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孩子按自己的興趣去做(1 / 1)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愛好和誌向,都有自己選擇道路的權利。雨果的成才首先得益於母親的支持,可以說,他的母親是一位聰明的母親,她懂得尊重孩子的選擇。其實,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每個孩子的父母都應該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

在英國,一位中國母親帶著5歲的兒子到公園去玩。兒子在與英國小朋友的交往中,用一隻“紙飛機”換回了一輛玩具“小汽車”。中國母親大為吃驚,因為那隻紙飛機充其量隻值五英鎊,而這輛“小汽車”少說也要20多英鎊。當中國母親找到“小汽車”的主人——英國小孩和他的媽媽時,這位英國母親卻說:“小汽車是屬於孩子的,該由孩子做主。如果你兒子喜歡,小汽車就歸他了。”她還表示,過一會兒要領孩子上玩具店,讓他知道這輛小汽車值多少錢,能買多少個紙飛機,以後孩子就不會再做這樣的蠢事了。

同一般中國父母的做法相比,這位英國母親顯得更為高明而有策略。首先,她十分尊重孩子的選擇,並不擔心孩子選擇的錯誤可能帶來的後果;其次,英國母親把孩子的這一失誤,當作是幫助孩子提高認識的機會,從而充分加以利用。事實上,孩子在自己選擇的活動中主動去探索,正是他認識世界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獨立意識會不斷增強,他們逐漸會有思維、有見解、有個性、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他們不喜歡做父母的嘮嘮叨叨,更不喜歡父母強迫他們隻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他們希望得到的是父母的尊重。

有這樣一位少年,性格內向,他從小就佩服那些在家鄉養兔、養雞致富的能手。中考時,他報考了當地的職業高中,被該校的水產專業錄取。這本是件令人興奮的事情,然而卻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倔強的他拒不服從父親要他複讀的安排。之後,父親要他學習汽車維修技術,他還是不從,卻執意要去學電腦。從此,父親和兒子之間產生了強烈的對立情緒。精神上的折磨使兒子整日心情抑鬱、沉默寡言,還不到一年的時間,便患上了間歇性精神分裂症,做出了一係列令人想不到的事情,最後用撕碎的蚊帳布條了結了自己短暫的一生。產生如此的悲劇,少年的父親一定會後悔萬分的。

倘若父親支持兒子讀職業中學,他很可能就會成為一個養殖能手;倘若父親支持兒子去學電腦,他很可能是一個熟練的電腦人才;倘若做父親的能和孩子坦誠地交換一下意見,來一點兒思想上的溝通,注意尊重一下兒子的選擇,或許他就不會精神崩潰,不會走上黃泉路。

像上述這樣的悲劇很值得做父母的加以思考,而像那位父親那樣企圖為孩子設計人生道路的父親大概不會太少。在他們看來,孩子是自己生的,出於愛,為他們規劃一下未來,理所當然。關心孩子的前途和人生,乃人之常情,無可非議,可問題在於適度,要考慮孩子的心理特點。為此,就要求父母尊重孩子“選擇”的權利,讓孩子在充滿民主的家庭教育中成長。

也許有的父母會說:“因為孩子畢竟還小,他們的選擇不一定正確。”的確,尊重孩子的選擇並不能保證孩子的每一次選擇都是正確的。這就要求父母在尊重孩子選擇權的同時,還應培養孩子的“辨別”能力。不過“辨別”能力也隻有在選擇的實踐中培養。因此,最好的培養辦法還是多為孩子提供“自作主張”的機會。星期天,最好讓孩子辦一天夥食,吃什麼、怎麼吃,都由他去操心;孩子需要添置衣服了,最好在式樣、顏色等方麵由孩子做主;學習上遇到困難了,父母就應幫著出出主意,但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後還得孩子自己拿……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肯定會摔幾個跟鬥、走一段彎路,但選擇的能力卻會在一次次的選擇嚐試中不斷提高。父母千萬不要用“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之類的責備去剝奪孩子的選擇,甚至阻止孩子選擇的實踐。

當然,父母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並非是推卸責任,而是在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和社會責任感,讓他們逐漸成熟起來。為此,父母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代替孩子做出生活的選擇,要經常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做出選擇,可以給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議並加以指導。

(2)對孩子既要充滿愛心,又要不失理智,懂得什麼是孩子最需要的,能夠巧妙地將理智和情感融合在一起。

(3)拒絕或阻止孩子不恰當的要求和行為時,應心平氣和地說明原因,絕不能簡單粗暴地訴諸大人權威。

(4)父母要明白自己的價值觀可能與孩子存在較大差異,既然不能改變自己,那麼就應該寬容地對待孩子,讓他們持有自己的價值觀。孩子不是“物”,他們有自己的情感和意誌,有自主選擇生活道路的權利,父母切不可橫加幹涉。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他的身高、體重,有他的誌趣、愛好,有他的長處、短處,他的道路主要應該由他自己來決定和選擇。當然,由於孩子知識經驗的不足,看問題的不全麵,父母給予應有的指導和幫助是無可厚非的,問題在於父母該采取何種方式與子女交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