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勢者昌,乘勢者旺(1 / 1)

戰國時期,魯國有一個姓施的人家,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喜好學問,一個則喜好作戰。喜好學問的那個兒子,用他所學去齊國遊說,齊國君主讓他們做了公子們的老師;喜好作戰的那個兒子,用他所學去楚國遊說,楚國的君主讓他做了軍官。這樣一來,施家便因此而發跡了。

施家的鄰居姓孟,也有兩個兒子,同樣也是一個習文,一個習武,但孟家很貧困。孟家見施家一下變得很富有,非常羨慕,便去施家請教致富的經驗。施家便把兩個兒子出外遊說而做官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孟家。

孟家習文的兒子用他所學,向秦國君主大講仁義治國的道理,秦王不滿地說:“寡人如果采納你說的仁義治國,必遭滅亡!因為當今各國都是采用武力競爭,所專心做的不過是足食足兵而已。”秦王一氣之下,下令對他進行閹割之刑(即割掉睾丸),然後放了他。孟家習武的兒子,用他所學向衛國君主遊說。衛王對他說:“衛國隻是一個弱小的國家,夾在幾個大國之中求生存,不得不服從大國,安撫小國,以保平安無事。寡人如果采納你的武力謀勝的辦法,衛國很快就會滅亡。”衛王心想,如果就這樣放這個人回去,他必定還會去別國遊說武力競爭之事,將對我國造成嚴重威脅,於是下令砍斷他的腳,送回魯國。

孟家見兩個兒子的遭遇,不但沒有致富反而受害,一家人氣得捶胸頓足。於是,孟家非常氣憤地找到施家,又哭又鬧,大加責備。施家心平氣和地解釋道:“我們兩家一直和睦相處,你們有難,我們很能理解和同情。不過,這件事呢。應當總結教訓才是。這中間包含了深刻的道理:‘不管什麼樣的人,凡是他的行為符合時宜者就會昌盛,違背時宜者就會危亡。’就我們兩家來說吧,所學和做法都是一樣的,為什麼結果卻完全相反呢?並不是由於你們的行為和做法不對,而是違背了時宜。天下的道理沒有絕對正確的,也沒有絕對錯誤的。過去所用的道理,現在也許認為過時而不適用;現在要舍棄的,也許將來又要用它。這種用與不用,沒有一定的是非和準則。看準機會,迎合時機,並沒有固定的方式,必須要靠聰明機智。否則,縱使有像孔子那樣的博學,像呂尚那樣的謀略,不合時宜,到什麼地方都擺脫不了窮困!”孟家父子聽了,才恍然大悟,逐漸消除了對施家的怨恨。

同一種做法,結果卻相反,這是經常有的事。因為迎合了時宜而得到了昌盛,是施家的做法,孟家的做法由於違背了時宜,反遭禍害。前者做事有針對性,即找準了對象,根據對象目前的實際情況以所學去迎合,目的性明確,自然會產生好的結果;後者做事缺乏針對性,不符合對象的實際情況,甚至還讓人產生抵觸,當然會帶來不好的結果。

這說明了一切想法和策略都應從實際的觀點出發,具體情況應做具體分析,切不可生搬硬套。同時,也必須使言語和行動順應時代大勢,識時務、合時宜,緊扣時代的脈搏,才能更恰當地施展聰明才智,否則將會帶來很大的危害。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實事求是,說穿了也就是順應時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