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堅強的意誌力(1 / 2)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失敗,那些性格懦弱、意誌不夠堅定的孩子必然會被淘汰,因此父母們在生活中應該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堅定、有恒的性格。

意誌是人自覺地確定目標,並根據目標調節支配自身行動,克服困難,去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突出表現形式。在意誌結構中,決心、信心和恒心是三個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滲透,共同製約著人的意誌行動。也就是說,要從事一項意誌行動,要有決心、信心、恒心。

有一個人死後,在去閻羅殿的路上,遇到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宮殿的主人請求他留下來居住。

這個人說:“我在人世間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輩子,我現在隻想吃,隻想睡,我討厭工作。”宮殿主人答道:“若是這樣,那麼世界上再也沒有比我這裏更適合你居住的了,我這裏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會有人來阻止你;我這裏有舒適的床鋪,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不會有人來打擾你;而且,我保證沒有任何事情需要你做。”

於是這個人高興地住了下來。

開始一段日子,這個人吃了睡,睡了吃,感覺非常快樂。漸漸地,他覺得有點兒寂寞和空虛,於是他就去見宮殿的主人,抱怨道:“這種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過久了沒有意思,我現在是腦滿腸肥了,對這種生活我已經提不起一點兒興趣了。你能不能為我找一份工作?”

宮殿的主人答道:“對不起,我們這裏從來就不曾有過工作。”

又過了幾個月,這個人實在忍不住了,又去見宮殿的主人:“這種日子我實在受不了,如果你不給我工作,我寧願去下地獄,也不要再住在這裏了。”

宮殿的主人輕蔑地笑了:“你以為這是天堂嗎?這裏本來就是地獄啊!”

俗話說,隻有享不了的福,沒有遭不了的罪。無事可做是消磨意誌的溫床,過於安逸舒適的生活能把人帶入地獄。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他們身上集中了好幾代人的希望,受到很多人的關注,有些父母甚至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讓孩子很容易就得到了很多物質享受。他們整天無事可做,根本不懂得什麼是苦、什麼是累,不懂得什麼是困難、什麼是挫折。這樣隻能使孩子的意誌變得薄弱,不能抵擋任何風雨。但是,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那時他們就會離開父母,走向社會,麵對新的生活。為了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父母就應該幫助和教育孩子,使他們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是累,努力培養孩子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讓孩子從小就具有良好的意誌品質。

夏日的一天,一個人走在鄉間小路上,看見一個農夫正趕著一頭牛犁地。當他走上前去準備向這個農夫問路的時候,突然看到那頭牛的肚皮上有一隻很大的牛虻。很明顯,那隻牛虻正在叮咬那頭牛,而且把那頭牛叮得很不自在,因此他就想把那隻牛虻趕走。

當他舉起手來的時候,農夫製止了他。農夫說:“請不要趕走它,朋友,知道嗎,正因為有了這隻牛虻,這頭老牛才一直不停地走動著。”

挫折可以磨煉一個人的意誌,他人的嘲諷能使人勤勉有為。凡事都有積極的一麵。隻要正確看待生活中遭遇的不幸,把壓力變為動力,你也許會發現,在那些惱人的事情背後卻隱藏著好運。

要想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成績,就得在他身上放一隻督促他的“牛虻”。

當然,興趣的重要性無可懷疑,但是對於應試來說,孩子的意誌品質卻更重要。這道理很簡單:考試不能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隻能從選拔的需要出發,因此考試的科目設置和題目安排是不考慮學生有沒有興趣的,而絕大多數學生很難對所有的考試科目都感興趣。不感興趣也要學下去,還要學好,這就隻好靠意誌了。我們會發現,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差不多都是在學習方麵意誌比較堅強的學生,他們能忍耐、能堅持、能控製自己的感情去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反之,有很多學生,雖然很聰明,但學習成績卻不佳,或者嚴重偏科,他們的問題往往出在意誌上。他們怕苦、任性,而怕苦和任性往往是意誌薄弱的典型表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