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身邊每一個可能的機遇(1 / 3)

洛克菲勒從石油中聞到了金錢的“氣味”,從而抓住了機遇的“裙裾”。作為新形勢下的人們,如何去捕捉機遇,機遇在哪裏,哪些情況又代表著機遇呢?想知道掌握機遇的簡便方法,不妨關注以下幾個方麵。

環境的變化會給各行各業帶來良機,通過這些變化,就會發現新的前景。變化可以包括:

(1)產業結構的變化;

(2)科技進步;

(3)通信革新;

(4)政府政策變化;

(5)經濟信息化、服務化;

(6)價值觀與生活形態變化;

(7)人口結構變化。

以人口因素變化為例,可以舉出以下一些機遇:

(1)為老年人提供的健康保障用品;

(2)為獨生子女服務的業務項目;

(3)為年輕女性和上班女性提供的用品;

(4)為家庭提供的文化娛樂用品。

隨著科技的發展,開發高科技領域是時下熱門的課題。例如,美國近年來設立的風險性公司,電腦占25%、醫療和遺傳基因占16%、半導體和電子零件占13%、通信占9%。但是,公司機遇並不隻屬於“高科技領域”。在運輸、金融、保健、飲食、流通這些所謂的“低科技領域”中也有機遇,關鍵在於開發。

機遇不能從全部顧客身上去找,因為共同需要容易認識,基本上已很難再找到突破口。而實際上每個人的需求都是有差異的,如果我們時常關注某些人的日常生活,就會從中發現某些機遇。因此,在尋找機遇時,應把顧客進行分類。如政府職員、菜農、大學講師、雜誌編輯、小學生、退休職工等,認真研究各類人員的需求特點。

有時,追求“負麵”反而會找到機遇。所謂追求“負麵”就是著眼於那些大家“苦惱的事”和“困擾的事”。因為是苦惱、是困擾,人們總是迫切希望解決,如果能提供解決的辦法,實際上就是找到了機遇。例如,雙職工家庭,沒有時間照顧小孩,於是有了家庭托兒所,沒有時間買菜,就產生了送菜公司。這些都是從“負麵”尋找機遇的例子。

☆關注社會熱點

洛克菲勒在石油熱中迅速地完成了原始積累。李書福、左宗申都是靠摩托車熱發的財。

孫震原是北京電視台的編導,1999年,北京電視台搞製播分離,孫震覺得這是個機會,就出資5萬元和另外幾名投資人合夥成立了北京東方友人經濟谘詢有限公司,不久便策劃出《洋話連篇》這一以室外情景喜劇教授中國人最實用的現代英語口語的方式。

別看如今《洋話連篇》風光無限,風行大江南北,甚至成了盜版的重點對象,可當初並不是這樣。與孫震合夥的幾個人做了幾個月就“撤夥”了,因為做了幾個月也沒見到收入,他們覺得這個事兒沒戲。誰知他們剛一“撤夥”,以出品教育軟件著名的洪恩軟件公司就找到孫震,提出以30萬元購買《洋話連篇》50集3年的使用權。孫震的第一桶金就是30萬元,而且時間僅有幾個月。

現在孫震當初的合夥人不知道是否後悔,不過從旁觀者的角度看,是挺替他們惋惜的。截至2002年1月,《洋話連篇》已在全國60多家省市電視台,包括17家衛星台同步播出。從2001年7月,中國教育電視台第一頻道也開始在晚間黃金時間段播放這檔節目。

孫震有一個統計,北京市每年有20萬人自費參加各種英語培訓,實際流水額在7億元左右。而據北京市教育局的統計,中國申奧成功,加入世貿組織後,北京的英語教育市場將會有20億元的市場份額,整個中國市場的英語教育蛋糕不下2000個億。現在孫震將《洋話連篇》精烹細做:製作並發行《洋話連篇》VCD及配套書籍,每年通過與出版社合作出版書籍和VCD,版權費估計就有大約500萬元;利用《洋話連篇》的知名度,開辦麵向特定群體、以口語為主的培訓班,從目前已開辦的班看,利潤率高達56%,每個培訓班的月收入達到50萬元;利用《洋話連篇》形成的無形資產,引資辦學,在全國建立加盟英語連鎖學校。

社會在不斷地發展,社會熱點在不斷地出現。對於有心者來說,每一次熱點的出現,都是一次極好的創業機會。

☆用創意之眼看世界

依據一項針對包括洛克菲勒在內的全球200位傑出創業家的研究,發現創意的來源主要有四方麵:

(1)對現有的產品與服務,重新設計改良;

(2)追隨新趨勢潮流,如電子商務與計算機互聯網絡;

(3)機緣湊巧;

(4)透過係統研究,發現機會。

一般而言,改進現有商業模式比創造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要容易。許多創業者都可以由過去任職公司的經驗中,發現大量可以立即改進的缺陷,包括未被滿足的顧客需求、產品品質上的瑕疵、作業程序上的不經濟,等等。事實上,大部分離職創業者的動機,多是認為自己能夠做得比原有公司更好,因此才有離職創業的念頭。

當一個新興產業出現之際,必然能夠提供許多創業機會,引發大量的創業熱潮。不過追隨新趨勢潮流的背後,也存在相當大的風險。因為,究竟這項新興產業的規模有多大,如何具體發掘潛在的顧客需求,這些似乎都還不確定。

當個人計算機產業出現時,曾引發大量的上下遊相關產品及服務的創業機會,但也並非所有的創業都能獲得成功。有許多追隨網絡風潮的創業者,曾經也遭受苦果。不過隻要這項新興產業確實具有前景,能掌握產業成長的時機並及時投入的創業者,大多最後還是能夠獲得成功。

有一些人將創意的產生歸因於機緣湊巧,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不過,研究創意的專家以為,創意隻是冰山之一角,沒有平日的用心耕耘,機緣也不會如此湊巧。無數人看到過蘋果落地,卻隻有牛頓能產生地心引力的聯想。所謂的機緣湊巧或第六感的直覺,主要還是因為創業者平日培養的敏銳觀察力。因此,他們能夠先知先覺形成創意構想。例如,在舊金山淘金熱形成之際,無以計數的人滿懷著美麗的憧憬奔向金山,李維公司創辦人卻“機緣巧合”地看到了供應堅固耐用的帆布這個商機。於是,他立即展開以帆布為布料製成牛仔褲的生產事業,把產品賣給上述眾多淘金客,從而成為日後創業的美談。

如果創意隻是依賴改良設計現有產品、追隨趨勢潮流以及機緣巧合等,其來源仍然相對有限。因此,管理大師杜拉克主張可以透過有係統的研究分析,來發掘可供創業的新創意。這種以科學方法進行係統化分析,進而產生大量創意,正是知識經濟時代社會創業活力的主要來源。

所謂經過係統研究分析,來發掘創業機會的做法,大致可歸納為6種方式:

一是經過分析特殊事件來發掘創業機會。例如,美國一家高爐煉鋼廠因為資金不足,不得不購置一座迷你型煉鋼爐,而後竟然出現後者的獲利率要高於前者的意外結果。

二是經過分析矛盾現象來發掘創業機會。例如,金融機構提供的服務與產品大多隻針對專業投資大戶,但占有市場七成資金的一般投資者,卻未受到應有的重視。這種矛盾顯示提供一般大眾投資服務的產品市場,必將極具潛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