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小鬼大好人緣(1)(1 / 3)

花季雨季的少年一定要知道,再強大的人也不可能獨立做好每一件事。相反,它需要別人更多的的幫助與支持。朋友是道路,是橋梁,也是自己一生的財富。人是感性的動物,這個世界不論怎樣變化,也永遠不會不講“情”麵。

我們,不要總抱怨自己孤獨,因為好朋友不是等來的,而是找來的。走出交往的誤區,成就自己一生的好人緣。不管你走到哪裏,你都是最受人歡迎的焦點。相信在帶給別人快樂的同時,你也同樣會受益匪淺。

說一花季雨季的孩子們,珍惜友誼吧,它不但會給你帶來快樂,也會給你帶來幫助,更會為你送來溫馨與幸福。

對朋友一定要以誠相待

友情是人生經曆中最為有益的東西。真正的朋友都是講真話,吐真情,該批評就批評的朋友。如果你有了這樣的朋友,生命中的孤單和迷茫,就會在漫漫人生路中隨風消逝.你的一生也就可以無憾了。真誠的人能使人產生一種安全感,從而受人歡迎,易交朋友;而在評價最底的人品中,虛偽居首位,虛偽的人為人所討厭,難結良友.

在當今這個社會裏,絕大多數人,都在為自己的生濟而奔波。卻忽視了人生的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親情、友情、乃至愛情。

在大多數人的世界觀裏,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就是要有愛心,相互袒露;以誠相待。從某種角度而言,人的一生說長也長,說短也很短.俗話說得好:“天下得一知己足矣。”人的生活中有幾個真正的朋友就不錯了,但是;你的這些朋友是你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不斷地用真誠感感染,才能得到的!在平時的生活中得罪一個人,隻需一句甚至半句話。但是像維護好自己與一個人的友誼,企業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和時間。所以,我們應該嚐試寬容,對人一定要以誠相待,對事一定要以理服人。即使是自己受了委屈,心胸一定要放寬些,大度些。別人就會被你的行為所感動,自然就願意和你交朋友了!

一個人不管什麼時候,什麼階段都要學會去理解別人,原諒別人,相信別人。那麼你的人際關係就很好,別人也自然相信你。自己活得也開心。

從某種角度而言,朋友之間的來往是一個結緣的過程,所謂“廣結善緣”。這個“緣”可以因為他我們是同學、同鄉、或是同道——有相同的人生誌趣,甚至是同遊,一起出去遊玩,而產生的友誼。結緣之後,就要惜緣,珍惜兩人之間相處的情意。因為通常我們交朋友,都是分開之後才開始思念,想到以前念書的時候,有個什麼樣的朋友,大家相處得如何愉快,隻是當時沒有很好地珍惜,現在再想見麵,已經不容易了。不過,惜緣之外,也要隨緣。人生之事,因緣而聚,隨緣而散,一切順其自然。譬如大家快要畢業了,那就畢業吧,你不能說我們這一班同學感情特別好,大家一起再多念一年,這是不可能的。

結交朋友時原則都是一樣的,四個字:真誠相待。其實,“真誠”不但是對朋友,對任何人都應該真誠。西方有一句話說得好,“你對朋友是以性格互相裸露”,在朋友麵前,我的性格不穿衣服,不需要偽裝,不需要化妝,我是什麼性格就讓朋友直接知道;相反,如果朋友之間不能以真誠的態度相處,就是虛與委蛇,浪費生命而已。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溝通是不可或缺的,各式各樣的朋友會在一個人生命的各個階段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國古代以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為“五倫”,朋友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倫。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的確,有些朋友因為家庭、事業、學業、理想而各奔東西,無法常相聚首,隻能借魚雁或書信問候,但是心中卻清楚知道對方總在祝福自己。若是得遇機緣,重新會麵,自然會有快慰平生之感。

交友要真誠

真誠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隻有以誠相待,才能使交往雙方建立信任感,如果能做到以真誠的去對待他人,他人也必定會以真誠回報你,即“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人之相交貴在知心。要做到知心,那就必須要求交往雙方都能以真心誠意的交友態度來結交對方。不能以懷疑的眼光來看待對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假如交往雙方相互懷疑,不但彼此交往困難,而且還會導致彼此產生誤解,甚至產生衝突。

