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變孩子的拖遝,父母首先應正視自己的行為(1 / 1)

您可能有這樣一個孩子:他(她)總說有做不完的功課,但每次你去看,他(她)都在轉圈、削鉛筆、對著天花板發呆,或者擺弄尺子,沒碰過一下書。這種情況下,您不能說,因為他(她)真的以為自己整個晚上都在做功課。孩子為什麼拖遝,怎樣幫助孩子改掉拖遝的壞習慣,這是許多父母都頭疼的問題。

其實,孩子所有的行為問題,不管是好的壞的都反映著我們父母的行為方式。孩子自出生時,如果我們把他看成是一張白紙,那麼,最早在白紙上麵繪畫的是我們父母。白紙上逐漸增多起來的圖案,就是孩子逐漸表現出來的行為現象。如果圖案很清晰、明朗,讓人喜愛,那說明繪畫人的藝術水平高;如果圖案看起來晦暗、紊亂,讓人心煩,那還是說明繪畫人的水平低。因此,孩子種種行為問題(白紙上的圖案),是我們成人製造(繪製)出來的,而成人中最主要的就是孩子的父母。從這個角度說明,要改變孩子不好的行為,父母首先要找準你在“白紙”上繪製畫的過程中,問題出在哪裏,是落筆太輕,還是太重?是你情緒抑鬱時而選擇的色彩太灰暗,還是你脾氣暴躁時胡亂作畫?

從詞義上理解,“拖遝”是做事情拖拉、沒效率,“任性”是不聽別人意見、執拗。看起來這兩者有明顯區別,但這兩種現象有著相關性,即任性與拖遝是反映同一種教育方式下的兩個不同側麵。拖遝是在父母控製下孩子較“軟性”的對抗,而任性是在父母控製下孩子較“生硬”的對抗。雖然在有些孩子身上,這兩種現象都很明顯,在有些孩子身上,似乎隻存在其一。不過,看似隻表現了其中之一問題的孩子身上,同時也隱含著另一種問題的性質。就是說看起來很拖遝的孩子,其實是在用拖遝的手段,說明他的任性:不想按你說的那樣做!很任性的孩子,總要以某種或多種方式來表達他的這種執拗個性:要麼不等父母話說完,他扭頭就走;要麼就是你說你的,我拖拉我的;要麼就發脾氣;要麼就是不吭聲……因此說,孩子的拖遝就是他的任性,孩子的任性可以用拖遝來表現。

在孩子們言談舉動裏,經常有我們需要解讀的密碼。可惜,我們許多父母總以自己成人的見解去論說孩子的問題,說孩子有問題。但父母一點兒不清楚,孩子的問題往往隱藏著他們真實的擔憂、憤怒、失望、傷心等。孩子的心理和情緒狀態,受經驗和知識的局限而很難用語言表明,他們主要是依靠行為語言來表達。總表現得拖拉的孩子,其內心是無助的、情緒是不愉快的,他這種行為背後的無意識語言在說“我鬥不過你,我就要這樣才舒服”。拖遝的信息裏,隱藏有孩子對父母總是“催促”的不滿與報複,隱藏有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敵意,而敵意說明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很少甚至沒有承認或接受過孩子的情感,而是對孩子過多的幹涉。

做父母的,需要懂得孩子正常的活動方式,更多的時候是跑而不是走、好動而不是安靜、吃飯時哼著歌或敲打著碗而不是專心致誌、鏡子是用來做鬼臉而不是為打扮等等,這樣才不至於帶著成人的經驗而看不慣孩子的種種行為而遷怒自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