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種大人的感覺(1 / 1)

教育學上有個原理叫作“比馬龍效應”,也就是說大人怎樣看待孩子,孩子最終就會長成什麼樣。因此年輕的父母不要總對孩子說:“你太小,什麼也不懂。”這樣孩子就會越發地依賴父母,所以培養孩子擺脫依賴心理的秘訣就是,讓孩子有“大人”的感覺。

托米是個很任性的5歲男孩,父母常抱怨孩子不珍惜玩具,沒有責任感。媽媽常對鄰居說,托米是個除了吃吃喝喝,什麼都做不好的小孩。不過,一次意外的機會讓她徹底改變了這種想法。

一年,托米家搬到了一個新的城市,托米也進了一所新的幼兒園。兩個月後,幼兒園要開家長會,托米媽媽也在被邀請之列。去幼兒園的路上,媽媽開玩笑地對托米說:“兒子,媽媽還沒有完全適應這個城市,在你們幼兒園裏,媽媽更是一個人都不認識,到時候你可要幫我啊。”

托米一本正經地說:“沒問題,媽媽。我認識那裏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包括每天接送小朋友的爸爸媽媽。”

媽媽看他認真的樣子覺得很新鮮,但她也隻是笑笑,沒有放在心上。

到了幼兒園,托米開始履行他的承諾,他負責地陪媽媽到會議室,又嚴肅地把媽媽介紹給校長和其他老師,又認真地向媽媽介紹了幼兒園的每一個小朋友,最後告訴媽媽小朋友們的名字以及哪位是他們的爸爸或媽媽。

接著,托米把媽媽帶到一個沙發麵前,給她端來了一杯水,“媽媽,你先坐在這兒,我去趟廁所,一會兒就回來。”

因為媽媽在無意之中給了托米“大人”的感覺,托米油然生出自豪的感覺,真的變得懂事起來。

大人相信孩子能承擔責任,他就會努力去承擔,相信他是個好孩子,他就會努力去做父母想要他做的事,認為他是懂事,是能保護家人、能幫助他人的人,他就自詡是英雄;認為孩子還小,什麼事都不會做,孩子當然也自認自己什麼事也不必做。認為他成事不足,他自然敗事有餘。因為溝往哪裏挖,水就向哪裏流是自然的事。

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1)從生活中的大小事向孩子證實。

“你越來越能幹了!”“你的力氣越來越大了!”“你越來越會照顧媽媽了!”……從一點點的小事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朝“自信”的方向挖掘(讚美、鼓勵、肯定),而不是用事實證明孩子的無能:“你看你,搞得一團糟!”“越幫越亂,還是走遠一點!”“你還小,長大再說!”……

(2)讓孩子參與大人的世界。

提高孩子思考和說話的層次,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問孩子的想法:“你認為我穿哪件衣服好看?”“你覺得我留在家陪你還是出去辦事?”“你看這件事要不要告訴爺爺?”……一方麵借由交談理解孩子的價值觀、思考方式、成熟度,另一方麵也給孩子“我是家中一分子”的歸屬感。

(3)增強孩子的重要性。

“你記得要提醒我……”、“還好有你幫忙……”、“少了你,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做”……父母和孩子的依附關係,有一個奇妙的消長現象,就是:父母事事顯得“我是大人,我來做就好”,凡事替孩子頂著,孩子就容易認為大人是如此“堅強”,於是就自顯柔弱,從來不曾有“我也可以做得到”的念頭,相對的,有時大人刻意表現自己“會忘事”、“需要幫手”、“會有做不到的事”、“會有做錯事的時候”時,反而能促使孩子有樂意分擔、樂意關懷的被需求感。

(4)人前人後地稱讚孩子。

中國人常謙虛到明明孩子表現優秀,還得說孩子成績跟不上人;別人稱讚孩子長得可愛,父母得補一句“就是腦袋不記事,笨”;別人稱讚孩子能幹,父母得加上“就是害羞”,總覺得損孩子幾句才不會讓孩子驕傲或讓別人以為自己很驕傲。

當然讚美一定要有根有據,而且是必須誠懇、真心,要不然孩子聽了會覺得虛假。不隻人前講,人後也要講。尤其是平日常關心孩子的人當然也有一種說法:不會引起嫉妒的,隻有兩種人,就是被讚美者的父母“尤其是父母的父母”和老師,因為轉了一圈,這些讚美詞還是會傳回孩子的耳中,被讚美的孩子才有自信,而自信是邁向未來、克服困難的利器。

我們都知道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心理,那麼就不要再用“孩子小什麼都不懂”的態度去對待孩子,應該把孩子當成小大人,讓孩子健康成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