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身邊,很多學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希望以後能才華橫溢,大展宏圖,展翅高飛。他們每天都坐在教室裏,下課也不出去放鬆一下神經,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學習上,他們比任何人都努力,比任何人都勤奮,但是每次考試,成績總是沒有任何變化,也提高不上去。不說別人,連他們自己也覺詫異:難道這是天意,操縱著自己的命運?便自歎自己不是讀書的料,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自己學習那麼勤奮,起早貪黑,不禁感歎白忙活一場。

其實,這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自己的優點與缺陷,不知道自己的長處和弱點,他們心裏還沒弄清楚自己到底學沒學到東西,因此在考試時心中始終是茫茫然,不假思索。他們過不了自己這一關,最終自己被自己打敗。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缺陷和優勢並存的綜合體,永遠不可能達到一個完美的理想狀態。所以我們對生活的態度也就表現為,如何對待生活中的缺陷和優勢。很顯然,發揮自己的優勢更容易取得成功。

丹麥著名的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因發現量子理論並用於原子結構、原子輻射的研究,獲得了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玻爾在小的時候不愛說話,就是在說話的時候也顯得嘴笨舌拙,而弟弟哈羅德是出了名的伶牙俐齒,小夥伴們沒有誰能說得過他。有一天,哈羅德提議兩人一起玩“互相挖苦”的遊戲。先讓弟弟挖苦哥哥,不一會兒,哈羅德連珠炮似的挖苦直說得玻爾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很快就招架不住弟弟的挖苦,他隻好央求弟弟別再說了。然後該輪到他挖苦弟弟了,哈羅德挑戰似的注視著他,等著哥哥“報複”自己。隻見玻爾雙唇緊閉,麵容嚴肅,一副認真思考的樣子。幾分鍾過去了,玻爾終於迸出一句話:“瞧你衣服上那塊髒印兒。”天哪,這哪有一絲挖苦的味道!把哈羅德逗得哈哈大笑。

可以與玻爾笨拙的言辭相“媲美”的是他的寫作能力,玻爾的作文是全校“有名”的。比如,在寫一篇題為《在港口散步》的作文時,玻爾是這樣寫的:“我和弟弟到港口去散步,在那裏看到了船隻在裝貨和卸貨。”全篇作文隻有這麼一句話!一句話的作文,別說沒有聽說過,這根本都不能算作一篇作文,但玻爾卻認為自己的作文極其精練——人物、地點、情節都有了,怎麼能不算一篇作文呢?還有一次寫一篇題為《論金屬》的文章,玻爾的結尾真是讓人大開眼界:“至於結論,我想提到鋁。”文章就這樣奇怪地結束了。更絕的是他的一篇題為《自然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的作文,玻爾認真考慮的結果是:“我們家中不使用自然力。”讓人覺得有點惡作劇的味道,而他又絕不是搞惡作劇的人。

玻爾在回憶他小時候寫作文的情景時曾說:“我對所學的大多數學科都有一般程度的興趣,但我厭惡兩門學科,其中之一是丹麥文的自由寫作。”

“死心眼”是玻爾的另一個特點。讀小學五年級時,有次上美術課,老師讓學生把自己家的房子畫下來。畫到一半時,玻爾突然要求回家,老師問他為什麼,玻爾認真地回答:“回家去數圍牆的柱子。”話一出口,引起了哄堂大笑。然而玻爾不以為然,堅決要求回家數柱子。後來人們發現,玻爾畫中的柱子果然與他家實際的柱子一根不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