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聽了哈哈一笑:“流賊自陷絕境,今日一戰成功,奪取燕京就不會再有大戰了。吳三桂,你準備指揮作戰去吧。”
吳三桂離開了多爾袞,率領親兵親將出了西羅城,前往石河東岸。
當多爾袞站在西羅城較高地方瞭望戰場的時候,大順軍將士們已經飽餐完畢,開始以紅瓦店為中心,在石河西岸布陣。李自成帶著軍師,先到紅瓦店,同劉宗敏談了一下。又將李過叫來,問他們決定如何布陣。
劉宗敏說:“夜間探馬從海邊回來,說仿佛看見有很多燈火從東向西,可能是吳三桂運送一部分人馬從秦皇島登陸,從南海西岸過來,所以我們要分出兩三千騎兵,駐紮在靠近海邊兩三裏的高處。倘若海邊有事,立即進剿;倘若紅瓦店一帶吃緊,就馳援紅瓦店。他們又說昨夜寧海城一帶人喊馬嘶,又添了不少人馬。倘若吳三桂想從南邊包抄我軍,有這兩三千騎兵,也夠應付。”
李自成望望宋獻策,說:“從此山到海邊,到處部署兵力。兵分則力弱,這是兵家所忌,如何是好?”
宋獻策說:“我也為此擔心。但是看來胡人大隊已經來到,不然寧海城那裏不會整夜人喊馬嘶。若是真的胡人大隊來到,與關寧兵合力對我,敵眾我寡,容易受敵包圍,不如此布陣,怕也不行。”
李過小聲說:“我擔心唐通會投降敵人,所以不得不在二郎廟山腳下多部署了一千多步兵,以防唐通勾引敵兵從九門口過來。”
李自成心中暗想,如今情況不明,敵勢甚強,尚未開戰,已經受製於敵,差不多敗局已定!但是勢已至此,隻有撐過今日,晚上退走。
他同宋獻策回到老營,在離老營二裏處的高崗上觀望。看見關寧兵正從西羅城和寧海城向石河灘上前進,旌旗飄揚,部伍整齊。他想同宋獻策談一談,但是看見宋獻策也正在注目向敵人遙望,便不說話了。
這時多爾袞也在西羅城上觀看大順軍的布陣。他覺得大順軍將人馬從北山一直布到海邊,兵力分散,更容易被他和吳三桂的人馬從中間突破,逐個包圍起來。他心中對於勝利更有把握了,特別是他分別埋伏在西羅城北邊和南邊的兩萬多精銳騎兵,李自成似乎絲毫也沒有覺察。他相信按照他的指揮,就靠這兩萬多騎兵衝入敵陣,也可將敵人殺得一敗塗地,說不定連李自成都很難逃脫。於是他下了西羅城,在一棵樹下邊將滿蒙漢各帶兵的王、公、貝勒、貝子、固山額真以及尚可喜、耿仲明等漢族降將,都召集到麵前,對他們說:
“流賊李自成已經橫行了很久,你們今日打仗不可輕敵。我看他的陣勢,從北山到海邊,兵力擺布太寬,首尾不能相顧。我軍兵力不要分散。如此這般……”他用馬鞭子指著,部署兵力:“關寧兵先出陣對敵,殺得敵人銳氣挫敗的時候,大清兵出動,必獲大勝。你們用力破賊,大事就成功了,不要違背我的節製。”
他說完後,麵前一片聲地“喳!喳!”
太陽升高了,雙方鼓聲震地。但是天色昏黃,且有霧氣。過了片刻,宋獻策略微抬頭,看見太陽越過山海城的西門城樓。太陽仍然不很明亮,下邊有紅色雲朵,上邊有光芒。他想起來書上的四句話:“日出光芒,進退則凶;敵意提防,主將折殞!”心中大驚,正想再次勸李自成脫離戰場,但是雙方戰鼓敲得更凶,聲震大地,廝殺開始了。
吳三桂的關寧兵比昨天增加了很多,作戰十分凶猛。大順軍因為今日這一仗關係重大,又有聖駕督戰,也都拚死向前,毫不氣餒。戰場以紅瓦店為中心,互有進退。李自成得到稟報:劉宗敏腿部中箭,仍在馬上指揮。李過馳救紅瓦店,被一支騎兵截住。大順軍已有很多將領死傷。吳三桂的人馬雖也死傷很重,但倚仗人馬多,仍不後退。
李自成害怕劉宗敏有失,縱身上馬,抽出花馬劍,向背後吩咐:
“李強速赴老營,李雙喜率領三千騎兵,隨我衝陣!”
宋獻策猛一跳,抓緊烏龍駒的轡頭,說:“陛下不要去,請在此稍等片刻。”
李雙喜已經上馬,大聲說:“請陛下在此稍候,由我同二虎去殺敗敵人。”
李自成看一眼李雙喜,點一下頭。李雙喜和劉體純趕緊各率所部騎兵,大約三千左右,馳往紅瓦店,衝入敵陣。敵人正在漸漸得手,忽然經此生力軍猛衝猛殺,紛紛敗陣。劉宗敏、李過指揮的大軍,乘此機會與生力軍彙在一起,呐喊著向敵人反攻,真正是以一當十,銳不可當!
