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妥協、灰度的道理,高層人員必須清晰地掌握。
我們開放、妥協、灰度這個話,基層員工學不學不重要,基層員工學習一下調整一下關係也沒有什麼不好,我經常看他們學偏了,但是我們高層人員要堅持學這個東西,就是我們在內部要達成一個團結和統一,我們不要太各自為政,各行其是,否則我們就形不成一個極大的合力,爭取這個世界最大的機會權。我們二十年努力的積累到今天這個水平,如果我們怠惰下去,我們就把公司葬送了,就太劃不來了。沿著這個延長線還是要做大做強,如果我們內部不團結統一,不能形成合力,內部有很多矛盾,是不可能做大做強,不可能前進的。大家在不同觀點上的爭論,是我們需要的,我們要三權分立、多權分立,但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是不會變的,就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圍繞這個核心價值觀,有不同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我認為在新時期,我們的班子一定要高度團結,擔負起曆史的重任來,才不辜負所有人對我們的投票。
——摘自:任正非在新一屆董事會監事會會議上的講話,2011
開放、妥協、灰度是華為文化的精髓,不能依據不同的時間、空間,掌握一定的灰度,就難有合理審時度勢的正確決策。
開放、妥協、灰度是華為文化的精髓,也是一個領導者的風範。一個不開放的文化,就不會努力地吸取別人的優點,逐漸就會被邊緣化,是沒有出路的。一個不開放的組織,遲早也會成為一潭死水的。我們在前進的路上,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必要的妥協是重要的。沒有寬容就沒有妥協;沒有妥協,就沒有灰度;不能依據不同的時間、空間,掌握一定的灰度,就難有合理審時度勢的正確決策。開放、妥協的關鍵是如何掌握好灰度。
——摘自:《逐步加深理解“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的企業文化》,2008
這一節,我們隻講開放、妥協、灰度三者間的關係。首先我們談談這句話是怎麼來的。
對此,任正非回憶道:“這句話我是幾年前對美國一個政治家說的,主要不太讚同美國的單邊主義,太強勢、太霸權,也許它弱勢一點,不僅世界和平,而且擁護它的人更多。大家都往後退一些,才能夠形成穩定的結構。看著華為慢慢地也強大起來了,我們有些幹部生長的驕嬌二氣,越來越像美國,霸氣也在我們的幹部中滋長,我們要學會示弱。”在這個背景下,2009年,任正非在市場工作會議上首次講了“開放、妥協、灰度”。
提出這一組概念,任正非希望領軍的幹部能夠多揣摩其中的含義:要深刻理解客戶,深刻理解供應夥伴,深刻理解競爭對手,深刻理解部門之間的相互關係,深刻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任何強者都是在均衡中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