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靈魂不聽身體撒嬌(1 / 3)

1

“貴校的效率好高啊!”建平的網申第四天就收到回複了。我們再一次投入到維米爾大學的懷抱,她愉快地跟空氣打著招呼。

青青的草地,綺麗的花朵,攛踱的鬆鼠,砸在頭上的果子,個個生命都傳播著這所校園的活氣。陽光會拭幹地麵和植被上多餘的朝露;雨水會為幹渴的生命再次披上珠簾;昨年深秋入土為安的紅葉,潤育了今年春俏篤篤學步的新枝;百年之前名成卓就的莘莘學子,安利了今天嗷嗷待哺的我和建平。與喜愛的小夥伴並肩走在校園的感覺,真好哇!

“你的問題有答案了嗎?”猝不及防叫醒夢中人的也不總是鬧鍾,還可能是一位嚴刻上司。針對那四個問題,我有思考,通過它們,也不得不將思考範圍延展到了我生命中其他私人事項的規劃。

“首先,如果在組織和我都健康成長的前提下,我希望陪它走到我正常退休。其次,關於我的價值,以截至當前來看,我覺得我的職業能效沒有達到不可替代的程度,但就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來看,隻要做到持續生長,我就有機會成為不可替代,像你一樣。至於說我能幫助組織走多遠,我認為這個問題除了組織意願這個主觀因素外,更多的要看組織本身的命數。我能發揮我最大最全的能效就是我這顆螺絲釘的頂級造化了,我希望組織能帶我走到更遠的未來。”

這時候我明顯能看出建平對我的滿意,這份滿意我猜有一部分來自我答案的客觀和中庸,無緣無故的咄咄逼人和非此即彼,被楊建平列為劣等素質。而主要原因應該是其真實性,楊建平能接受任何事實,但對心口不一的合作夥伴,她不會給較多認真交流的機會。事不過三從來在她這兒不管用,一次之後,要麼實打實,要麼虛對虛,不要以為這麼耿直的靈魂裏容不得虛偽,假麵起來,楊建平能晃過任何人的眼睛。

“我能插一句嗎?”通常談正事時,她對交談對象投以的那份尊重,值得所有人學習。我頷首示意。

“從回答問題的思路,看得出來你思維方式的變化。記得以前你還在子公司的時候,交流的內容多半是技術和製度層麵,現在談話改從文化層麵切入了。”她瞅了我一眼,“這樣優秀的素質,很容易招嫉妒的,這是我的經驗。”

我笑笑,“但你好像沒心思去管理那些嫉妒吧。”

“對,沒心思浪費時間平複別人的嫉妒心。如果你的朋友不喜歡你太優秀,沒關係,你再加把勁,等你優秀到他們無論如何也夠不著時,他們就不再嫉妒了。嫉妒隻發生於身邊人、身邊事,你見過生活中哪位男士的假臉媳婦去嫉妒過李嘉欣嗎?”這張刻薄嘴不常展示功夫,一旦不加限製,很難不讓人氣出內傷。

話題跑偏了,建平又拉回到我們談話的主題,“不是說技術和製度層麵不談,而是要分清談話對象。跟你的平級和下級,交流技術和製度層麵的事情,可能對你們雙方的工作都有啟發意義,但是跟上級談話,一定要談文化層麵,讓領導了解你的思想狀況,合格的領導隻看方向和糾方向。作為下級,技術應該自學,製度應該自創。所以和上級談話,隻談文化。但是結束正式談話後,是可以針對任何問題進行私人溝通的。這不矛盾,這是職業素養。”

“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實我也正想就建平留給我的第一個問題向她請教,不是請教問題本身,是思考方式。“關於決策層和核心管理層結構的優勢劣勢,我想我需要討教一下思考方式,我不懂得如何著陸。”

“沒關係,我們一起來分析。”楊建平對一切真誠友善的討教從不鄙視,無關問題本身的難易程度。“我們平時總說,‘對事不對人’,你覺得這樣的操作對不對?”

“廣泛意義上來講,沒有大問題。”

“那你說‘以人為本’是什麼意思?”

“尊重人,提倡民主和人本主義,是科學的發展觀念。”我講了個扼要。

“哪個組織可以要求上下所有崗位在堅持‘對事不對人’的同時,又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呢?”出現頻率多麼高的兩個概念,我還從沒放一塊思考過。我愣了一眼,建平接著講,“沒有。有的矛盾是從娘胎裏帶來的,與任何人都沒有關係。在我看來,既要人本,又要對事,本身就是個大毛病,有點像婊子和牌坊的關係。可是這麼低劣的把戲怎麼可能存在於大型組織中呢?很正常,‘以人為本’是發展的綱領,屬於文化層麵的事情,而‘對事不對人’是製度層麵用來解釋規矩的公平性,及技術層麵用來平衡競爭關係恰當性的工具。這是台麵上。台麵下呢,它恰恰是掩蓋製度保留的不公平性及技術空缺的不標準性的權柄。”

建平停了停,好像在等待我的反駁,“如果我沒有表達清楚,你可以要求我換個更容易理解的方式重新闡述。或者有異議請立即打斷我。”

“暫時沒有異議,這種理論初看上去也很難有不同意的理由。但容我細嚼一下,我才能吃透,繼而才有可能品出點更深或不同的味道來。”我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它再一次砸中了我潛藏的腦洞。

“所以任何組織,越能把‘對事不對人’的規矩,研究並實施得符合‘以人為本’的規律,它的結構就越接近理想狀態;反之,不夠理想。”

“那比如……”我想問,又臨時收住了口,董事會不是我該打聽的範圍,她說不說是她的選擇,我問不問是我的素養。

建平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仿佛是一對靈魂舞者,語言又似一道奪目彩虹,二者珠聯璧合,總能共譜華章,同繪錦繡。“比如董事會吧,年初的時候頒布的製度,管半年,半年後可根據需求修訂。可用了三個月後,我發現那個製度我用著不順手,降低了我的工作效率,你說怎麼辦?”蠻久沒見她這副老油條的嘴臉了,還蠻新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