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紛紛叫好,還說:“不愧是高舅爺的親兵!”稱讚聲還沒絕口,那位英氣勃勃的少年趨前一步,童音琅琅地說:
“總管、尚爺爺、小鼐爹,我爸爸已經知道杆子嘩變的消息,命我把家中的十八個沒害病的親兵帶來老營。不管我闖王二爺派誰領兵去石門穀,我都聽從指揮,與賊決一死戰。我爸爸還說,我若違反軍紀,該斬則斬,該打則打,請千萬不要輕饒。”
張鼐伸手抓住少年肩膀,大聲叫道:“好啊,小來亨,真有出息!”
穀英接著說:“不愧是將門之子!”
人群不住稱讚李來亨,形成一片嘖嘖和嗡嗡之聲。老神仙被大家的赤誠忠心感動得滿眶熱淚,鼻孔發酸,忘掉了他應該勸眾病號回家休息,猛然把腳一跺,大腿一拍,大聲說:
“事到如今,隻有趕快鎮壓叛亂才能夠保住商洛山。等闖王回來,我同你們一道上陣!”
他的話音剛落地,有人在二門外叫著“闖王回來了!”同時一陣紛亂的馬蹄聲來到了老營門外。大家嗡一聲轉過頭去,讓開中間一條路,等候著闖王進來。
當李自成在路上乍聽到石門穀事件以後,心中怒火高燒,恨不得把老營中所有能夠出戰的將士,包括孩兒兵和各家親兵,立刻集合起來,由他親自率領,連夜出發,馬踏石門穀,痛懲無義賊。他還想過,趁官軍尚未進攻,立刻改變作戰方略,從白羊店暗暗抽回一半人馬,先撲滅石門穀的叛亂,再回頭對付官軍。但是一路上他反複考慮,愈考慮愈覺得使用兵力去平亂是個下策。那樣辦,第一,在時間上會遲誤;第二,會使石門穀的杆子更容易被官軍勾去;第三,白羊店一旦空虛,會給鄭崇儉可乘之機;還有第四,在目前宋家寨與官軍勾結好要襲取老營的情況下,老營的人馬一個也不能調開。想著想著,他完全放棄了剛才的打算,另外想別的主意。直到他進了寨門,新主意尚未想出,隻是他的心情已經冷靜下來。
回到老營的大門外,自成看見草地上有一支人馬整裝待命,一部分將領家中的親兵也已集合,而且仍在陸續趕來。他沒有看見孩兒兵的隊伍,但是在蒼茫的月色中看見全身披掛的小羅虎急急地向老營的大門走來。他剛跳下馬,羅虎已經來到麵前,神氣英武,口齒流利地說:
“啟稟闖王,童子軍早已奉命準備停當,隨時可以出戰。”
“奉誰的命?”
“奉代理中軍張鼐哥哥的命。”
“你現在來做什麼?”
“聽說各位將領都帶病前來請戰,我也來老營請戰。”
李自成沒有說話,大踏步走進老營。一進二門,看見上房門裏外果然擠滿了帶病的將校,群情激動地等候著他的歸來。他的情緒突然沸騰起來了。用兵力去撲滅叛亂的念頭又一次在腦海中盤旋。他進了上房,轉身對著大家,一手按著劍柄,沒有馬上說話,憤怒和殺氣騰騰的目光在大家的臉上慢慢地掃了一轉。人們以為他就要下令出征,屏息注目,氣氛十分緊張。可是他遲遲不做聲,又用眼睛把大家掃了一遍。當他的眼光同吳汝孝的焦急的眼光遇到一起時,他趕快回避開了。穀英見他不說話,趨前半步,大聲說:
“闖王,事不宜遲,請趕快下令吧!”
吳汝孝跟著說:“請快下令,我也要帶病前去!”
許多聲音同時請求:“請趕快下令!”
自成明白,在這千鈞一發的危險時刻,一步棋走錯就會全盤輸掉,所以他盡管非常憤怒和激動,卻不肯馬上下令。他向大家揮揮手,竭力用平靜的聲音說:
“都不要急。我馬上就要下令。你們都到廂房去,等候命令。”
人們大部分都擁向西邊廂房,隻有穀英和少數幾個將領退出上房後不肯離開,站在天井中等候。吳汝孝連上房也不肯離開,等闖王又向他揮揮手,他才出去。如今上房中除闖王自己外,隻剩下總管、醫生和張鼐。闖王向他們看了看,然後單向總管和醫生問道:
“你們看應該如何決定?”
