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可而止,見好便收(2 / 2)

類似的心情變化還可以在蘇東坡的《前赤壁賦》中進一步得到印證。蘇東坡與客泛舟江上,“飲酒樂甚,扣舷而歌”,這本來是很快活的,偏偏樂極生悲,“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偏偏又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這八個字真是把一個人由樂轉悲之後的難言心境寫絕。飲酒本是一件樂事,但多愁善感的人飲酒,往往會見物生情,情到深處反添恨。正如司馬遷所說:“酒極則亂,樂極生悲,萬事盡然。”

樂極生悲概括地講,是一個人對生命的熱愛和留戀而生出的惘然和悲哀;詳情而言,是一個人對生活中好花不常開,好景難常在的無奈和惆悵。人的情緒很難停駐在靜止的狀態,人對世事盛衰興亡的更替習以為常之後,心境喜怒哀樂的輪回變換也成為自然,人在縱情尋樂之後,隨之而來的往往是莫名其妙的空虛傷懷,推之不去避之不開,因為歡樂和惆悵本來就首尾並列。所以莊子在“欣欣然而樂”之後感歎:“樂未畢也,哀又繼之。”人隻有在生命的愉悅中才能體會真正的悲哀。真正的喪親之痛,不在喪親之時,而在合家歡宴,或睹舊物思亡人的那一瞬間。人在悲中不知悲,痛定思痛是真痛。

在生活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起承轉合過程中,人應隨時隨地、恰如其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孔子說:“貴在時中!”時就是隨時,中就是中和。所謂時中,就是順時而變,恰到好處。正如孟子所說的:“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鑒於人的情感和欲望常常盲目變化的特點,講究時中,就是要注意適可而止,見好就收。

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誌之一是看他會不會退而求其次。退而求其次並不是懦弱畏難。當人生進程的某一方麵遇到難以逾越的阻礙時,善於權變通達,能屈能伸,心情愉快地選擇一個更適合自己的目標去追求,事實上這也是一種進取,是一種更踏實可行的以屈為伸,以退為進。力所能進,否則退,量力而行。不自量力是安身立命的大敵。當一個人在一種境地中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退一步反而會海闊天空。勢一旦用盡,便成了強弩之末,栽倒在地成為必然。適可而止,見好便收,這是曆代智者的忠告,更是安身立命的哲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