悉羅致之。”

當時,全國各處的軍官,幾乎都聚集在曾國藩的軍隊裏,總共不少於兩百人,幕府中還有一百多人,這還不算幕府外的候補官員、學子、各門類的專家,多而全麵,幾乎是全國精英的積聚地。由此可見,曾國藩的聲望和功業對人才的吸引力。

曾國藩對自己身邊的幕僚和營中將領也有許多中肯的評價。對於胡林翼,曾國藩說, “膽識絕人,威望夙著”,“才大心細,為軍中萬不可少之員”。

對於左宗棠,曾國藩說,“其才可獨立一麵,固已曆有明征。其雖求才太急,或有聽言稍偏之時,措詞過峻,不無令人難處;而思力精專,識量閎遠,於軍事實屬確有心得”,“實屬深明將略,度越時賢”,“左帥平定甘肅之後,恐下文尚長,亦由天生過人之精力,任此艱巨也”。

對於李鴻章,曾國藩說,“少荃天資於公牘最相近,所擬奏谘函批,皆有大過人之處,將來建樹非凡,或競青出於藍,亦未可知”,“才大心細,勁氣內斂,可勝江蘇巡撫之任”, “用人行政不改常度,而高掌遠蹠,治事清核,實鄙人所不逮”,“殊為眼明手辣”。對於楊載福,曾國藩說:“氣韻沉雄,出奇製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