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激發學習的靈感?(1 / 1)

�=�K''''�在心理谘詢中,常常聽到有的同學對自己經過艱苦努力,成績依然上不去的情況沮喪萬分,覺得自己沒有天賦和靈感。其實,據統計數字表明:90%的大學生均有一定的創造性的思維方法,而10%左右的大學生一方麵雖然苦於自己沒有靈感,也沒有創造性,另一方麵卻認為自己智商並不比其他同學低,內心很不服氣,心有餘而力不足,卻不知原因何在。

其實,靈感是跟創造動機和對思維方法不斷尋覓相聯係的,是以創造者對解決任務的方法不斷探索為前提的,它是創造者長期頑強勞動的結果。靈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心血來潮、靈機一動的產物,它是創造性思維過程中認識飛躍的心理現象,是以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在意識高度集中之後產生的一種極為活躍的精神狀態。這時人的思維會產生突發性的飛躍。

“靈感”表麵來看是偶然產生的,其實它是長期深思熟慮的必然結晶。當一個人長時間專心潛研某一問題時,這個問題就會在他的腦海裏驅之不散,揮之不去,成了他夢寐以求的懸念。大腦皮層就會形成一個相應的優勢灶,把原先掌握的全部信息緊急動員起來,使智力活動達到高潮。一旦受到某種刺激,就會象打開電鈕一樣,全部線路突然貫通,立刻大放光明。熱烈而頑強地致力於創造性的解決問題,是產生靈感的前提。靈感是長期積累、艱苦探索和在創造思維中作出積極努力的一種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統一。德國詩人海涅曾說過,他像首飾匠打金鎖鏈那樣精心地勞動著,等待成功。靈感出現以前,都有長期的知識準備和堅持不懈的探索。不進行艱苦的勞動和積極的探索,而把創造成功的希望寄托於靈感的到來,則無異於“守株待兔”。

靈感的產生需要外部條件,即外界刺激,觸景生情。或因外界某一刺激而受到原型啟發,或由於某種聯想而觸類旁通。靈感是突發的,飛躍式的。由於長期的積累,使創造者的智力活動達到白熱化程度,處於高度的應激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或因外界某一不期而至的刺激誘發,或因某種自由的聯想,或由其他思維的觸類旁通的機製,或由幾種主客觀因素的交織,忽然間把創造者的各種能力充分發揮出來,把智力活動提高到某一個嶄新的水平,這時,記憶儲存的材料重新組合,聯想高度活躍,思路接通了,問題便迎刃而解。美國發明家莫爾斯在發明電話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是遠距離傳播時信號衰減。他起先想采用放大原始信號的方法,但是沒有成功。有一天他搭乘驛車到巴爾的摩去,在旅途中發現,郵車每到一個驛站就更換拉車的馬,於是他產生一個想法:在電話線路沿途設置放大站,不斷放大信號。實踐證明這個方法可行,電話信號長途傳輸的衰減問題終於解決了。

靈感是在良好的精神狀態下產生的。如果一個人焦慮不安、悲觀失望、萎靡不振,疲勞煩躁和過分的自我否定,都是不能產生靈感的。寧靜清新的環境、恬淡閑適的心情、健康的身體、精力充沛常常是產生靈感的條件。在良好的心態和環境下,人的腦細胞積極活動、充滿活力、思路暢通、思維也比較敏捷。人在睡後、做夢、散步、聽音樂、閱讀時往往迸發靈感。懂得靈感閃現規律的人,在一個問題久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常常有意放一放、休息一下或換一種勞動方式,以誘發靈感。

綜合上述,靈感的激發,首先必須進行長期的準備性勞動;其次必須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問題上直至對問題達到沉迷的程度;再者必須擺脫習慣性思維的束縛,因為對問題長時間的專心研究常常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路;另外充分利用原型啟發,養成隨身帶紙和筆的習慣,保持樂觀而鎮定的情緒,均有助於靈感的產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