任繼榮回答說:“事到如今,別無善策,少不得同他們動動刀兵。隻是,咱們老營的兵數太少,必須立刻從白羊店調回幾百精兵才行。”
闖王轉向醫生,用眼光催促他發表意見。
老神仙慢慢地說:“倘若能不用武,當然是最好不過。隻是我一時想不出不用武能夠平定叛亂的上策。”他稍微低頭沉吟一下,又抬起頭來說:“闖王,是不是可以這樣辦:你一邊調兵,我一邊先去石門穀走一趟?”
闖王的眉毛一聳,眼睛裏閃出疑問的神色,但未做聲。醫生望望他,覺得自己的主意可能被采納,接著說:
“吳汝義畢竟年輕,也許怪他沒有把你闖王的意思說圓,自己先動火,把事情弄崩了。我去一趟,用好言撫慰,說不定會使大事化為小事。”
“……”
見闖王慢慢地轉著眼珠盤算,仍不做聲,醫生又說:“半月前我去石門穀看病,在那裏住了幾天,同幾家杆子的大小頭目都見過麵,也治好了不少人。不說他們得過我的濟,隻憑我是你闖王的好朋友,又有這一把花白胡子,在全軍中還受尊敬,說出話來也許能打動他們。”
闖王搖搖頭說:“不,沒有多大把握。我不能既丟掉李友和吳汝義,又把你老神仙賠了進去!”
李自成說過這句話,背起手來,臉色鐵青,緊閉嘴唇,低著頭,慢慢地走來走去。尚炯和自成的親信將領們都知道,從前每次逢到較難解決的大事,他如果不同意別人的意見,總是這樣焦灼地低著頭走來走去,走過一陣之後準定會拿出新鮮主意,立刻就霹靂火閃地行動起來,決不遲延。如今看見闖王的這種神情,站在屋內屋外的人們都肅靜地望著他,等候著宣布決定。除了闖王的輕微而緩慢的腳步聲音外,什麼聲音也聽不見。那些在西廂房中等候的人們知道這種情形,也登時啞默靜悄了。當闖王轉身時,不知怎的,他腰中掛的花馬劍嘩啦一聲躥出來三寸多長,隨即吧嗒一聲落進鞘中。李自成自己沒注意,繼續在邊走邊考慮問題。可是這件極其偶然的小事竟使別的人都吃了一驚,認為這是他要親自出征和手斬叛逆的先兆。尤其是穀英等幾個站在上房門外的將領,他們不經常隨侍闖王身邊,隻聽到軍中傳說闖王的花馬劍“通靈”,夜間拔出來,往往有一道異光上射鬥、牛之間,凡是懂得望氣的人們都能看見,而往往在闖王要親自出戰或有刺客來近之前,這把花馬劍會連著發出嘯聲,還會跳出鞘外。如今這個偶然小事件使他們不能不暗暗地興奮鼓舞。
尚炯的建議雖然被闖王拒絕了,但是這個建議卻給了李自成一個啟示:打算自己單身前往,不動一槍一刀而平息叛亂。這事自然要冒風險,倘沒有太大把握,不但去了白搭,反而他自己有性命危險,甚至會被叛賊出賣給官軍,換取高官重賞。總之,此一去,成則可以救出吳汝義、李友以及一百多個弟兄,可以使商洛山中全盤棋危而複安,不成則不堪設想。在很長一陣,他在心中反複盤算,估計此去究竟有多大風險和多大把握。有時他想丟掉這個新主意,但是這個新主意很有吸引力,實在丟不掉。在他幼年讀私塾時候,他常聽先生同別人談到米脂縣郭王廟的來曆時,講起郭子儀單騎見回紇的故事,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裏,使他多年來對這位有名的古人十分欽敬。崇禎八年正月間向鳳陽進兵時,路過穎州,在一個大鄉宦的府第中盤了一宿,弟兄們拿家具和字畫烤火,被自成看見,隨手拾起一件,打開一看,是個手卷,上邊畫著許多人物和戰馬,似是番王和番將打扮的一群人向一個老將下跪,而這位老將去掉銅盔,露出白發。畫上題著“免胄圖”三個較大的字,用較小的字又題著“仿龍眠山人筆意”。畫家沒有落款,隻有兩方圖章。他不識篆書,所以不知道畫家是誰,隻見紙色古老,裝潢十分講究,想著必是出自名手。在燈下看了很久,他恍然明白這畫的正是郭子儀單騎見回紇的故事。