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做好情緒的主人(2)(1 / 3)

經驗錦囊:

有得必有失,何必去計較那麼多呢?人生短短數十年,有很多的東西,很多的事物值得你去關注。在你關心別人的同時也有得必有失,何必去計較那麼多呢?人生短短數十年,有很多的東西,很多的事物值得你去關注。在你關心別人的同時也是有人會默默地注視你,關心你。所以,請不要抱怨,不要計較得失,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輕易放棄幸福,正視你的努力,你會更加幸福的。

該忘記的就忘記,該寬容的就寬容

作家約翰·麥斯菲爾德說:“快樂的日子,使我們聰明。”人與人相處,難免會為了一些事情爭執,就像吃燒餅哪有不掉芝麻的道理一樣。但如果搞不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明明是沒什麼大不了的小事,卻偏偏喜歡較勁的話,那麼生活未免過得太無趣了。所以做人應該豁達點兒,該寬容的就寬容,該忘記的就忘記吧!

一般人往往很容易遺忘歡樂的時光,但對於哀愁的經曆卻經常憶起,這是對遺忘哀愁的一種抗拒。換言之,人們習慣於淡忘生命中美好的一切;但對於痛苦的記憶,卻總是銘記在心。為什麼呢?難道我們真的如此笨拙?不,當然不是。關鍵在於我們的“執著”。我們很少靜下心來檢查自己“已有的”或“曾經擁有的”,都總是“看到”或“想到”自己“失去的”或“沒有的”。這,當然注定了難以遺忘。

管仲和鮑叔牙年輕時就常常一起合夥做生意,最終成為莫逆之交。不久以後,他們都從政了,管仲給魯莊公出謀劃策,而鮑叔牙則擁戴齊桓公。在爭奪王位的戰爭中管仲為了阻止齊恒公回國繼位,曾在半路上向齊桓公射了一箭,差點把他射死。但齊桓公在鮑叔牙的保護下,還是回到都城登基了。

為此魯莊公大怒,下令發兵攻打齊國。但齊軍很快打敗了魯軍,而且還攻入了魯國,迫使魯莊公向齊桓公求和。齊桓公就問鮑叔牙怎麼辦?鮑叔牙說:跟魯莊公要公子糾的人頭和管仲的活人。齊桓公說:好,就讓管仲活著回來,我親手宰了他報那一箭之仇。鮑叔牙說:您錯了,我要管仲活著回來,是輔佐您成就大業的。齊桓公不高興了:管仲那一箭差點要了我的命啊,我怎麼能用這個仇人呢?鮑叔牙跪下懇求齊桓公:大王,您要成就霸王大業,就必須重用管仲,做君王的不能計較那一箭之仇。

管仲見了齊桓公後,陳述了自己對齊國富國強兵的計策,說得齊桓公頻頻點頭。鮑叔牙也把自己相國的官位讓給管仲做。這時候朝廷裏有很多人替鮑叔牙抱不平,鮑叔牙為了讓管仲能夠安心治理國家,自己就辭官回鄉了。後來,管仲一心一意輔佐齊桓公,很快使齊國成為春秋時期諸侯列強中的霸王。

看了這個故事我們一定會為鮑叔牙的為人而感動不已。的確,寬容就是忘卻。人人都有痛苦,都有傷疤,動輒去揭,便添新創,舊痕新傷難愈合。忘記昨日的是非,忘記別人先前對自己的指責和謾罵,時間是良好的止痛劑。學會忘卻,生活才有陽光,才有歡樂。

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寬容我們自己。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其實,我們生命中就多了一點空間。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會有關愛和扶持,才不會有寂寞和孤獨;有朋友的生活,才會少一點風雨,多一點溫暖和陽光。其實,寬容永遠都是一片晴天。

寬容就是不計較,事情過了就算了。每個人都有錯誤,如果執著於其過去的錯誤,就會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於懷、放不開,限製了自己的思維,也限製了對方的發展。即使是背叛,也並非不可容忍。能夠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堅強的人,也將以他堅強的心誌在氛圍中占據主動,以其威嚴更能夠給人以信心、動力,因而更能夠防止或減少背叛。

寬容就是瀟灑。“處處綠楊堪係馬,家家有路到長安。”寬厚待人,容納非議,乃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事事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難得人世走一遭,瀟灑最重要。

寬恕他人就等於寬恕自己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以恨對恨,恨永遠存在;以愛對恨,恨自然就會消失。”麵對別人的傷害,我們要學著以德報怨,時刻提醒自己,讓傷害到自己這裏為止。有寬容的人生路,才會有關愛和扶持,才不會有寂寞和孤獨;有寬容的生活,才會少一點兒風雨,多一點兒溫暖和陽光。”不是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會犯各種大大小小的錯誤,任何人也不會是例外。

