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又命人進關去向吳三桂傳下諭旨:滿洲大軍將於今夜三更進關,大部分暫駐西羅城中,一部分駐紮西羅城外的小樹林中。本攝政王定於四更時候率領隨征文武官員與朝鮮世子及其左右官員進關。攝政王的帳殿設在西羅城中的高敞地方,早餐和進關時間,定在明晨寅時。他的諭旨,一方麵立刻傳達到各旗將領,一方麵派官員叫開關門,傳達給吳三桂知道。

為著明日黎明進關,上午要親自指揮大戰,多爾袞在仆人的服侍下早早地就寢了。

因為關於明日大戰的一切準備就緒,對勝利充滿信心,加上日日長途行軍,十分疲倦,多爾袞很快就睡熟了。

但是,同是月明之夜,卻有另外一種情況。

距多爾袞臨時駐節的威遠堡大約十多裏外(因為要繞道山海關),在石河西岸的大順軍禦營駐地,卻是一個令人不安的緊張之夜。

晚膳以後,幾位權將軍一個個神情嚴肅,懷著不同的沉重心情,迅速地離開禦帳,各自召集自己屬下的重要將領,下達明日作戰的重要決定。主要的幾項決定是:第一,駐紮在石河西岸幾裏遠的人馬統統在晚飯後移駐西岸近處,不許遲誤。第二,所有各營人馬,明日四更造飯,五更一律人要吃飽,馬要喂好,為戰鬥準備齊全。第三,明日作戰勝敗,對大順關係重大,必須奮力死戰,不許後退一步。製將軍以下的將領中倘有畏怯動搖的,由跟隨劉宗敏的執法隊在陣前立即斬首;製將軍以上將領,事後由皇上嚴加懲處,絕不姑息。第四,通往一片石的山口部署一千精兵,以防唐通勾引清兵從一片石間路進來;也在紅瓦店的南邊瀕海地方部署一千精兵,弓弩火器齊全,以防清兵乘船從海神廟繞過澄海樓進犯紅瓦店的側背。

劉體純在這一晚比別的將領更為忙碌。他將新合並的五千禦林軍(多是騎兵)的將領們召集一起,作了訓話,說明戰爭形勢,鼓勵大家明日奮力作戰,挫敗滿洲兵的銳氣,保護禦營無事,皇上平安。據他估計,明日大順軍與清兵混戰時候,吳三桂會親自率一支關寧兵猛力撲向大順軍禦營,不但想加害大順皇上,還要奪走吳三桂的老子吳襄,也奪走崇禎的太子和永、定二王。一位不到二十歲的、原是羅虎的愛將,激動地大聲說:

“劉將爺,我們寧可全部戰死,絕不讓吳三桂這狗漢奸奔上河岸!請問將爺,你有什麼禦敵良策?”

這時,一輪明月開始從海麵升起,繼續冉冉上升。過了不久,從西羅城中驚起了一群宿鳥,亂紛紛飛往別處。又過片刻,從西羅城傳出來戰馬嘶鳴。這一突然發生的情況,使劉體純略感吃驚,他停止說話,遙望石河東岸,繼續傾聽。

再過片刻,從西羅城傳過來一陣炮聲,以後就炮聲不斷。每次炮聲響時,都看見月色的陰影處紅光一閃,然後才聽見隆隆炮聲向四麵滾來。但這並不是遠程火器,炮彈打不到石河西岸。

李過的軍帳就設在離禦帳不遠處的石河西岸。這時由李過的老營中派出一股部隊,大約一百多人,由一軍官率領,向石河東岸方麵跑去,偵察敵情,同時也差人來告訴劉體純,西羅城中的情況很快就會探明,要劉體純安心部署保護禦營的軍事。

劉體純繼續向手下的將領們說道:“滿洲兵的先頭部隊已經進關,到了西羅城中。大部隊和東虜頭目多爾袞隨後進來。西羅城不斷打炮,不是敵人現在要向我進攻。他們亂打炮,是為著不讓我們注意西羅城中的鳥飛馬嘶。我估計,滿洲人馬與多爾袞今夜進關,在西羅城安營紮寨,休息一夜,明日與吳三桂的關寧兵合兵對我作戰。宋軍師向皇上建議,將羅虎原來統帶的三千精兵撥歸禦營,也是為著明日的大戰。有幾件事,我現在向各位將領說出,要你們立刻照辦,然後休息,不可耽誤!”

