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2 / 3)

大家心裏都覺納悶,高夫人不相信會讓她去南陽城邊,又問道:“你要我來還有什麼事?”

闖王說:“自然這事情少不得你。邢大姐她們接到左小姐,立刻送到你麵前,由你親自照料,不要委屈了她。”

隨即,他吩咐親兵們拿洗臉水,準備早飯,並吩咐飛馬去城外請軍師回營,同時讓高夫人帶著紅娘子、慧梅去旁邊一座帳中休息。這時天色已經大亮了。

紅娘子和慧梅在休息時互相詢問,都不曉得如何接左小姐,猜不透軍師有何妙計。可是她們在疑問中感到十分興奮,因為這個差使很有意思,而且接到了左小姐,確實將來大有用處,也算是她們為闖王立了一功。她們都望著高夫人,心想高夫人經驗多,許會猜到軍師的妙計。但是高夫人隻是搖頭,笑著說:

“我也不知道這宋矮子的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從葉縣城方向繼續不斷地傳來攻城的炮聲和呐喊聲,使她們渴望立功的心情更加興奮。後來紅娘子說:

“咱們不用猜了。馬上軍師就會回來,一切就會清楚的。”

果然,大家匆匆地吃過早飯,宋獻策也回來了。李自成留下宋獻策向高夫人等麵授密計,他自己帶著親兵和吳汝義、李雙喜等親將,向城邊奔去。臨走時候,他對宋獻策說:

“軍師,你要仔細把計策說給她們,要她們聽清楚、記在心裏,臨時隨機應變。”他轉向紅娘子和慧梅說:“不管如何,縱然會遇到一場混戰,你們不能使左小姐受傷。一定要保護她平安無事。接來左小姐才算你們立了大功,比你們殺死幾百官軍還重要!”

大炮聲已經停止了。將士們在輪流吃飯。南城外有一個小小的土城,先被義軍占領;北城外也有一個小土城,隨後也被義軍占領了。如今劉國能的人馬退守在磚城裏邊。因為他的人馬不多,一共不到兩千人,所以他沒有力量出城反攻。義軍中不時地有將士向守城的軍民喊叫,勸他們將劉國能綁來投降,可以免遭屠戮。有的將士站在南門外土城上對著磚城上喊叫,有的跑出土城,一直走到城壕邊喊叫。磚城上的百姓不打炮,也不放箭,有時看見劉國能的將士不在身邊,便伸出頭來看義軍將士,膽子大的還跟義軍將士搭腔說話。

劉國能知道自己身處危城,斷難突圍,決心死守。可是他也知道,百姓並不同他一心,所以他出了布告:有敢擅自勾引城外流賊的,全家斬首;同時嚴禁守城百姓同城外義軍說話。可是他的兵丁都害怕城內百姓有變,使他們死無葬身之地,所以當他們在城上發現有百姓與城外說話時,盡管不斷地斥罵,甚至以砍頭相威脅,卻並不真的動手。

李自成和羅汝才也並馬來到南門城壕外,呼喊劉國能答話。劉國能這時正在城上,不肯露麵。他的左右親將勸他答話,聽聽闖王的口氣,他說:“老子不同他說話。有什麼話可說呢?能戰就戰,不能戰就死,橫豎同闖賊已經沒有交情了。”

一個親將勸他說:“雖然如今各行其是,但我們都是延安府人,將軍同闖王又是結拜兄弟,同曹操也是,總還有一點舊情。也許他們還念點舊情,講點義氣。”

劉國能搖頭歎息說:“你們說的什麼傻話呀,嗨!自從我劉國能歸順朝廷,已經成為王臣,跟他們車行車路,馬行馬路,各行其是,涇渭分明,情誼早已斷絕,他們對我姓劉的還會講什麼義氣!”

一個親將說:“盡管如此,你並沒有坑害過他們。我們受了招安後,也沒有同他們打過仗,並無仇恨。”

劉國能冷笑說:“怎麼沒有仇恨?瑪瑙山那次作戰以後,我再不能同這般流賊講什麼交情了。雖說打的是張獻忠,可是曹操跟獻忠當時是擰在一起的,他們難道不記仇?”

又一個親將說:“可是闖、獻兩人素來不和,我們打了張獻忠,與李自成何幹?”

