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朋友很容易發生問題(2 / 2)

可見,父母對於孩子的朋友標準是以學習為主要參照,這就對孩子的交友有了一定的限製,為此孩子們有一肚子的苦水。

一位女孩抱怨道:

真不知道父母怎麼想的,他們對我的朋友總是會特別敏感。假如我想和女同學交朋友,得需要經過他們的“資格審查”。太注重打扮的不能交,學習差的不能交,眼神太靈活的不能交。假如我想和男生交朋友,那想都別想,幹脆免談。在這種“高壓政策”下,我能交到朋友嗎?誰還願意和我交朋友啊?

有次,在回家的路上,我和班上的一位男生同路,被媽媽發現了,便又開始“例行審查”:“剛剛和你在一起那個男生是誰?他是你們班的學生嗎?”我真受不了媽媽這種審問的態度,但我沒有別的辦法,因為在他們眼裏,我已經是個心裏有秘密的半大不小的人了。

還有一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碰見兩個男同學,平常大家都挺熟的,學習上經常相互幫助。他們說想到我家去聊聊,順便熟悉一下。雖然我知道父母將會怎樣為難我,但我還是爽快地答應了。我找了個理由,要他們對我父母說是我的同學,是來找我交流學習經驗的。我之所以這樣做,是擔心父母不知道又要給我出什麼樣的難題。

總算有驚無險,父母還算給我麵子,沒有讓我難堪,也沒有當時把他們趕走。但是,爸爸還是不時地到我的房間來看看,我知道他是來監視我們的。那兩個男同學也覺得很別扭,聊了一會兒便走了。

那天晚上,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上床睡覺的。

交朋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任何人都需要朋友。有一句名言:人的實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我們的孩子應該在朋友圈中長大成人,這對於今天的獨生子女來說,尤為重要。了解孩子交友的情況,並不是對他們滿懷疑慮地搞什麼“監督”,況且這種對孩子“不信任”的做法會讓他們很反感,甚至會使父母失去了解真實情況的機會。父母可以與孩子談談朋友之間的交往,了解孩子對朋友的看法,作為“過來人”的父母與孩子推心置腹地談心。孩子的朋友來“串門”了,大人正好從旁觀察,得到直接的印象,並且還要很客氣地對待孩子的朋友,以免傷了孩子的麵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