接著,劉體純將新撥歸禦營的原來由羅虎率領的三千將士,連同原有的禦營親軍,共有五千精銳騎兵,重新部署。據劉體純與宋獻策的估計,明日開戰之初,多爾袞必然令吳三桂的關寧兵首先出戰,一則要看一看吳三桂的關寧將士是不是實心降清;二則要關寧兵同李自成的人馬先殺一陣,雙方都有死傷,然後埋伏在小樹林中的大清兵突然衝出,取得勝利。根據這樣估計,劉體純遵照軍師的授意,對禦營的五千人馬做了兩三種準備,最重要的一種準備是戰事不利,保護禦營迅速撤退,不僅要保護皇上平安,還要保護吳襄和崇禎的太子和永、定二王不被敵人奪走。

劉體純從明日會遇到的最壞的情況考慮,對手下將領們作了部署,看著將領們走掉以後,他自己正要回帳中休息,軍師陪侍皇上從禦帳走出來了。日夜守護在禦帳外邊的李雙喜趕快從一座小帳篷中出來,小心地跟在李自成的背後。

李自成的心中一直十分沉重,壓著明日戰事會不利的預感。晚膳以後,他同劉宗敏等幾位心腹大將又談了一陣,進一步商量好明日的作戰方略。等幾位大將走後,李自成因為預感到明日大戰不利,心憂如焚,不能睡覺,留下宋獻策繼續密談。宋獻策幾年來對李自成的許多重大失誤看得清楚,他明白李自成雖然高過張獻忠、羅汝才等許多同輩起義的領袖人物,但畢竟是一位草莽英雄,所以步步失誤,倘若明日一戰失敗,前途不堪設想。但是他同李自成不是一般的朋友關係,而是君臣關係,所以他每次進諫,都隻能適可而止。他既怕當麵觸怒皇上,又怕皇上記在心頭,日後殺戮功臣時同他算賬。所以他雖然想到明日大戰失敗,退出北京,處處瓦解,繼續奔竄,將無立足之地,但當李自成向他詢問退出北京後萬一滿洲兵窮追不舍,有何妙策時,他隻是回答說,以後是漢、滿作戰,對各地人民以民族大義相號召,看情況再作計較,更具體的意見他避而不談。

看見皇上同軍師從禦帳出來,劉體純趕快迎了上去,稟報說剛才西羅城中群鳥驚飛,戰馬嘶鳴,補之將軍已經派人去西羅城外偵察去了。

李自成不動聲色地說道:“我們在禦帳中都聽見了。今夜無事,大戰是在明日。二虎,你趕快回你的帳中休息吧,準備明日與敵人決一死戰,打下去滿洲敵人的銳氣。獻策,我們趕快到崗頭上看看!”

這時月亮已升得很高,還在繼續上升。月光皎潔,如同白晝。李雙喜馬上召集了二十名護衛親兵,幾個人先跑上崗頭,四麵警戒,其餘的跟隨在皇上和軍師的左右和背後,一個個眼觀四麵,耳聽八方,不敢有半點疏忽。

李自成登上崗頭,可以看見駐紮西邊數裏遠的人馬尚在向石河西岸移營,人馬雜遝,燈火零亂。他對於這情況很不滿意。從前打仗,說走就走,十分迅速。哪有像今天這樣遲慢!然而如今軍心不固,人懷怯戰之心,他沒有對移營將士說出一句責備的活,目光向山海關和西羅城的方向望去。