剛把敵人趕過石河灘,忽然從海上刮起一陣狂風。這狂風起得那麼猛,刮得那麼凶,頓時天色昏暗,飛沙走石,日色無光,雙方都不能夠再進行作戰,暫時收兵。鼓聲也停止了,呐喊也停止了,馬蹄聲也停止了,隻有狂風呼嘯的聲音。宋獻策認為此風甚異,不可大意。他請李自成傳令各營,嚴陣以待,小心風過後,敵人重來反撲。
過了大約一頓飯時候,大風漸小,慢慢停了。敵陣上大聲鼓噪。宋獻策聽見他們除大喊“殺,殺”之外,還有許多人齊聲呼叫:“哇!哇!”他知道這是滿洲話的“殺”,不覺心中大驚;但“哇”與“殺”二音相近,又疑惑自己聽錯了。
風完全停了,關寧兵和清兵三次鼓噪以後,同時出動。李自成看見新出現的騎兵旗幟、帽子顏色與關寧兵不同,心中大驚。正在繼續觀望,忽然有一騎兵從紅瓦店飛奔而來,向他稟報:
“韃子兵來了,大將軍請皇上速避!”
宋獻策也驚慌地說:“果然是韃子兵,請聖駕速走!”
這時石河西岸,大順軍被分割成多處,到處都發生了混戰,幾處大順軍的營壘已被敵人衝破,但混戰並沒有停止,也沒有一處潰退。李自成對一個親將說:
“火速向大將軍和李過將軍傳令,大軍且戰且退!”
親將剛走,李自成一眼看見劉宗敏被敵人重重包圍,而李過也在苦戰,已經不能與劉宗敏會合一處,仍然揮劍狂砍,拚死向敵人反攻。
有人來報:李雙喜殺了回來,說劉體純身負重傷。又有人來報:幾位將領陣亡,穀英負傷。宋獻策勸李自成速走。李自成知道戰局已經不好挽回,對雙喜說:
“雙喜,你率領兩千騎兵,去救出首總劉爺。”
雙喜說:“聖駕左右需要騎兵保護,兒臣隻要一千騎兵就行。”
說罷,雙喜率領一千騎兵飛奔而去。
宋獻策催促李自成速走。
李自成又向戰場望一望,策馬而去。
此時敵人好像已經注意到小崗上的動靜,派了兩千名騎兵追來。宋獻策對李強說:
“李將軍,你保護聖駕,趕快退走。”
他又吩咐左右將領說:“你們帶著太子、永定二王、吳襄等人,跟我退走,不要讓他們落入敵手。”
劉宗敏第二次受了傷,不能騎馬,躺在士兵們從農家找來的長桌上指揮突圍。盡管他流了很多血,身體衰弱,但仍然十分沉著,而且英勇。兩千騎兵擺成方陣,保護著他,一麵苦戰,一麵退走。雙喜破圍而入,請劉宗敏速退永平。劉宗敏已抬不起身來,在長桌上問道:
“聖駕可平安麼?”
雙喜回答說:“聖駕平安,已經往永平去了。”
劉宗敏說:“好,好,那我就放心了。”他又向周圍將領說:“趕快殺出去,保衛聖駕要緊!”
雙喜帶來的一千騎兵隻剩下大約八百人。這是精銳的老營親軍,由他率領著在前開路,所向披靡。他們保護著劉宗敏脫離重圍,且戰且走,方陣始終不亂。敵人屢次衝擊,破不了方陣,於是不再死追,轉向別處殺去。
在混戰中傳達撤退的命令很不容易。分散在石河西岸的許多將領都不知道李自成有這道命令。大順軍軍令素嚴,不奉令死不撤退。在眾寡懸殊、敗局已經定了的情況下,隻見大順軍一團一團,一隊一隊,各自為戰,拖住了大部分敵人,但是自己死傷很重。紅瓦店附近二三裏內,到處死屍縱橫,血流成河。
在諸將中,李過平日軍令特嚴,兵也最有訓練,所以他周圍同樣死傷慘重,但是還保存下三四千騎兵,固守營壘,敵人攻他不動,幾次呐喊著向他進攻,如同碰到一堵牆上。他拖住敵人大部分兵力,使他們不能全力進攻劉宗敏。後來看到劉宗敏突圍走了,他才下令撤退。同時他明白撤退的命令達不到各處正在混戰的部隊,又下令鳴鑼。
他剛剛開始撤退,雙喜來了,大叫:“大哥速退!速往永平護駕!”
李過問:“雙喜,聖駕走遠了麼?”
“大約有二十裏路了。”
“好,趕快出水,趕往永平!”
李過在急忙中說出了“出水”二字,這是早已不用的黑話。雙喜也不覺答了一句:
“快出水,到永平護駕要緊!”