不管緣分如何,人與人之間,沒有說誰一定要跟誰做朋友,誰一定不能跟誰做朋友。一般來說,交朋友分為四個層次,最下一層叫做“酒肉之交”,大家一起吃飯、喝酒、享受;往上叫做“利害之交”,一起做生意、合作,合則兩利,離則兩害;再往上叫做“道義之交”,“道”代表人生的方向,“義”代表正當性,亦即每一次我所做的正當選擇,跟你選的或想的一樣,譬如中國人津津樂道的“桃園三結義”,劉備、關公、張飛三人就是道義之交;最高一層叫做“生死之交”,一般稱作知己。英國作家亨利·亞當斯說:“人的一生,能結交一位好友,已屬難得;能結交兩位,可謂幸運之至;至於結交三位,則根本不可能。”如果把朋友界定在“知己”的層次,這段話確實反映了人生經驗。我國古人不也說“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死而無憾”嗎?可見,知己是以生命來相互交換的,是交朋友的最高境界。

當然,人是會變的。人的變,若不是由於外在的環境,就是由於內在的觀念。外在的環境也包括朋友的勸告,所以古人“以友為鏡”來提醒自己做得對不對。內在觀念的改變,就是要多讀書。讀書可以幫助一個人明白道理,明理之後就會知道個人情緒是一回事,做人的原則是另一回事。

我們交朋友有時會因為各種外在的幹擾,而使我們的友誼變得比較複雜。譬如朋友一起做生意,到最後說不定可以共貧賤,卻不能共富貴;也有的朋友一開始覺得彼此沒什麼話好說,後來碰到一些人生困難,才發現“患難見真情”,像西方人說的:患難之交,才是真朋友。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對於一個真誠的人而言,生活是不需技巧的。你幫助了他人,他人才會感受到真正的溫馨。倘若你懷著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與人相處,雖然能得逞一時一地,但當被對方有朝一日戳穿時,最終失掉的將是人心。

左丘明是魯國的史官,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左丘明認為,一個人如果表麵上對朋友熱情、友善,心裏卻藏著對朋友的怨恨,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朋友交往有時難免會出現誤會或怨恨的情況,譬如聽別人說你在背後批評我,這樣會產生誤會;或者你有好的機會沒有告訴我,沒有讓我跟著你一起發財或得利,這時會出現怨恨。心中有了疙瘩,卻把它隱藏起來,表麵裝著若無其事,跟他繼續做朋友,孔子認為這樣不好,這樣缺乏真誠。你說那如果真誠的話,我把意見直接說出來,誤會可能更嚴重,甚至兩個人翻臉了怎麼辦?說實在的,真正的朋友要能夠做到“肝膽相照”,很多時候是不打不相識,你沒有把真話說出來,你怎麼知道別人會拒絕呢?也許他在氣頭上不願意接受,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你也是為他好,對於你的真誠反而會非常感激。

總之,隻要我們以誠相待,必然會得到更大的收益,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常抱以誠相待、心懷坦白的心態享受快樂吧!快樂生活、快樂學習、快樂工作。

經驗錦囊:

朋友本來就是用心來對待的你想要別人怎麼對你,你就要怎麼對別人真正的朋友之間是沒有欺騙的即使有我相信那也是有什麼苦衷的真正的朋友之間是沒有猜疑的朋友之間就是要互相體諒,互相理解,以誠相待這樣你們的友誼才會長久下去。

你先付出,別人必會回應

西德尼說過:“做好事是人生中唯一確實快樂的行動。”高爾基也曾說過:“如果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給人們的都是些美好的東西——鮮花,思想,以及對你的非常美好的回憶——那你的生活將會輕鬆而愉快。那時你就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這種感覺使你成為一個心靈豐富的人。”隻要一個人肯為別人付出,他就會擁有心靈和財富的富足;隻要一個人樂於付出,他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世事往往比人想象的紛繁複雜,變化多端,而不同的人對事物的感受力不同,心態便受到衝擊,不小心便滑到了失衡的深淵裏備受煎熬,人的無奈和渺小讓我們無力改變生活世事,能改變的隻有自己,我們的態度變了,我們就變了,我們變了,我們眼裏的世界和事物也就發生了改變。

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孤獨地活在地球上,我們需要相親相愛,共同與一些困難、災難抗衡。或許天堂和地獄的區別便在此:地獄,一個自私自利、不為他人的空間;而天堂則是一個互利互助、充滿愛和關懷的花園。所以說,不要吝嗇你的舉手之勞,為別人摘一顆星星的同時,你也可以感受到它的照射。

這個世界是一個五彩斑斕、奇妙無窮的世界,需要記住的是,善良是我們對其他人的必需的態度。人生的意義就是一種付出,隻要你願意,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你真誠地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真誠地對待你。隻要你抱以友善的態度去和他人相處,在95%的情況下,你周圍的人都願意為你做很多事;而在另外5%的情況下,有些人使你的態度不得不變得惡劣時,那麼你應該繼續努力,不要強求這5%的人能跟其他人一樣對你。

