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戀,你不是一個壞孩子(1 / 1)

首先要記住,人們已習慣於把男女同學關係過密稱之為“戀”,並把當事人定性為“壞學生”。其實,這是一種世俗的偏見,而它所造成的社會壓力對學生心靈的傷害,往往比當事人的行為本身更為有害。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中學生“早戀”實質是一種異性間的傾慕與向往,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戀愛。在青春期,兩性同產生這種感情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發育正常的表現。如果到了青春期仍對異性無動於衷或出現逃避、敵視、攻擊等行為,那反倒不正常了。

我們說性意識萌發是一種正常心理現象,絕不是說應提倡“早戀”行為。這是因為:

(1)性生理成熟不等於性心理成熟,性意識萌發不等於可以開始戀愛

嚴格地說,中學生的生理機能隻是開始走向成熟,尚未達到真正的成熟。而覺醒中的性意識也隻是一種朦朧的情感,絕不等於這個年齡就應該戀愛或體驗性生活。如果過早地嚐試,不僅會對生理發育造成不良影響,而且極易導致心理方麵的異常。

(2)“早戀”必然影響學業

早戀是一種在“成熟”外衣掩蓋下的幼稚化行為,其中,又加進了自己的幻想和情緒衝動,很容易造成狂熱與癡迷。所以它必然會衝擊學業,使成績滑坡。在我們的谘詢對象中,幾乎百分之百的“早戀”中學生慘遭敗績,有的本來有望進入重點高中,如今卻隻能去“借讀”;有的是公認的大學苗子,高考卻名落孫山。盡管今天他們已迷途知返,但由於走了彎路,已被同齡人遠遠甩在身後。其中的教訓,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

(3)“早戀”容易引發惡果

一般地說,中學生的戀情往往難於持久,在遇到挫折時,如情感轉移、爭吵、分手等情況時,易使心理脆弱的少男少女產生偏差行為,例如殉情、惡性報複、離家出走、患憂鬱症等等。去年初冬,沈陽某中學的一名男生因女友在升入高中後另覓“新歡”而與“第三者”決鬥,最後致對方死亡,本人亦因此走進了高牆電網。可見,真正理智的少男少女不應當輕涉愛河,為自己稚嫩的心靈套上沉重的枷鎖。

“早戀”無罪,卻常常傷人害己,為此,我們應努力避免它的傷害,及早走出情感的誤區。

“熱感情”須作“冷處理”。戀愛是最需要感情投人的,但越是發燙的感情越需要理智來參與。在春心萌動之時,你不妨這樣反問自己:他(她)究竟哪一點值得我心馳神往,他(她)果然如我想象的那麼好嗎?我們的關係能長久嗎?繼續下去將給我們的前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不要匆忙下結論,而要將感情“冷藏”一段時間,三思後再決定行止。

尋找新的感情寄托。一般而言,缺少父愛的女生和缺少母愛的男生最容易發生“早戀”行為,這是“移情”作用的結果。很顯然感情的缺失是需要補償的,但補償的對象卻未必就是異性。你可通過與老師的交往來寄托感情,還可以去幫助社會上的弱者,如孤寡老人、殘疾者,借此來宣泄驛動的心緒,找到情感的釋放口。這樣不僅可以鍛煉社交能力,也可以擴大視野,將個人情感升華為高級的社會情感。

列表分析,審慎抉擇。我們不主張生硬地壓抑自己的感情,因為隻有“疏通”才能“情達”,否則,隻能造成更深的情感困擾。當我們割舍不下、猶疑不定時,不妨借助“列表法”對心中的那個他(她)做一番審慎的比較與分析。在一張紙上,用一條豎線分作兩欄,左欄寫對方的每一條優點,力求窮盡。當把對方所有的優點都羅列出來之後,思維自然就會轉向相反方麵。於是,再把對方的缺點逐條寫進右欄。這樣,我們通過比較就能看清對方的真正麵目,並得到新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思維會受到一次錘煉,我們的感情也會變得成熟。

早戀的朋友,你不妨一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