有句話說得好:好人非聖賢,熟能無過。我懂得他們也是迫於無聊、迫於習慣、迫於心裏一時的滿足,而在漫不經心的一刹那觸犯了自己的言行舉止,他們的許多方麵還是值得我去學習。我堅信他們短暫的行為並不造就他們的人;我堅信他們總有一天會明白:人活著的真正意義;我更堅信他們一旦明白後會超越自我。

小男孩約翰有一條非常可愛的狗,不幸的是,有一天下午他的狗被鄰居家的狗咬死了。小男孩簡直氣瘋了,發誓要打死凶手,為他的寶貝狗報仇。約翰的父親很理解兒子的心情,他知道憑語言是無法說服兒子的,於是他把約翰領到了鄰居家的院子後麵。

“那條狗在這兒,”父親對約翰說道,“如果你還想幹掉它,這是最容易的辦法。”父親遞給約翰一把短筒獵槍。約翰疑慮地瞥了父親一眼。他點了點頭。

父親拿起獵槍,舉上肩,黑色槍筒向下瞄準。鄰居家的大黑狗用一雙棕色眼睛看著他,高興地喘著粗氣,張開長著獠牙的嘴,吐出粉紅的舌頭。就在約翰要扣動扳機的一刹那,千頭萬緒閃過腦海。父親靜靜地站在一旁,可他的心情卻無法平靜。湧上心頭的是平時父親對他的教誨——我們對無助的生命的責任,做人要光明磊落,是非分明。他想起他打碎媽媽最心愛的花瓶後,她還是一如既往地愛他;他還聽N到牧師的聲音——他曾經再一次領著大家做禱告時,祈求上帝寬恕他們,如同他們寬恕別人那樣。於是,獵槍變得沉甸甸的,眼前的目標模糊起來。哈根放下手中的槍,

約翰抬頭無助地看著爸爸。爸爸臉上綻出一絲笑容,然後抓住他的肩膀,緩緩地說道:“我理解你,兒子。”這時他才明白,父親從未想過他會扣扳機。他要用一種明智、深刻的方式讓他自己作出決定。約翰放下槍,感到無比輕鬆。他跟爸爸跪在地上,幫忙解開大黑狗,大黑狗欣喜地蹭著他倆,短尾巴使勁地晃動,仿佛在慶幸自己免遭槍殺。

有人曾經給寬恕做了一個十分精妙的比喻,他說:“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他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寬容是消除報複的良方。對於心底寬容的人來說,沒有什麼不可以饒恕的。在你寬恕別人的同時,也會將自己內心的仇恨一並消除。原諒別人,是對待自己的最好方式,因為他能夠幫助你釋放自己。隻有讓自己的情緒真正的到釋放,你才能整整的擁有自由,擁抱幸福。

經驗錦囊:

寬恕不但給別人一條生路,同時它也給了自己一條生路;它不但釋放別人,同時也是釋放自己。既然如此,就讓我們的心從不能自拔的痛楚中掙脫出來吧,這樣會好過許多。既然傷害已經造成,久久不能釋懷的憤怒,為什麼還要造成二度傷害。生活是美好的,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還是不要讓他發生了。

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當人感覺受到傷害時,憤怒是出於本能的一種反應。但有時候這樣,無非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大一步。生活中的我們都遭遇過誤會和曲解,如果正在經曆這樣和那樣的來自於別人的種種猜忌和誤會,請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不必太在意,坦坦蕩蕩做人,開開心心做事。珍惜今天,不要虛度光陰,不要讓短暫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遺憾。

人被石頭絆倒,通常不會對石頭發脾氣。把那些傷害或觸犯自己的人當作“石頭”,有助於心平氣和,剩下的事情是學習以後如何避免遭遇到“石頭”,以及如何不因遭遇到“石頭”而耽誤繼續前行。

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裏悠哉散步,一邊走一邊愉快地聊天。忽然有位憤世嫉俗的青年出現,用棍子打了他一下就跑走了。他的朋友看見了,立刻回頭要找那個家夥算賬。

但是蘇格拉底拉住他,不要他去報複。朋友覺得很奇怪,就說:“難道你怕這個人嗎?”

蘇格拉底說:“不,我絕不是怕他。”

朋友又問:“那麼人家打你,你都不還手嗎?”

此時蘇格拉底笑著說:“老朋友,你糊塗了,難道一頭驢子踢你一腳,你也要踢它一腳嗎?”