劉國能說:“你們真是糊塗!他雖然跟張獻忠不和,可是對我這樣效忠朝廷的人,他們卻穿一條褲子,恨我不肯再跟他們做賊到底。”

左右又說:“打瑪瑙山時,曹操雖跟獻忠擰在一起,可是後來又不和了,與李自成合了起來。曹操過去與將軍交情還不錯,今日我們有危急,他也許能幫忙說話。隻要他能使李自成暫緩攻城,我們就容易想出突圍的辦法。”

劉國能歎口氣說:“你們好不明白!曹操今日聽命於闖賊,受闖賊挾製,何能替我們說話?今日隻有死守,別無善策。城破之後,你們自便,我劉國能甘願以身殉國,做大明的忠臣,流芳百世。”說罷他向左右一望,把腳一頓,說:“趕快點炮!”

左右還在遲疑,劉國能大怒:“快點炮!”

李自成看見城頭上炮口移動,望了羅汝才一眼,將手一揮,要大家躲避,同時笑著說:

“果然不出所料!”

大家隨著他避到房屋後邊。他向大約相距二十丈遠的張鼐大聲下令:

“張鼐,開炮!”

城上的炮先響了,但隻打壞兩間房頂,未曾傷人。張鼐在夜間已經修好炮台,天明時打過十餘炮,將城樓打塌一半,城垛打壞數處。現在三座大炮同時點燃,向著城上打去。

劉國能在城上看見火光一閃,立即一揮手,要大家趕快散開,伏身躲避。炮彈又打壞兩個城垛,有一顆炮彈飛入城內,打毀一家百姓的草房,燃燒起來。

闖王命令停止打炮,免得誤傷百姓。

由南城外邊開始,義軍從四麵紛紛將響箭射入城中。響箭上係有闖王的“曉諭”,內容是這樣寫的:

闖王剴切曉諭,仰爾軍民遵行。限於兩日之內,焚香開門獻城。大軍秋毫無犯,保全一城生靈。義師進入葉縣,隻誅叛將國能。

城中百姓一聽見響箭聲音,就知道必有闖王的“曉諭”射進城來。凡是響箭落下的地方,立刻就有許多人跑去撿拾。盡管劉國能的士兵吆喝著“不許拾響箭!”但在葉縣城中,劉國能並無威信,誰也不肯聽從,爭拾響箭,傳閱“曉諭”,還把“曉諭”藏了起來。

官紳們都看到了這些“曉諭”,兵丁們也有人看到了。大家私下紛紛議論,無法禁止。因為葉縣同襄城是鄰縣,襄城投降的消息已經在昨天傳到了葉縣。大家聽說襄城知縣曹思正接到李闖王的“曉諭”之後,在縣衙門連夜召集士紳會商,紛紛主張投降,換取闔城平安,隻有舉人張永祺一個人不肯投降,聽其帶著家屬出城逃走。還聽說士紳們在討論是否投降時,有人拿出一部叫做《皇明通紀》的書,指出成化年間,劉六、劉七兄弟二人率領人馬來到河南,也是“曉諭”州、縣:投降者免攻。當時襄城表示投降,獻出一些騾、馬、糧食,果然一城保全,事後朝廷並不深責。大家又聽說,兩天前襄城向李闖王投降之後,闖王果然不派人馬入城。

城中紳民都願投降,到處紛紛議論,劉國能完全清楚。他召集幾位親信商議,大家不但都拿不出什麼主意,反而告他說,軍心也有些不穩了。有人甚至用委婉的話勸說他出城投降,認為李闖王不會加害於他。劉國能命親信們退出,一個人留在屋中,反複愁思,想不出好的辦法。城外又在打炮了。他不禁頓腳長歎,繞柱彷徨,自言自語說:

“唉,沒料到我劉國能竟落到這個下場!”

將近中午時候,城中官紳父老來到轅門求見。劉國能將大家迎進議事廳中。今日廳中的情景與往日大不相同。兩三個月前劉國能初到葉縣,將他的副總兵衙門設在這裏,那時廳中好不威風。僅僅十天以前,劉國能在這裏召集官紳,會商加固城防事宜。會後酒宴,賓主盡歡。當時大家認為李自成暫不會來,且喜劉國能帶來了兩千人馬,葉縣可以無虞。官紳們談笑風生,盛稱他的部伍整肅,地方倚為長城。然而曾幾何時,局勢突然一變,今日大廳中一片愁眉苦臉,氣氛沉重,好像就要破城的樣子。

大家坐下以後,一個為首的士紳先說道:

“現在一城官紳父老來見大人,不為別事,隻是為請大人設法保全一城官紳軍民的性命。”

劉國能心中明白他們的來意,卻故意說:“本鎮正在竭力守禦,準備與流賊死戰,這就是為的保全一城官紳百姓的身家性命。”

另一位士紳說:“死戰決不能取勝,守城斷無把握。如若堅守,不但不能保全官紳百姓性命,反而將遭屠城之禍。將軍可曾想過?”

