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隨意踐踏孩子們興趣的幼芽(1 / 1)

總聽一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不愛學習。所有的孩子都是這樣嗎?我們先看這樣一個事例:

雪尼從兩歲時就開始學鋼琴、上識字班、學美術。上小學以後,雪尼的媽媽又給他報了奧數班、少兒劍橋英語班、舞蹈班、音樂班,每個節假日時間填的滿滿的,雪尼幾乎沒時間玩。她想去公園,可星期天全被各種各樣的特長學習班占了;她想滑旱冰,可媽媽說那是浪費時間;她看見媽媽在澆花,就一邊開心地幫忙,一邊纏著媽媽問這問那,可媽媽卻說,別吵吵,趕快去練琴!現在,雪尼就要考中學了,可她對學習卻越來越沒有興趣。媽媽愁得唉聲歎氣,總說雪尼不爭氣。後來經詢問才知道,原來雪尼媽媽當年很優秀,由於種種原因導致沒有大的作為,如今把希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了。

其實雪尼媽媽錯就錯在逼孩子學習,而不是去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喜歡學習。在我們當今的大中城市裏,甚至大部分縣城中,像雪尼媽媽這樣的家長比比皆是。一項家庭調查不完全統計表明:有80%以上的家長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班,而在這80%的孩子中,又有80%以上的孩子對此有逆反心理。可憐天下父母心,家長不惜一切代價在孩子身上傾注著自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結果呢,他們的苦心卻總是適得其反。

從上麵的事例我們應該知道:愛護和激發孩子的興趣極其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家長,不要根據自己的意願和期望來為孩子選擇將來的路,並強迫孩子去順從和適應,而要從孩子自身的興趣和愛好出發。否則,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興趣的幼芽可能會一再遭到踐踏。這樣,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興趣和熱情將容易泯滅,從而導致他們難以產生對事物的興趣和熱情,他們的潛在能力發揮的餘地也會越來越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家長應該善於發現和捕捉孩子的興趣點和閃光點,並通過積極正確的引導,來保護並增強他們的興趣,使其快樂自然地求知和成長。

在法國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裏,誕生了一位很有名望的昆蟲學家,他就是聞名世界的法布爾。那裏山清水秀、寧靜和諧,給小時候的法布爾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法布爾的祖母養了好多雞鴨,而且常常抓些昆蟲給雞吃。每當祖母手裏拿著裝昆蟲的瓶子喂雞時,法布爾就趴在柵欄外邊出神地看著小雞搶蟲子吃的情景。懂事的法布爾為了讓祖母休息,每天抓小蟲子喂雞。抓著,抓著,法布爾對各種各樣的小昆蟲感興趣了。他通過觀察、接觸,漸漸的掌握了很多昆蟲的習性,也因此為他的以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後來,法布爾考上師範學校,對生物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對昆蟲特別偏愛。他常常把美麗的蝴蝶分成類,做成蝴蝶標本,夾在標本夾裏。在畢業的講演會上,他講演了如何區分害蟲和益蟲的方法。

畢業後,他在一所中學任教,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以外,仍致力於昆蟲學的研究。就在這一時期,他提出的“人工養殖益蟲”、“利用益蟲去治害蟲”等方法,對昆蟲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之後他又完成了《昆蟲記》等多部流傳於世的不朽之作。

法布爾正是由於對昆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為之投入了全部的熱情去進行研究,以至於成為一名昆蟲學家,為昆蟲學界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愛因斯坦的名言。可令人遺憾的是,在我們的許多家庭中,往往在孩子的興趣之火剛剛燒起來時,就兜頭一盆涼水,將它澆滅,很可能因此而扼殺了一個天才。一位名人曾說過:“從庸俗到天才隻差一步。”世界上之所以天才人物如此之少,原因大概就在於此吧。凡是注意觀察過孩子的人都會發現,孩子們都極易對事物產生興趣和熱情,甚至包括一些有智力障礙的孩子也會如此。孩子一旦對某一方麵或某些事情產生了興趣,就會以驚人的勤奮去從事,一旦他們步入這一軌道,其能力就會得到驚人的發展。興之所至,自有樂趣,有了樂趣,自有毅力,實際上,天才就是這樣產生的。

教育是為孩子未來的生活做準備,家長不要根據自己的意願和期望來為孩子選擇將來的路,而要從孩子自身的興趣和愛好出發,讓孩子發現美、選擇美、追求美,使孩子對美好的東西產生濃厚的興趣,養成熱愛新生事物的良好習慣,以便使孩子的潛在能力、特長能夠得以正常發揮。一個人,隻有當他具備了一定的愛好和特長的時候,他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他才能生活得更有意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