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試好心理的天平(1 / 1)

有一個女學生,她中小學期間成績一直很好,同學朋友的稱讚,使她養成了自負自傲的性格。可是,當她考進人才薈萃的大學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她的成績頂多不過是中等,有時還被擠到下麵去。她深感惶恐不安,無地自容。於是,她感到活著失去了意義,便尋了短見。

這位女學生的死固然有很多教訓。但從心理上來說,人的情緒總有一種處於平衡狀態的需求。當心理平衡時,人就會感到心情愉快,精力充沛,信心百倍。而心理失調,則會使你情緒多變,喜怒無常,乃至一時糊塗,幹出蠢事。心理失調,對那些涉世未深、自控能力較差的年輕人來說,尤為常見,她常為此而苦惱。那麼要從哪些方麵來維持心理的平衡呢?

在情緒上,要調節心身與外界的平衡。當你剛步入青年期,生理機能會促使你特別好動好勝,七情六欲接踵而來。隨著接觸社會的逐漸廣泛,五光十色的世界不斷刺激和誘發你喜怒哀樂的複雜情緒。於是,在心身與外界之間就產生了失調的可能性。當精力過剩而不能自抑,欲念膨脹而不能自製時,就會產生自傲心、顯示欲,還可出現性衝動和攻擊行為等。相反,精力較弱、智能不足或有生理缺陷,而外界的刺激和壓力又太大時,則容易使人自卑、沮喪、失去朝氣。上麵講到的女大學生就屬後一種情況,遇到這些情況,關鍵要靠自己的認識能力來調節心身與外界的平衡。

在性格上,要實現內傾與外傾的中和。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感情深沉,多思好靜,不苟言笑,寡於交往;有的人則感情外露,活潑開朗,溢於言表,交際頻繁。的確,人的性格大致上有內傾和外傾,即內向、外向型這兩者之分。過分內傾的人,常伴有抑鬱型氣質,平時像個悶罐子,多愁善感,孤僻好疑,自尋煩惱。而過分外傾的人,則容易誇誇其談,輕浮淺薄,易怒不安,衝動好鬥。如果你能擯棄任何一種極端的性格傾向,實現兩者的中和,做到既活潑又穩重,既剛強又恬靜,既果敢又謹慎,既熱情又忍耐,那麼你就獲得了最理想的性格類型和心理狀態了。

在精神上,要控製興奮與抑製的協調。人的神經活動有兩個基本過程——興奮與抑製。它們互相聯係、依存和轉化。當這兩者合理調節時,人就會動靜有常,醒眠互濟,正常地完成各種生理活動。反之,則會造成神經錯亂,行為失常。《三國演義》裏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老態龍鍾的王朗在陣前被諸葛亮一頓痛罵,羞怒交加,不能自抑,竟大吼一聲,墮馬而死。據說唐代開國元老程咬金在百歲之年,歡欣大笑而死。這都是過於興奮失去抑製所致。可見,興奮與抑製的協調,對於心理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幫助調節心理平衡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外力內投

當某方麵能力較弱,自卑感較強,而周圍環境又有較大的壓力時,可以把這種壓力內投到自身中去,變為一種激發自己前進的內動力,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變壓力為動力。

(2)積極轉移

一是精力轉移。假如感到過剩的精力總在驅使你為所欲為時,最好把它迅速轉移到有意義的活動中去。二是行為轉移。比如幹一件事失敗後容易垂頭喪氣,但若再換做另一件事情,往往能使你激發起東山再起的決心。

(3)相互補償

假如有某種令人討厭的壞習慣,想改也改不了,可以采取“補償”的機製來改變它。據說日本有位首相幼時口吃得很厲害,常常不敢對人講話,怕被人取笑,結果口吃更加嚴重。後來,他幹脆拋棄這種消極心理,逢人就講話,並爭取上台演講、演戲,終於克服了口吃的毛病。

(4)抑揚結合

容易極度興奮的人,應學會抑製自己。而過於抑鬱的人,則應培養對外界事物的興趣,經常刺激自己的興奮點。對行為動機也要有抑有揚。當參加考試或比賽,既要通過神經的興奮作用來強化目的,提高信心;又要防止目的過分強化造成心理緊張和失調,以至怯場。

(5)自我合理

也叫自我安慰。要是你遭受一場挫折、不幸或失敗,沮喪萬分,而又一時想不開,為盡快獲得心理的調節,有必要尋找幾條理由,為自己的遭遇作合理的解釋。當然,自我合理隻是一種消極的機製。當然,自我合理隻是一種消極的機製。雖然對於緩和一時的思想紐結是有效的,但最根本的還是要采取積極的調節措施。

年輕的朋友,願心理情緒的平衡和諧,永遠給你帶來活力與朝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