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讓家人接班(2 / 2)

任正非透露:“二十多年前,有一個人在蘭州用背包帶,背著小交換機,坐火車到各縣、區推廣的是我的親人;在西鄉工廠做過半年包裝工,穿著褲衩,光著上身釘包裝箱,後來又在四川裝機搬運貨物,損傷了腰椎的是我的親人……;臨產前兩三天還在上班,產後半月就恢複上班的是我的親人,他們都是憑自己的勞動,在華為努力工作。”任正非認為,盡管自己的這些家人為華為的進步付出了很多,但也隻能算是敬業的職業經理人員,還夠不上接班人的標準,因此不會接班。任正非補充道:“公司不是我個人的,因此接班人不是我說了算,而是大家說了算。外界神化了我,其實不是這樣。創業之初,我是自視自己能力不行,才選擇了任人唯賢,如果不是這樣,也許早些年公司就被曆史淘汰了。現在公司這麼大了,不會再倒回去選擇用人唯親。由於公司是集體領導,許多成功的事,大家不知道帽子該戴在誰的頭上,就摁到我的頭上了。其實我頭上戴的是一頂草帽。”

在接班人的問題上,任正非最擔心的不是誰來接班的問題,因為可以選擇的人很多;任正非擔心的是,公司可能因為這個問題陷入“傳統接班的怪圈”。對於這個“怪圈”,任正非分析道:“人都有局限性,每個人對幹部的認識都有偏好,如果他偏好重用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就會離開公司,這些人可是公司用幾十年的失敗培養起來的,走了對公司是損失。如果這個CEO上來,不能擔負起公司董事會所賦予的使命,董事會免掉他的職務,再換一個新的CEO上來,他走的時候又會帶走一批幹部,如此循環換幾次以後,公司就有可能走向消亡。”不深思熟慮,華為就會麵臨這樣的問題。

究竟是將公司交給一個人好,還是交給一個團隊好?任正非說,這要視實際的情況而言。從華為的現狀來看,任正非認為,目前自己雖然身處公司總裁的位置,但也隻有否決權,沒有決策權,而且這種措施已經實施了很多年,華為取得了很好的發展,說明這種做法是可取的。實行的輪值CEO製度也讓華為最終有驚無險地走到了現在,說明這種製度是有效的。“我擁有否決權,但我沒有否決過,我想否決的時候,就去和他們商量,把我的想法和大家一起磋商,沒有和將來接班群體產生硬的對抗,總體還是比較和諧友好的。”

在任正非看來,接班人的任務是讓企業繼續活下去,所以隻要有益於企業生存的方案就是好方案,能讓公司活下去的人就是能人。“我對大家講清楚是為了少一些猜疑,以免浪費了你的精力。”最後,任正非強調:保持艱苦奮鬥,就沒有什麼能阻擋華為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