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父母發現孩子做事慢吞吞的時候,一定要積極找出其中的原因出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在完成一件事的過程中,孩子經常被周圍發生的其他事務所幹擾和吸引,導致做事中斷。加之孩子做事目的性很弱,時間觀念不強,造成孩子做事動作慢和效率低。而當孩子對做某一事情發生興趣時,由於動作笨拙或慢吞吞,父母馬上幫忙或訓斥,孩子當然會不高興。二是孩子缺少動手鍛煉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做事時,可能做不好或者做得慢,這時大人著急就會幫忙或代勞,結果使得本來就少的動手機會又給剝奪了,孩子的動作就越發笨拙。

周末,小雲所在社區的居委會號召居民都去社區圖書館義務勞動,媽媽便領著小雲一道去圖書館打掃衛生。居民們大多都是領著自家的孩子一塊兒來的,所以,小雲也倒是不會覺得無聊,她和其他孩子負責整理書架上麵的圖書,把這些書籍歸類擺好。

這時,媽媽注意到,自己的女兒擺書倒也挺認真的,可就是動作太慢了,別的孩子已經把一整排的圖書都整齊擺放完畢了,小雲卻還在慢條斯理地磨蹭著,仿佛一切動作都比其他人慢半拍。

有個鄰居家的孩子還對小雲叫道:“喂,你動作也太‘蝸牛’了吧?我們都擺完了,你卻好像剛剛開始動手的樣子呢。”

小雲聽到夥伴問話,有點兒不好意思起來,紅著臉繼續在慢慢地整理圖書。

媽媽走到小雲的身邊,拍拍她的肩膀,鼓勵地說道:“孩子,提起勁兒來,加快速度,有效率才有機會。你也能做得和別人一樣棒!媽媽相信你行的。嗯?”

小雲感激地朝媽媽點點頭,手上的動作真的逐漸加快起來了……

那麼對於孩子做事慢吞吞的情況,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父母應該幫助孩子製定作息時間,有了作息時間,生活氣氛就會緊張。漸漸地,孩子的閑散行為就可以克服了。平時,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他們的動手能力獲得提高。訓練之初,進步很慢,必須要有耐心,不能幫忙或代勞。

其次,應該“管”與“放”相結合。“管”,就是孩子從事某件事時,要過問一下,估計其困難,做些必要的指導;“放”,就是放手讓孩子去做,熟能生巧,動作會越來越靈巧。同時要多鼓勵和表揚,增強孩子的信心。這樣,會使笨拙與慢吞吞的動作日益改觀。另外,如果孩子的動作非常不協調,反應過於遲鈍,父母就需要帶孩子看醫生,進行必要的檢查了。

總之,時間對於每個人是平等的,沒有彈性。生活的強者與弱者,往往就取決於對時間的態度,發揮時間的效應。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做父母的,萬萬不能對孩子的行為遲緩與動作笨拙等閑視之。

父母可以找鄰居或朋友的小孩,彼此年齡差距不大,讓他們一起玩,並從中觀察孩子的反應如何,然後在互動過程中,找出誰最快,誰最努力,誰最勤勞。每個人都替他找出一個優點來。千萬不要說誰第一名誰最後一名,這樣會讓速度快的孩子驕傲,而速度慢的孩子更有挫折感。

當孩子慢吞吞時,父母首先要了解他是故意的還是沒有興趣。如果確定是沒有興趣,就不要勉強他,而是要設法引起他的興趣。如果是故意的,很可能是父母的壓力造成孩子的反抗心理,調整情緒並明確指導他,或是清楚的示範給孩子看,讓他明白事情進行的步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