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前清光緒二十四年戊戌,因新政殉難的六君子當中,有一個瀏陽人譚嗣同,當就刑的時候,口號了一首絕命詩雲: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這首絕命詩,當時傳遍了全國,無人不知道,無人不念誦。隻二是這詩末尾那句“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話,多有不知他何所指的。曾有自命知道的人,說那“兩昆侖”,係一指康有為,一指大刀王五。究竟是與不是,當時譚嗣同不曾做出注腳,如今譚嗣同已死,無從證實,隻好姑且認他所指的確是這兩個。
不過在下的意思,覺得這兩人當中,當得起“昆侖”兩字、受之能無愧色的,隻有大刀王五一人。至於康有為何以夠不上“昆侖”兩字,不俟在下嘵舌,也不俟蓋棺定論,看官們大約也都明白,也都首肯。但是大刀王五是個什麼人,如何當得起昆侖兩字,如何倒受之能無愧色呢?在下若不說明出來,看官們必有不知道的,必也有略略知道而不詳悉的。這部書本是為近二十年來的俠義英雄寫照,要寫二十年來的俠義英雄,固不能不請出一位事業在千秋、聲名垂宇宙的英雄,作一個開場人物。然二十年來的俠義英雄,聲名事業和大刀王五不相伯仲的,很有不少的人,這便不能不就這部書中所要寫的人物和事實當中,揀一位年代次序都能與文字上以便利的開始寫來。大刀王五的事跡,又恰是年代次序都能與文字上以便利,所以單獨請他出來,作個開場人物。
好好的姓王行五,就叫做王五好咧,為什麼卻要加上大刀兩字呢?姓名上有了這大刀兩字,不論何人一聽到耳裏,便能斷定這人是一個會武藝的。從來江湖上的英雄、綠林中的好漢,無人不有一個綽號。綽號的取義,有就其形象的,有就其性質的,有就其行為的,有就其身份的,有就其技藝的。不問誰人的綽號,大概總難出這五種的範圍。
如今且借梁山泊上人物的綽號,證明這五種的取義來。曾讀過《水滸傳》的先生們,當讀那一百零八人綽號的時候,讀了“摸著天”和“雲裏金剛”這兩個綽號,必知道杜遷、宋萬二人的身量是很高的,“矮腳虎”王英是很矮的,“白麵郎君”鄭天壽是很漂亮的,“美髯公”朱仝,“紫髯伯”皇甫端,是胡須生得很好的。這種綽號,就是就其形象的取義。讀了“霹靂火”、“拚命三郎”兩個綽號,必知道秦明的性子最暴躁,石秀的性子最好勇鬥狠。這種綽號的取義,便是就其性質的。讀了“及時雨”,鼓上蚤“兩個綽號”,必知道宋江是個肯周濟人的,時遷是個當小偷的。這便是就其行為的取義。
至於就其身份的,如“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鬆、“船火兒”張橫、“浪子”燕青等等,很多很多,不勝枚舉。“雙鞭”呼延灼,“金槍手”徐寧、“雙槍將”董平、“沒羽箭”張清,“鐵叫子”樂和,“玉臂匠”金大堅,。都是就各人所長的技藝取義。
如今在下所寫的大刀王五,是和粱山泊上的大刀關勝一樣的。不論《水滸傳》上所寫大刀關勝的寫法,是一樣一樣的都模仿著《三國演義》上所寫的關雲長。關雲長使的是青龍偃月刀,關勝使的也是青龍偃月刀。青龍偃月刀是馬上臨陣的兵器,長大是不待言,所以人稱為大刀關勝。隻是這種大刀,因為關雲長曾用過,至今人都稱關刀,並不稱大刀。幾十年前的軍隊裏槍炮很少,大部分用的是蛇矛、刀、叉。這種刀在軍隊裏,也占相當的地位,卻不稱為大刀,也不稱為關刀。因為南洋器械中有這種刀,大家就稱為“南洋刀”。不是軍隊裏的人,不論如何會武藝的,使用這種的最少,為的是太長大,太笨重極不適用。但王五何以又得了這大刀的綽號呢?原來北道上稱單刀,也稱大刀,《水滸》上既有個現成的大刀關勝,一般人便也順口稱大刀王五了,其實就是單刀王五。
王五得這大刀的綽號,卻不尋常,很有些好聽的曆史,待在下慢慢的寫來。王五的名和字,都叫做子斌,原籍是關東人,生長直隸故城,生成的一副鋼銅鐵骨。小時候的氣力,就比普通一般小孩子的大,又是天賦的一種俠義心腸,從小聽得人談講朱家、郭解的行為,他就心焉向往。傳授他武藝的師傅,就是他父親的朋友,姓周,單名一個亮字。如今要寫王五的事跡,先得把周亮的曆史敘一敘。
周亮是保定府人,練得一身絕好的武藝,十八般兵器以內的不待說是件件精通,就是十八般兵器以外的,如龍頭杆、李公拐之類,也沒一樣不使出來驚人。周亮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就在山東、河南、直隸一帶,單人獨騎的當響馬賊。這一帶的保鏢達官們,沒一個不是拚命的要結識他。結識了他的,每一趟鏢,孝敬他多少,他點了頭,說“沒事”,便平安無事的一路保到目的地。若是沒巴結得他上,或自己逞能耐,竟不打他的招呼,他把鏢劫去了,還不容易討得回來呢!不過他動手劫的鏢,總是珠寶一類最貴重而又最輕巧易拿走的,笨重的貨物,再多的他也不要。那時有幾處鏢行裏,都上過這位周亮的當,打又實在打他不過,避也避他不了。各鏢行都心想我們既以保鏢為業,倒弄得要仰周亮的鼻息,我們孝敬他銀錢,他說給我們保,我們才能保,他說不給我們保,我們就真保不了,他反成了我們的鏢手,豈不是笑話嗎?於是大家要商議一個對付他的方法。隻是周亮的本領高到絕頂,聰明機警也高到了絕頂。幾家鏢行所商議對付他的方法,起初無非是要將他弄死,哪裏能做得到呢?三番五次都是不曾傷害得周亮毫發,倒被周亮用金錢鏢打瞎了好幾個有聲名的好手,弄到後來,差不多沒人敢和周亮交手了。周亮騎的一匹馬,遍身毛色如火炭一般的通紅,最容易使人認識的,就是全體的毛都倒生著,望去如魚鱗一般。據說那匹馬是龍種,日行六百裏,兩頭見日,並不十分高大。保鏢的達官們,遠遠的望見那匹馬,即知道是周亮來了。曾在他手裏吃過虧的,都望見馬影子,就棄鏢逃走了。周亮的威名越弄越大,保鏢達官們的膽量便越弄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