他把手卷交給一名親兵放在馬褡子裏。後來這個親兵同戰馬一起陣亡,畫也失去,但是畫中郭子儀的英雄氣概卻常常浮現在他的眼前。現在當他盤算著是否可以不動刀兵平息石門穀的叛亂時,不由地又想起來郭子儀的故事,得到不少鼓勵。他仔細想了幾股大杆子的內部情形,良莠不齊,更不是坐山虎一個人說了算數。不但竇開遠和黃三耀為人比較正派,平日對部下約束較嚴,同坐山虎是兩條路上的人,而且那個自號鏟平王的丁國寶雖然隻同他見過一麵,也給他留下了比較好的印象,不應該死心塌地跟著坐山虎叛變。他也不相信,坐山虎手下的幾百人都跟坐山虎一樣不可救藥,其中必有不少願意回頭的人,隻是在坐山虎的挾持下沒有辦法。此時李自成還不知道坐山虎已經同藍田的官軍搭上了手,但是他猜想到這個壞蛋既然挾眾鼓噪叛變,必然會投降官軍。反複思忖,他認為必須搶在官軍進攻石門寨和坐山虎攻破大廟之前趕到,用霹靂手段將叛亂鎮壓下去,除掉坐山虎及其親信黨羽,使石門寨危而複安。想著那些杆子的內部情形,也想了自己平素同眾家杆子的關係,以及自己的威望等等,他下定決心了。他停住腳步,轉身對尚炯和總管說:
“這麼辦吧……”
他的話剛開頭兒,雙喜的一名親兵匆匆地走進老營,直到上房的門檻外邊站住。這個親兵名叫王鐵牛,才隻十六歲,聰明伶俐,不久前從孩兒兵營中提出來跟隨雙喜。他睜著一雙水漉漉的大眼望著闖王,急急地說:
“稟闖王,雙喜小將爺差我來稟報軍情:現今杆子們仍在圍攻李友將爺,廟中無水,情勢十分危險。吳中軍給叛賊關在一間小屋裏,尚未被害。杆子們揚言說:要等龜孫們攻破廟院,擒住李友將爺,拿他和吳中軍的頭祭奠給李友將爺殺死的杆子頭目。”
闖王問道:“這些消息確實麼?”
“回闖王,這些消息是吳中軍的一個親兵向雙喜小將爺稟報的,十分確實。”
“這個親兵在哪裏?他怎麼逃出虎口的?”
“聽他說,他暗中掙斷繩索,一腳將看他的賊兵踢翻,奪得一把寶劍,又奪了一匹戰馬,逃出山寨。雙喜小將爺見他身帶重傷,將他留在大峪穀,派我回來。”
“難道竇開遠和黃三耀也在圍攻李友麼?”
“聽吳中軍的親兵說,他們兩人不肯叛變,可是黃三耀臥病在床,竇開遠一個巴掌拍不響,手中兵力弱,壓不住眾家杆子。挾製眾人嘩變的是坐山虎劉雄,給李友將爺殺死的是他的把兄弟,也是他的二駕。”
聽了王鐵牛的稟報,李自成更加決心立刻去石門穀,免得大廟被攻破了局麵將變得不可收拾。他吩咐鐵牛出去休息,但馬匹不要卸鞍。隨即,他望著穀英說:
“子傑,叫大家都來吧。”
所有的將校立刻擁擠在上房門口。羅虎和李來亨也站在人堆後邊。大家想著闖王決定要討伐杆子,所以都竭力向前擠,把一部分人擠到門檻裏邊。李自成用冷靜的聲調對大家說:
“我已經有了平定叛亂的好辦法。你們都安心回去休息吧。”
吳汝孝說:“闖王,派什麼人前去平定?”
“我自己去。”
“部隊呢?”
“自然有部隊。”
“部隊在哪裏?從南邊抽調麼?”
“部隊在石門寨的大廟裏,也在眾家杆子裏。”
“闖王!你帶的人馬少了不行,還是叫我們帶著各家的親兵都去吧。”
眾將校紛紛嚷嚷,請求同去。羅虎著了急,加上李來亨推了他一把,他就從人群背後踮起腳尖高聲請求:
“闖王,孩兒兵早已準備停當,願意前去!”
對眾將校和羅虎的慷慨請戰,自成十分感動,但是他胸有成竹,對大家揮手說:
“都不要再說了,我做主帥的自有安排。都走吧,安心休息!”
眾將校後退幾步,站在天井裏不肯走開。自成明白,倘若大家不離開老營,他就別想單獨往石門穀。想了一下,他走到門口,重新把手一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