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夾縫中求生存,像雜草一樣堅強地活著(1 / 1)

進入2000年以後,快遞行業發展勢頭迅猛,王衛也抓緊機遇,帶領順豐一麵繼續擴大地盤,一麵提高順豐的服務質量,希望能在眾多的快遞企業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快遞業的迅速崛起,也讓更多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不少人依靠一間老舊的街道房屋,一部聯係業務的電話,一輛送貨的電動車,成立了夫妻或者兄弟搭檔的街道快遞公司。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小作坊式快遞店,給包括順豐在內的大型快遞公司帶來了不少麻煩。

這些快遞企業由於規模小、操作不規範、服務質量差等原因,導致人們對於快遞行業普遍抱有不信任的態度,嚴重損害了像順豐這樣負責任的快遞企業千辛萬苦建立起的一點點口碑。王衛為了贏取客戶的信任,為順豐製定了一係列詳細的規章製度。即使這樣,順豐的處境仍然非常艱難,這時的順豐就如同夾縫中的雜草一樣,為了生存不放棄任何的發展契機。

2007年9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發布了《快遞服務》標準。王衛意識到國家已經開始重視國內的快遞行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有專門的法律出現,所以他嚴格依照《快遞服務》標準的規定,在順豐內部進行大規模的業務整頓,希望能夠達到國家的快遞企業標準。通過一番企業內部優化之後,順豐不僅為即將出台的快遞法律做好了準備,也因此提高了順豐的快遞效率,降低了企業成本,並進一步擴大了市場份額。

在王衛治理順豐內部弊病的兩年間,新的《郵政法》也在緊鑼密鼓的製定中。2009年4月24日,修訂後的新《郵政法》頒布,這意味著順豐等快遞公司脫去了“黑戶口”的帽子,正式成為法律認可的企業。

快遞政策日益明朗之後,王衛勇敢地加大投資力度:他利用國家在土地方麵的優惠政策,在各大城市的航空港附近買下大量地皮,建立順豐的大型中轉場,進一步穩固和擴大順豐快遞網絡;同時斥資三億多購買了幾千輛運輸車;一些達不到國家標準,即將被取締的小快遞公司,王衛也大量收購,以至於現在整個內地除了青海和西藏,其他各個省市都有順豐的營業點。王衛依靠新《郵政法》頒布的有利形勢,大舉在全國攻城略地,穩穩地成為民營快遞企業中的領頭羊。

“夾縫”幾乎是每個創業者都曾經遭遇的困境,眾多競爭對手的擠壓、市場空間的縮小、消費者需求的轉變等都可能讓創業者嚴重受挫。但是成功的創業者,總是能夠像雜草一樣拚命吸收陽光雨露,尋找機遇,努力生存下來。

IBM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曾經遭遇接近崩盤的巨大危機。IBM幾度嚐試之後,立刻調整戰略,減少對美國企業市場的依賴,提高國際化,削弱經濟衰退對自身的影響,日益加強對新興市場的關注。雖然在轉型期IBM從老板到員工都非常辛苦,但仍然憑著頑強精神堅持到底,最終IBM成功轉型為一個以服務為主的綜合型IT企業。

2008年金融風暴時,百業蕭條。而IBM卻逆市而上,連續幾個季度獲得了令人吃驚的收入,以相對較小的代價躲過了這次大劫。IBM整個團隊在早先的危機中培養出來的頑強精神,讓它在這場危機的初始就獲得了勝利。

王衛和許多成功的創業者一樣,相信在逆境中隻有不斷奮進才能求得生存,才能有發展的可能性。創業者要知道,一個人最終能不能成功不在於是否具有聰慧的頭腦和超人的才華,而在於是否有堅持到底的意誌力。遇到困難不退縮,遇挫跌倒再起身,利劍百煉方成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