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擇友問題上立場要明確(2 / 2)

孩子需要擁有選擇朋友的自由,但有時也期望父母介入其中,並且幫他們拒絕與那些不適當的朋友交往。一位母親回憶說:“兒子布朗森7歲時,和鄰居家一個同歲的孩子捷凱關係密切。捷凱是個粗魯、不聽管教的孩子,起初我給他們定一些規矩,但捷凱不能遵守,布朗森也說服不了他,我隻好不讓捷凱來玩了。剛開始布朗森有點難過,但我看出兒子有一種解脫的感覺,因為他知道我能幫他處理一些他不能控製的情況。”

有些孩子自身沒有太多的問題,但他們的父母卻有著不小的負麵作用,比如有的父母吸毒、賭博等,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深受其害。在孩子選擇朋友的時候也要讓他們學會關注朋友的生活環境,如果朋友父母的問題比較大,就需要做父母的出麵幹涉了。佛羅裏達一個10歲女孩戴佳娜的母親說:“實際上我挺喜歡布雷特的,每次他到我們家玩時一切都很好,但當戴佳娜去布雷特家時,他父母根本不約束孩子的行為。他們經常惡作劇,朝經過的汽車上扔鞭炮,我女兒也參加。但我想她也害怕,因為她把這些事告訴了我,她還說布雷特的爸爸有一個沒上鎖的抽屜,裏麵全是槍。還能怎麼辦呢,我隻好禁止戴佳娜再去布雷特家玩了。”

如果這位母親沒有阻止自己的女兒和布雷特交往,可能會產生不堪想象的後果。雖然這種堅決的製止會造成孩子的痛苦甚至反抗,但是作為父母必須與孩子一起麵對這種棘手而又頭痛的問題。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講事實的方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孩子能夠理解我們的態度和判斷。孩子大多還是通情達理的,父母隻要不操之過急,不脾氣粗暴地訓斥孩子,一般可以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

如果孩子在擇友方麵遇到嚴重的困擾時,就需要請專業人員給予幫助。判斷孩子在交往方麵是否有嚴重問題,主要標準是看他是否認為生活還充滿希望,未來是否美好,如果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正麵的,那麼這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決定他不會做真正危險和破壞性的事。如果回答相反,則應該警覺起來,請心理醫生或專業老師來解決。

總之,孩子擇友也是對父母的考驗與挑戰,每個孩子有自己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辦事方式,所以父母要根據孩子及所選朋友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態度進行“幹預”,或認同或引導,或提醒或阻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