巍峨的山海關城樓連同末段長城,以及關裏邊的山海城(清代改為臨榆縣城),李自成在崗頭上都不能看見,隻看見無邊的茫茫月色。倒是在西羅城中,常有燈籠晃動,也有幾處燒水煮飯的火光出現在幽暗的林木中間。從西羅城中不時傳來忿怒的馬嘶。宋獻策回頭對站在身後不遠的李雙喜說:

“雙喜,滿洲的騎兵已經有一部分先頭部隊來到西羅城了。多爾袞與大隊人馬大概在三更以後進關。”

雙喜感到奇怪,恭敬地小聲問道:“軍師,你如何聽出來是滿洲騎兵來到了西羅城中?”

宋獻策神色略顯沉重,解釋說:“倘若都是吳三桂手下的關寧騎兵,兩馬相遇,可以發出高昂的歡快叫聲,就是人們常說的蕭蕭長鳴。滿洲的騎兵同吳三桂的騎兵到了一起,原不相識,氣味不同,關寧騎兵中有的公馬情性暴躁,為保護本隊中的母馬不被勾引,所以發出忿怒的叫聲。我們聽見的就是吳三桂的騎兵中一兩匹公馬的叫聲。”

雙喜聽軍師說得有趣,想笑一笑。但是看見軍師表情嚴肅,毫無笑容,他也想到滿洲兵開始進關,一場生死存亡的大戰就在明天,他的心情也馬上變得沉重了。

由於多年養成的職業習慣,宋獻策上到崗頭以後,先仰首向北極星方向的天空望了一眼,沒看見異常天象。他在隨駕東征的路上曾看見天狼星犯紫微垣,預示大順皇帝所居住的北京城或長安城都將有受敵兵侵犯之禍。他沒有對別人說出,但自己的心中很不愉快。天狼星犯紫微垣的不吉天象,同他今日午間所看見的白虹貫日天象,正相符合,不禁在心中歎道:幾個月前,他同李岩認為國家根基未固,都不同意過早地北伐幽燕,幾乎因此獲罪,如今看來他同李岩的意見是對的,可惜他二人空有忠心,無力“回天”!

宋獻策陪著皇上在崗頭上又站了一陣,傾聽從西羅城中傳來的各種聲音,遙看樹林中的燈光與火光,判斷敵人的活動情況。西羅城中和城邊的樹林中,因為今夜有重要而繁忙的軍事活動,不斷向石河灘中打炮,一則掩蓋林中的馬嘶人語,二則對摸到附近處偵探軍情的大順軍士兵起震懾作用。那時,才進入十七世紀中葉,火炮的發展大體在一個低水平上,都是前膛裝藥,後膛火門點火,炮膛沒有來複線,所以除威力強大的紅衣大炮的射程能打到十裏以外,一般的火器隻能打到一裏左右。今夜,西羅城中和城外樹林所打的火炮都不能打到石河西岸,隻是相當熱鬧罷了。

不知道李自成同宋獻策在崗頭上站立多久,隻見月到中天,已經在三更時候了。如今是初夏季節,崗頭上沒有一點涼風,反而有些悶熱。李自成忽然想到,大隊滿洲兵該到進關的時候了,多爾袞本人也該到進關的時候了。去年十二月底,在西安決定渡黃河東伐幽燕時候,他根本沒有考慮過滿洲人會乘機南犯,也沒有把滿洲人看得有多麼重要,所以隻以為攻破了北京,滅了明朝,舉行了登極大典,天下就算定了,南方和全國,可以傳檄而定,不須要再有大戰。在北京住了一段時間,他才知道,天下大勢,根本不是他所想象的那麼簡單,才知道滿洲人在關外遼東地方建立了一個大清國,勢力強盛,後來又知道如今的清朝的皇帝是一個小孩子,他的叔父多爾袞任攝政王,很有智謀,不可輕視。想著今夜多爾袞就要進入關內,明日將親自指揮滿漢大軍對他作戰。他本來就感到有點悶熱,此刻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而恰在此時,本來非常皎潔的月光也忽然暗了。