他們合兵一處,殺出包圍,打算與劉宗敏會合一處。但是已經看不見劉宗敏的去向。正走著,聽見西北有一片殺聲,正是剛才李自成立馬觀戰的地方。雙喜對李過說:
“大哥,你快走,我去將那支被敵人圍困的人馬救出來!”
他身邊隻剩下五六百騎兵了,而敵人有兩千多人。但他一心要救出將士,沒有一點畏懼,呐喊一聲,衝入敵騎包圍的垓心,才看見是李強被圍。李強身邊隻剩下幾十名騎兵,仍在左衝右突,拚死廝殺。他已經負傷,血流滿麵,力氣漸漸不支,看見雙喜來到,大聲說道:
“雙喜,要拖住敵人,使他們不能夠追趕聖駕!”
雙喜說:“強哥,聖駕已經走遠了,你趕快隨我出水!”
正在這時,李強的背上又中了一刀,栽落馬下。雙喜率領著他的五百將士同敵人混戰一陣,僥幸突圍出來,人馬死傷大半。走不多遠,有一條深溝擋住去路。雙喜回馬再戰,身邊將士已剩下不到二十個騎兵。追他的是吳三桂的部隊,已經知道他是李自成的養子李雙喜,喊著要捉活的,像潮水般步步逼近。雙喜已經箭無一支,劍鋒也缺了,而且手臂中了一刀,流血不止。他望望身邊將士,說道:
“我既不能再戰,也不能給敵人捉去,你們趕快各自逃生吧!”
他又轉向西方,說道:“父皇,兒今生不能再跟隨父皇左右了。死後我的鬼魂仍將盡忠護駕!”隨即揮劍自刎。
他的將士們眼看無路可去,紛紛自刎,從馬上倒下。也有人拚死衝向敵人,亂砍一陣,被敵人亂刀殺死。關寧兵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壯烈的情景,無不為之驚駭。
大順軍隻有跟隨劉宗敏、李過二人退出的部隊在路上沒有潰散,其餘數萬將士除在石河西岸的混戰中死傷了大部分之外,小部分在退卻中被消滅了。敵人對潰散的大順軍追殺了二十多裏地,天近黃昏,才不再追趕。
一更以後,下弦月出來了,照著石河西岸的戰場,照著大順軍潰逃的路……
李自成帶著崇禎的三個兒子、吳襄、明朝宗室秦王、晉王和其他藩王,在僅剩下的二千五百侍衛親軍的保護下,急馳半日,午夜以後,到達永平城內。李過是在四月二十三日天明時候趕到的。劉宗敏因傷重被人抬著走,於二十三日中午才來到。潰散的騎兵也都陸續逃到永平,和李自成、李過、劉宗敏等的人馬合起來,大約兩萬左右,十分混亂,疲憊。不少人身上帶著傷。
李自成駐下以後,不顧疲憊萬分,立即給牛金星送去密諭,命他火速準備守城作戰,並準備他回京後即行登極大典。他又命李過整頓人馬,收容潰散;讓負傷的將士在永平敷藥裹創;派五百騎兵護送劉宗敏和重要的帶傷將領於當日黃昏動身,先回北京。
李自成在永平住了兩天,等候張若麒的回信,卻是杳無音信,隻聽說吳三桂和清兵已經離開山海關,追趕前來。於是他在二十四日五更動身,命李過率一萬騎兵斷後,離開永平往北京退去。走了三十裏路,到了範家莊這個地方,風聞吳三桂的追兵已經相離不遠。他暫時停下,命人將吳襄帶到麵前。吳襄也正要求見他,看見他趕快跪下說:
“請皇上放我去到我兒子營中,我要他不再追趕,要他投降陛下,脫離滿洲人。”
李自成冷冷一笑,說:“事到如今,留下你也沒有用了。現在要借你的頭,使吳三桂知道他不忠不孝,連一條狗都不如!”
隨即命人殺掉吳襄,將頭掛在一根高杆上。有人問他:崇禎的三個兒子,還有幾個藩王,如何處置?李自成望一望宋獻策,顯然想聽聽他的意見。宋獻策說:
“馬上敵兵就要追來,我們帶著他們,未必能帶到北京。落入敵人之手,對我們十分不利。”
他的意思是要殺掉這些人,但沒有明說。李自成略一躊躇,說道:
“把明朝太子和永王等帶來。”
隨即太子和永、定二王被帶到李自成麵前。三個孩子猜想李自成必然要殺掉他們,都嚇得麵無人色。李自成對他們說:
“自古亡國太子和皇子,沒有不遭殺害的。可是我不願殺害你們。你們年幼無知,深居宮中,國家大事,全然無幹。我現在雖然一時兵敗,也決不殺害你們。現在每人給你們二十兩銀子。你們身邊還有太監,各自逃生去吧!”
停一停,他又說:“你們要謹防被滿洲人捉到。不管往什麼地方逃都可以,隻是要躲開滿洲人。”
說了以後,他又吩咐身邊一位將領:“明朝的幾個藩王也每人給他們十兩銀子,叫他們隨便逃往哪裏,一個也不要殺害。”
說罷,他騰身上馬,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