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教育名言是這樣說的:要讓每個人都抬起頭來走路。讓孩子“抬起頭來”,意味著讓他對自己、對未來、對所要做的事情充滿信心。

一天,周誌勇拿著一張籌款卡回家,很認真地對媽媽說:“學校要籌款,每個學生都要捐錢。”

媽媽取出五塊錢,交給他,然後在籌款卡上簽名。誌勇靜靜地看著媽媽簽名,想說什麼,卻沒開口。媽媽注意到了,問他:“怎麼了。”

誌勇低著頭說:“昨天,同學們把自己的籌款卡交給老師時,捐的都100錢、50塊。”

誌勇就讀的是當地著名的“貴族學校”,校門外,每天都有小轎車等候放學的學生。誌勇的班級是排在全年級最前麵的。班上的同學,不是家裏捐款最多,就是成績較好。當然,誌勇不屬於前者。

媽媽把誌勇的頭托起來說:“孩子,抬起你的頭,不要低頭,要知道,你同學的家庭背景,非富即貴。我們必須量力而為,我們所捐的5塊錢,其實比他們的500塊錢還要多。你是學生,隻要以自己的品學,盡力為校爭光,就是對學校最好的貢獻了。”

第二天,誌勇抬起頭,從座位走出去,把籌款卡交給老師。當老師在班上宣讀每位同學的籌款額時,誌勇還是抬起頭來。自此以後,他在任何人麵前,總是牢記母親的話,一直抬起頭來做人。

任何一個人,當他昂首挺胸、大步前進的時候,在他的心裏有諸多的潛台詞——“我能行”、“我的目標一定能達到”、“我會幹得很好”、“小小的挫折對我來說不算什麼”……假如一個缺乏自信的人有了這樣的心態,肯定能不斷進步。讓孩子抬起頭來,就是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是包括孩子在內的每一個人的心理需要,健全的自尊感能使人奮發、進取,堅定地去追求成功。孩子自尊心的發展與父母的教育培養密切相關。孩子的自尊心是心靈的保護層,一旦受到傷害,猶如樹苗的表皮被剝去一樣,樹苗最後可能因此而枯萎。

那麼,自尊心是怎麼來的呢?是遺傳的嗎?不,自尊心是靠後天培養的,作為父母,應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呢?

(1)使孩子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的信念。作為父母要經常分析並肯定孩子的進步和成績,使他們的自尊心不斷地得到證實。要絕對禁止孩子說自己“笨”、沒出息、沒信心等。要鼓勵孩子以最充足的信心、最飽滿的精神、最高昂的鬥誌,全力以赴,戰勝困難。

(2)要引導、啟發、鼓勵孩子學會“一技之長”,因為一技之長會使孩子領會學習的訣竅和樂趣,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時,他會“揚長避短”,不喪失自信心。

(3)要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權。尤其是大一點的孩子最反感的是父母對他什麼都要囑咐幾句,什麼都不放心,結果弄得孩子手足無措。作為父母,最好不要影子似的跟著孩子,而要隔開一點,隻有當孩子發問時才參與孩子的學習、生活等,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各種能力。

要鼓勵孩子去競爭,孩子麵臨的不是大鍋飯,而是充滿競爭的時代,作為父母應從小鼓勵他們要與高手比上下,不能安於現狀,不能滿足現在的成績。總是要看到別人的長處,要想方設法把別人的長處學到手,要有超越的思想,當然,學習也要量力而行,顯然做不到的先不提,以免起反作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