他的朋友點點頭,就不再說什麼了。

一個人的涵養來源於他的修養,倘若稍有委屈就想著報複,那他絕不是一個高尚修養的人所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過分苛求別人的完美是不應該的。中國有句古話是這樣說的:“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寬容別人的缺點,常常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生活中和別人發生爭執是難免的事情,如果錯不再你,那麼心裏就不要難過,因為你沒有必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相反你的心態應該盡可能的放平和一些,將讓這件事情在自己的頭腦中慢慢消化掉。

小林和小雨是初中同學,有一天他們因為一個誤會發生了爭吵,小林在爭吵之後,怒氣還是不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還是在連連罵著對方的不是,其他同學將整個事情都看在眼裏,知道是小雨的不對,是她把小林的作業本弄丟了,還死不承認。所以很多同學都站在小林的一邊說小雨的不是。

仗著同學們的支持,小林的怒火非但沒有平息反而怒目三分,並沒有因牢騷而得到宣泄,忽然,他開口道:“可惡!今天中午我不吃便當了!”

這時候老師走進了教室,聽見了小林的話微笑著搖了搖頭,說:“不吃飯了?犯錯的是別人,結果到頭來受苦的卻是你!你自己想想看,這麼做值得嗎?”

看了這個小例子,相信你一定會回味一下自己的經曆。有的時候明明是別人不講理,結果自己回到家後,卻因為別人的錯誤而大鬧情緒,把全家的溫馨的氣氛毀的麵目全非。明明就是別人不要命似的在公交車上擠來擠去,但到頭來卻是自己在車裏鬱悶的連音樂也聽不下去了;明明就是別人口德不好,但卻偏偏要將他的肮髒言語記在心頭,搞得自己終日怒火中燒。

“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你完全擁有不生氣的權利!因為別人的過錯而氣倒,還賠上自己原本愉快的心情,值得嗎?劃算嗎?有意義嗎?相信聰明的青少年朋友心中已有了明智的答案。

別讓情緒牽著走

從前有一位老太太,她有一隻祖傳三代的玉鐲子.她每天擦了又擦,看了又看,真是愛不釋手。

有一天她戴著自己心愛的鐲子上街,正巧迎麵來了一個年輕人,不小心裝了老太太一下,結果把老太太心愛的鐲子弄掉在地上,摔碎了.年輕人見勢不妙,撒腿就跑,可老太太卻因此而心痛萬分,從此茶飯不思,整天抱怨那個年輕人的行為,結果人也變得越來越憔悴。

時隔一年之後,老太太離開了人世。最後咽氣的時候,手裏還緊緊攥著那隻破碎的玉鐲子,最厲害一直叨叨著那個年輕人的不是。

玉鐲再貴重搭上自己的一條命也是不值得的。由於想不開,老太太因此而抑鬱寡歡,最終還喪失了自己的姓名可見控製個人的情緒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威廉.詹姆斯說:“完全接受已經發生的事,這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接受無法抗拒的事實,”既然是第一步那麼有沒有第二步呢?當然,有的時候事實已經成為事實,那就不如勇敢的接受它,不要讓情緒左右了自己,必定我們此時情緒的主人。

令你生氣的人已經走得老遠了,你還為他生氣,何必呢?哲人康德說:“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跳出來看自己,你不妨換個角度看自己,你就會認識到生活中的苦和累或開心和舒坦,取決於人的一種心境,牽涉到人對生活的態度,對事物感受。

人們常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然而真正做到不懲罰自己的人恐怕沒有幾個。在很多人看來,不生氣真的好難啊。走在路上被人潑了水,也不知道是什麼水。雖然他一個勁地道歉,你也明白人家不是故意的,可是看著自己濕漉漉的衣服,還是忍不住抱怨:真可惡,怎麼這麼倒黴?於是一整天都在想這件事,又後悔不已:早知道就早點出門,早知道就晚點兒出門。總之,到頭來你還是在生自己的氣。

現在想一想,被情緒牽著鼻子走的日子真是不值得的,就拿上麵的例子來說,反正事情已經發生了,再怎麼抱怨、後悔都是沒用的,該發生的事情早晚都要發生。與其鬧情緒,倒不如這樣想,也許我穿這件衣服不好看呢,不是常說遇水則發嗎?這樣一來,快樂指數不就上來了,回家到家挑選一件令自己滿意的新衣服,重新開始自己嶄新的一天。寬恕了他人,寬恕了這件事,不就也等於寬恕了自己嗎?為什麼要為了一件已經無法挽回的事而破壞自己一天的好心情呢?要知道我們的人生分分秒秒都是珍貴的,怎能白白浪費了自己24小時的好心情?這話說得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不管怎樣,我們都要盡量寬恕,因為寬容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開心,快樂。

經驗錦囊:

一時的情緒變動,有的時候就能決定人一生的命運,自己的情緒統治著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心情影響著自己性格。一個人隻有感性世界占統治自己的主導地位,而沒有理性世界的一席之地,那麼他的一生就會到處碰壁,走投無路,甚至會被社會當瘋子一般看待。理性,什麼時候都是需要的。一味地讓自己的情緒泛濫,隻會使自己的人生越來越糟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