劉國能慷慨激昂地說:“我什麼都想過。我身為王臣,又為大將,絕無投降之理,我所想的隻是如何堅守,如何死戰,其他概不過問。”

有一位士紳年紀較大,原是本縣有名的一位舉人,也做過外縣教諭的官,如今回家住在城中,聽了劉國能的話,很不以為然,問道:

“將軍獨為自己的一個忠字著想,可曾為全城百姓的身家性命著想乎?”

劉國能無言對答,隻是歎了一口長氣,說:“我身為武將,隻有三個字,在我心中。”

舉人問:“哪三個字?”

劉國能說:“不怕死。”

另一位士紳馬上憤憤不平地說:“單有‘不怕死’三個字不夠,應該還有三個字:‘愛百姓’。”

劉國能說:“我因為愛百姓,所以來到這裏。駐守葉縣後,士兵從不敢騷擾百姓,這是各位都看到的。”

有位士紳說:“昨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將軍來到這裏,確實不怎麼騷擾百姓。但今日不同於昨日,今日或降或戰,必須決定。降則一城保全,戰則滿城屠戮,將軍到底如何想的?”

劉國能說:“我看葉縣可以久守,闖賊決不會逗留此地過久。”

知縣張我翼本不想多說話,可是現在士紳們已經同劉國能衝突起來,他也不得不說道:“請將軍三思,目今人無固誌,孤城無援,斷無不破之理。我也是朝廷命官,承乏來此,守土有責。將軍對朝廷具有忠心,難道我就沒有忠心麼?我也是進士出身,幼讀聖賢之書,受孔孟之教,這忠君愛國幾個字自幼就牢記心中。然而,然而,現在一城百姓都在等待我們做出決定,安危係於將軍一言。如果將軍和我能從百姓著眼,暫時投降,救了百姓,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劉國能冷笑說:“縣父母既然也有投降之念,我不敢奉勸你不投降,可是你也應想到,你是身蒙國恩、食皇上俸祿的人,日後你如何對待皇上?縱然百姓體諒你,國法豈能體諒你?”

張我翼說:“前日襄城已經投降了。襄城知縣曹思正順從士民之意,向李闖王投降,獻出騾馬糧食,遂得一城保全。我想此時應當通權達變,不能死守一個忠字。闖王人馬退走之後,我們仍然為朝廷守土,豈不兩全其美?”

劉國能搖頭冷笑:“恐怕到那時你就悔之晚了啊!”

正在爭論不休,忽然有人送進來闖王的第二次“曉諭”。有一個堅決主張投降的陳姓士紳,不顧劉國能和知縣在場,首先把“曉諭”搶到手中,看了一遍,臉色大變,大聲說道:

“各位不必再爭,請聽我念一念!念一念!”

眾士紳紛紛嚷道:“快念!快念!”

於是姓陳的士紳手指微微打顫,捧著李自成的“曉諭”,大聲念道:

本帥救民伐罪,恫瘝無辜百姓。

再次曉諭爾等,提前明早破城。……

大家不等他將“曉諭”念完,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說:“哎呀,明早就要攻城!原說限兩天,如今隻限一天了!”另一個說:“哎呀,這怎麼好!這怎麼好!”又一個喃喃地低聲說:“恫瘝無辜百姓,還要提前攻城!”……姓陳的士紳接下去念道:

速議開門出降,保爾雞犬不驚。

國能如肯歸順,依例寬大優容。

前罪一概不問,望汝效忠立功。

念完之後,大廳中鴉雀無聲,大家麵麵相覷,後來目光都集中到劉國能的臉上,等待他說話。劉國能仍存著僥幸心理,認為李自成原限兩天投降,忽然減去一天,必是左良玉的人馬來救南陽,使他不敢在此逗留過久,他既然不會久留葉縣城外,還是以齊心固守為上策。可是劉國能剛剛把這些想法說出,姓陳的士紳立刻駁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