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回 假消息假言請客 為盜賊大意驚人(1 / 2)

卻說狄公見眾人應允,命他們結具銷案。華國祥自無話說,惟有李王氏,見那條毒蛇,在狄公麵前,不禁放聲大哭。狄公又命人將蛇燒灰,以作治罪。就此一來,已是午後,當即起身回衙,將胡作賓由學內提來申斥一番,令他下次務要誠實謹言,免召外禍。此時胡作賓母子,自然感激萬分,申冤活命,在堂上叩頭不止。狄公發落已畢,退入後堂。

且說洪亮昨日領了名片,趕到皇華鎮與何愷說明緣故,次日一早,便來到湯家門首。先命何愷進去,向裏麵問道:\"湯先生在家麼?\"裏麵有人詢問,出來一個老頭子,答道:\"你是哪裏來的,問我家先生何幹?\"何愷笑道:\"原來是朱老爺。地方上的公食人,皆不認得了?\"那人將何愷一望,也就笑道:\"你問他何事,現在還未起身呢。\"何愷聽了這句話,轉身就向洪亮去丟個眼色,兩人信步到了裏麵。在書房門口站定,洪亮向何愷道:\"你辦事何以這懈怠,既然湯先生在家,現在何處睡覺,好請他起來講話。\"那老家人,見洪亮是公門中的打扮,趕著問道:\"你這公差有何話說,可告知我,進去通知他。\"何愷答道:\"他是縣太爺差來的,現有名片在此。因地方上事,請你家先生,進太爺衙門有事相商,不能稍緩。\"那老人在洪亮手內,將名片接過,進了書房,穿過了一小小天井,朝南正宅三間兩廂。此時何愷也跟那人到了他裏麵,心下想到:知他住在這上首房內,便是畢家那牆相連了。正想之間,忽見那人走到下首房門,何愷心下好不自在,暗道:\"這個想頭,又完了,人尚不在房內居住,牆上還有何說?

一人暗暗的說話,忽然上首房內出來一人,年約二十五六歲,生得眉目清秀,儀表非凡,好個極美的男子。見老家人一進來,趕著問道:\"是誰來請先生?\"老人道:\"這事也奇怪,我們先生雖是個舉子,平日除在家課讀,外麵的事,一概不管。不知縣裏狄太爺,為著何事,命人前來請他?說地方上有公事,同他商酌,你看這不是奇怪麼?恐先生也未必肯前去。\"那少年人聽他說狄太爺,不禁麵色一變,神情慌張,說道:\"你何不回卻他,說先生不與外事便了,為何將人領人裏麵來呢?\"何愷聽了這話,將那人上下一看,卻巧這人的房間,便在畢家的牆後,心下甚是疑惑,趕緊接話問道:\"你公子尊姓,可是在這裏寄館的麼?我們太爺,非為別事,因有一處善舉,沒有人辦,訪聞湯先生是個用心公正的君子,政命差人持片來請。\"說著,見老人已走到房內,高聲喊了兩聲。隻聽裏頭那人醒來,問道:\"我昨日一夜,代眾學生清理積課,直至天明方睡,你難道未曾知道,何故此時便來叫喊?\"隻聽老者回答道:\"非是我等不知,因知縣太爺,差人來請,現有公差立等回話。\"湯得忠道:\"你為什麼不代我回報他?此時且去將我名片取來,向來人傳說,拜上他貴上縣太爺,說我是牖下書生,閉戶授徒,不理閑事。雖屬善舉,地方上紳士甚多,請他太爺另請別人辦公罷。\"老人聽了這話,隻得出來對何愷回複了一遍。

當時洪亮在書房,早已聽見了,見何愷出來說道,\"湯先生不肯進城,在我看來,惟有回去稟知大爺,請太爺自已前來吧。此事倒不可懈怠,莫要誤事方好。你此時照原話趕速進城去吧。\"說著兩人出了大門,那老人將門關上。彼此到了街上,何愷向洪亮說道:\"你可看見那人沒有?\"洪亮道:\"這事也是徒然,湯得忠是在那邊房間居住,有什麼看見?\"何愷說道:\"你還不知道呢,這頭房內有人,同老者說話的,你未看見麼?是個少年男子,見我們說縣裏差來的,那他臉上神色就不如先前。我所以出來,叫你趕速回去,這句話,乃是看他的動靜的。他如懼怕,你我出門,他必到別處去了。你此時便可趕速回城,稟明太爺,請太爺自己前來,姑作拜湯先生的話說到了裏麵,借話問話,再為察看。我此時便在這左近等候,看他可出來否,順便打聽他姓甚名誰。\"彼此計議停當,已是辰牌時候。洪亮隨即來至城中,將方才的話稟了。狄太爺心下甚是歡喜,當時傳齊差役,帶同馬榮,喬太,陶幹三人,乘轎而來,一路之上,不敢怠慢。到了上燈時分,方至鎮上,先命馬榮仍在從前那個客寓內住下,所有衙役,皆不許出,夜晚露風聲,說本縣到此客寓;主人也是如此吩咐。眾人自領命而行,當時將行李卸下,淨麵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