宋獻策因地上月色忽暗,趕快仰視天空。他看見有一大片浮雲正在向西飄去,遮住了月亮,而月亮帶著風圈。他想起將近中午時候,當他看見“白虹貫日”的不吉天象之前,也有一陣日光昏暗,日頭有一風圈,感到明日將有大風。現在看月有風圈,明日的大風定了。他不覺脫口而出:

“陛下,明日作戰時會有一陣怪風,對我不利!”

李自成驀然一驚,抬頭望見月亮的風圈,問道:“為何對我不利?”

“明日敵人從東邊向我進攻,一陣大風從東向西刮,所以對我不利。”

“你怎麼知道明日的大風是從東向西刮?”

“如今已交初夏,東南季風流行,所以明日必是從東海上刮來的一陣狂風。另外,剛才遮住月亮的大片浮雲向西飄去,也是明日要刮東風的先兆。”

“獻策,依你看來,明日這一仗應該如何取勝?”

“臣不求明日取勝,隻考慮明日在危急時陛下如何速回燕京,另作打算。”

說話之間,天上的一大片浮雲已經過去,月暈消失,又是皓月疏星,清光如晝。李自成輕歎一聲,說道:

“多爾袞此時大概要進山海關了,我們回帳中細談吧。”

黎明時候,吳三桂將多爾袞迎進山海關。多爾袞在山海關城中沒有停留,穿城而過,到了西羅城。如今西羅城成了一座堅固的兵營。吳三桂的關寧兵一部分駐在西羅城外,修築了炮台、營壘,一部分駐在西羅城中。多爾袞帶來的兩千精銳騎兵也到了西羅城中。

在吳三桂的陪同下,多爾袞登上一個較高的地方,在雄偉的城樓中瞭望戰場。吳三桂告訴他說,敵人昨日同關寧兵作戰最激烈的地方是在紅瓦店,其餘幾個地方也都有兩軍對陣。多爾袞知道豫王多鐸、英王阿濟格等人所率領的滿蒙漢人馬如今是在西羅城南北兩邊約一二裏處的密林中埋伏,他心中感到勝利十分有把握,回頭對身邊的範文程說道:

“山海城雖然不大,可是我大清國從來不進攻山海城。有兩次我大清兵進入山東一帶,回頭來都從山海關以西退出長城。為什麼不進攻山海城呢?因為這城東的山海關確實易守難攻,從東邊來攻是攻不開的;縱然從西邊來攻,由於山海關左右都有長城,盡頭處一直通到海邊,所以也無法將城包圍起來。我們不願損傷多的將士,也就不願在此拚命攻城。”

範文程說:“如果從北京來進攻,想包圍山海城也有一個辦法,就是從天津派大軍乘船渡海,從東麵包圍山海城。”

多爾袞笑了一笑:“是的,可是流賊如何能養這麼多船隻來渡海呢?所以李自成孤軍來這裏作戰,想破山海關,豈不是做夢?可見流賊畢竟是賊,毫無計慮。”

吳三桂笑笑說:“正因為李自成等進入北京後並無遠慮,隻曉得在北京搶掠婦女財富,拷打官紳要錢,到萬不得已時率人馬來同關寧兵作戰,打算用武力脅迫我投順他,這一著棋已經是大大地失策了,何況攝政王爺率領我大清兵前來相救。他今天必然大敗無疑!”

範文程說:“李自成確實手下無人。即令攝政王爺不來山海關,隻用一部分人從古北口、青山口一帶進入長城,截斷燕京與山海關之間來往的路,李自成進不可能,退不可能,也必全軍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