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普通的男子收派員背著沉甸甸的快件包往返於深港之間的時候,另一個男子,遠在千裏之外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正給學生們上英語課。誰也不會想到,十幾年後,他們一個成為了快遞行業巨頭“順豐速運”的掌門人—王衛,一個成為了電商龍頭“阿裏巴巴”的掌控者—馬雲。王衛的深居簡出和馬雲的高調布道大不相同,然而物流與電商的水乳交融注定了他們之間不可避免的交鋒。
早在2003年的時候,馬雲曾兩次在香港約見王衛,希望順豐能聯手阿裏巴巴。但是,當時的王衛忙於和申通、圓通等公司搶奪市場,一心隻想在快遞民營企業中殺出重圍,根本無暇理會馬雲。所以,王衛拒絕了馬雲的邀約。
2008年,順豐的發展勢如破竹,市場份額位居全國第二。為了進一步拓展業務範圍,王衛不得不重視越來越壯大的阿裏巴巴。於是,他奔赴馬雲的基地杭州,希望能叩響雙方合作的大門。有趣的是,這次,王衛遭到了馬雲的拒絕。當然,馬雲絕對不是出於對王衛的報複,一方麵阿裏巴巴的強大讓馬雲擁有足夠拒絕王衛的底氣;另一方麵,王衛的“順德派”模式並不符合馬雲的要求。
從拒絕到被拒絕,王衛和馬雲最後走向了競爭擂台。2011年,王衛開始將業務延伸到電子商務領域,采購、倉儲和配送一網打盡,而馬雲則聯合各大物流公司豪擲千金搭建中國智能骨幹網(物流地網),成立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企圖統領物流大軍。
兩人的步調似乎驚人地一致。
2013年,馬雲將阿裏巴巴5%的股份出讓給擁有國資背景的國開金融、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信資本和博裕資本等。之後,一向“埋頭做事”“不願上市”的王衛宣布將順豐速運集團不超過25%的股份出讓給同是國企平台的蘇州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中信資本。這似乎與順豐一貫的保守謹慎作風大相徑庭,更是與王衛堅持獨立運營的理念背道而馳。但王衛有自己的態度:“不會為了上市而上市,不會為了圈錢而上市。”在他看來,此次的融資完全是出於戰略性目的,隻是為了更好地拓展業務和優化管理模式,並不是為了圈錢。這樣一來,在與馬雲的對抗中,王衛無疑擁有了新的籌碼。
商場上的針鋒相對並不妨礙兩人的惺惺相惜。馬雲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他最佩服的人是能管理21萬名員工的順豐老板—王衛。事實上,“快遞”遠遠不是收件—派件那麼簡單,快遞行業的管理難度是業界公認的。原宅急送總裁陳平說過:“管理快遞這個平台的難度和複雜性,三天三夜都講不完。”而快遞物流谘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更是斷言:“即使拿出三十億,也無法在三年內砸出一個‘順豐’來。”
這個令馬雲也佩服的快遞之王,掌控著國內最強、最快、最大的快遞公司。順豐以驚人的速度創造出高達200億的年銷售額,並保持著同行中最低的服務投訴率與人員流動率,這樣的榮耀無疑是王衛管理手段的最佳代言。支撐物流的各種係統、技術以及機器隱於幕後,直麵客戶的是不確定性極高的快遞員,因為快遞員一個微小的情緒變化都會改變客戶對整體服務的直觀感受,而管理21萬名學曆較低、社會地位較低的快遞員絕非易事。這就好比是指揮一個看不懂五線譜的龐大交響樂團,稍有差池,便會嘈雜聒噪、不堪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