有智慧的人付出智慧,沒有智慧的人付出體力,沒有體力的人付出財物,沒有財物的人付出技術,沒有技術的人付出言語,沒有言語的人付出微笑,沒有微笑的人付出祈禱。當我們都學會這樣做時,不但為社會的和諧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且自己也沉溺在快樂之中。

是的,付出是一種無私的愛,它是一種無償奉獻的精神。付出並非為了獲取回報,但它遠比獲取更快樂,而那些樂於付出的人,永遠是世上最快樂的人。你為別人付出你的愛心,就種下一片希望,就會有碩果累累的一天,就能品嚐到豐收的喜悅。

活在俗世,隻要我們有所付出,總希望也要有一份回報,我們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麵,這個大原則是不變的,你付出汗水,收獲口糧,付出才智收獲肯定,付出時間收獲智慧,我們也說:投之與桃,報之與李,在人與人之間,你付出真誠收獲信賴,付出幫助收獲感激等等;在人與人、人與事共處、能為他人考慮的大前提下,收支基本上保持著平衡。而平衡又是社會生活和諧、穩定的根本。

很多時候,我們付出的時候就是期待回報,可是我們很少想到:是你自己心甘情願的付出,別人並沒有要求你,你在付出的同時就已經收獲了能幫助他人的自豪和快樂,期待的回報已經是份外的要求了,你在為他人犧牲的時候,正在證明你在愛者,你有愛他人和嗬護他人的能力,這個自我肯定的快樂就已經是回報了。

也許,我們沒有這樣超然、灑脫的胸懷,那麼為了我們自己的心,去找一個平衡吧,他讓我們的心平和、寧靜,讓我們豁達、高貴,讓我們的品格散發出令人尊敬的迷人光輝!

學會感情投資

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都市人們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地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投資,諸如房地產投資、基金投資、股票投資、保險投資等,並且盡最大能耐追求著最高的投資回報率。而我更注重的是感情投資,並認定唯有感情投資的回報率是最高的。因為真正的高尚的感情投資不是單一的金錢投入,而是付出我們真實的情和純潔的愛去贏得共鳴,從中感受一份真情和溫馨。

僅以三國時期的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為例,論馳騁沙場,上陣殺敵,關羽溫酒斬華雄,斬殺袁紹大將顏良,文醜,過五關斬六將,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張飛性情暴躁,遇事衝動,二人非常人難以駕馭,能使二人臣服的人必是當世的大英雄真豪傑,但劉備卻另辟蹊徑,巧用太極手法以四兩撥千斤的妙招,看準二人重感情講義氣的弱點,通過桃園結義的方式,用感情這張王牌把關張牢牢的捆在自己的戰艦上,使二人甘願為了兄弟情誼南征北戰,開疆拓土。

曹操的榮華富貴和高官厚祿都難以改變關羽的忠誠,千裏護嫂尋兄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關羽的忠信仁義更是中國民族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張飛為了兄弟情誼貢獻自己的家產,為劉備招兵買馬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這才是劉備起家的基礎,張飛絕對是實際的投資人。兄弟失散,張飛更是常在夢中呼喚二位兄長的名字。劉備無疑是最懂得感情投資的人,為關張提供了展現自己能力的平台,同時實現了自己打天下的目的,二者相得益彰。劉備既沒有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奸雄本色,也沒有孫權滿腔的英雄氣概,但劉備的眼淚和賢明是他賴以生存的武器,仰仗祖上中山王的英明,四處都害怕留下殺賢的罵名。

在自己的勢力弱小時,不得不一次一次寄人籬下,以高超的示弱本領,一次一次化險為夷。對胸懷治國良方的諸葛亮禮遇有佳,使其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能力最弱的國君卻領導著能力最強的一幫文武賢臣,最終三分天下有其一。劉備是地地道道的太極高手,有超常人的韌性和保護自己的手段。把感情作為終極武器的劉備注定難以成就宏圖大業,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取得蜀地後,難以繼續做大做強。

人是感情的動物,人人都需要愛和感情的慰藉。感情投資正是通過滿足人們人性的需要、感情的渴望而進行的投資。古往今來,縱觀各路英雄豪傑、企業成功人士都十分注重感情投資。“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已為人,成人達已”的雙成文化,其實質就是感情投資的理念。“500強”中更有優秀企業,在嚴格執行管理製度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進行著感情投資,如不斷提高員工的福利和工資待遇,幫助員工解決實際困難、以特殊的方式祝賀員工的生日、安撫慰問員工的家屬等,如此這般的感情投資,換來的是員工的積極性所產生的巨大創造力,是任何投資都無法比擬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