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六上 西域傳第六十六上(3 / 3)

大月氏國(今天的烏茲別克),都城在監氏城,距離長安一萬一千六百裏。不屬於西域都護管轄。國內有十萬戶,人口四十萬,可以當兵服役的有十萬人。向東抵達都護府衙,有四千七百四十裏,向西抵達安息國,有四十九天的行程,向南和罽賓國接壤。民風習俗,物產所有,土地錢幣,與安息國相同。出產單峰駱駝。

大月氏國本來以遊牧為主,隨著牲畜遷徙,與匈奴的習俗相同。有控弦戰士十餘萬,因此而自恃強大,輕視匈奴。本來居住在敦煌、祁連山間,匈奴冒頓單於攻破月氏國後,冒頓單於殺了月氏王(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匈奴人把月氏王的頭顱用來做酒器,月氏國隻得離開原來的居住地,遷徙至遠方,先到大宛,而後向西進攻大夏國,將大夏國臣服,在媯水以北設都,作為王庭。其餘不願意追隨的小部落,就留落在祁連山南麓,成為後來的羌人,號稱小月氏。

大夏國(今天阿富汗北部),本來沒有統一的國君,在城邑中隻設置小酋長,百姓性情柔弱,不願意打仗,因此大月氏遷徙至此地後,就將他們作為臣民役使,大月氏和大夏國都受到漢朝西域都護府的節製。國內分為五部,各有一位翕侯管轄:一個叫做休密翕侯,在和墨城設置都城,距離西域都護府衙二千八百四十一裏,距離陽關七千八百零二裏;第二個叫做雙靡翕侯,在雙靡城設置都城,距離西域都護府衙三千七百四十一裏,距離陽關七千七百八十二裏;第三個叫做貴霜翕侯,在護澡城設置都城,距離西域都護府衙五千九百四十裏,距離陽關七千九百八十二裏;第四個叫做肸(bi)頓翕侯,在蒲茅城設置都城,距離西域都護府衙五千九百六十二裏,距離陽關八千二百零二裏;第五個叫作高附翕侯,在高附城(今天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設置都城,距離西域都護府衙六千零四十一裏,距離陽關九千二百八十三裏。這五位翕侯,均屬於大月氏管轄。

康居國,王城冬天設置在樂越匿地。位於卑闐城。距離長安一萬二千三百裏。不屬於西域都護府管轄。到達越匿地區騎馬要走七日,距離夏天的王城蕃內有九千一百零四裏。國內有十二萬戶,人口六十萬,可以當兵服役的有十二萬人。向東抵達都護府衙,有五千五百五十裏。和大月氏的風俗一樣。東麵受到匈奴的製約。

在宣帝朝,匈奴國內動亂,五位單於爭奪王位,漢朝擁護幫助呼韓邪單於,郅支單於因此而怨恨,殺害漢朝派往匈奴的使者,向西遷徙,倚賴康居國的地利。再後來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征發戊己校尉駐紮在西域的漢軍,再加上西域各小國軍隊,征伐康居國,殺了匈奴郅支單於(詳情記載在《甘延壽傳》、《陳湯傳》中)。這一年,是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

到了成帝朝,康居國派出王子到長安來,侍奉皇上,同時貢獻禮物,可是康居國仍然認為漢朝距離遙遠,對漢朝派來的使者驕橫無禮,不肯像其它西域國家一樣,向漢朝稱臣。西域都護郭舜多次上書,說:“在匈奴當年強盛時,並不是因為降服了烏孫、康居國;等到匈奴衰弱,對漢稱臣,也不是因為失去了這兩個西域國家。漢雖然接受了他們的人質,可是這三個國家卻仍然在私下裏相互饋贈,同過去一樣往來,看準機會就會製造事端;關係好不能相互信任,關係不好也不會相互役使。比如說,我們今天與烏孫國交好,並未帶來什麼利益,反而給中國帶來很多麻煩。隻是烏孫國在此前與漢朝結有盟約,現在他們與匈奴一樣,均向漢朝稱臣,從義的角度來講,漢朝不能拒絕他們。然而康居國人過於狡黠,不肯拜見漢朝派出的使者。西域都護派去的官吏,坐的位置,康居國君竟然安排漢使坐在烏孫國的使者下麵,康居王和貴人先吃飯,然後才招呼西域都護派去的官吏,以倨傲的態度,向西域其它國家炫耀。如此看來。為什麼還要將王子送往長安來做人質?這就好像是商人在做生意,用欺詐手段來欺騙對方。匈奴是百蠻大國,現在對待漢朝稱臣納貢,聽說康居國看到漢朝使者不拜,讓單於有一種卑下的羞辱感,應該將康居國的王子送回去,與他們斷絕往來,以表明漢廷不與無禮國家通使。敦煌郡、酒泉郡以及天山南道的八個西域國家,均為來往漢朝派出的通使人員,提供人馬驢駱駝和必需的食物,非常辛苦。現在徒然耗費沿途驛站所經過時的經費,迎送這些狡黠的偏遠小國,實在是得不償失。”朝廷認為這是新通使國家,考慮到他們路途遙遠,漢朝應該招徠遠方來的客人,始終以羈縻態度對待他們,沒有與康居國斷絕關係。

康居國向西北大約二千裏,有奄蔡國(在今天鹹海至頓河下遊一帶)。國內有控弦戰士十餘萬人。與康居國的風俗一樣。靠近大水澤(鹹海),沒有山丘,靠近北海(裏海)。

康居國有五位小王:一位叫做蘇韰(xiè)王,住在蘇韰城,距離都護府衙五千七百七十六裏,距離陽關八千零二十五裏;第二位叫做附墨王,住在附墨城,距離西域都護府衙五千七百六十七裏,距離陽關八千零二十五裏;第三位叫做窳(yu)匿王,住在窳匿城(今中亞塔什幹),距離西域都護府衙五千二百六十六裏,距離陽關七千五百二十五裏;第四位叫做罽王,住在罽城,距離西域都護府衙六千二百九十六裏,距離陽關八千五百五十五裏;第五位叫做奧鞬王,住在奧鞬城(中亞布哈拉),距離西域都護府衙六千九百零六裏,距離陽關八千三百五十五裏。這五位王,均屬於康居國管轄。

大宛國(今吉爾吉斯),都城設置在貴山城(今中亞卡散賽),距離長安一萬二千五百五十裏。國內有六萬戶,人口三十萬,可以當兵服役的有六萬人。輔佐治理的有副王、輔國王各一人。向東至都護府衙四千零三十一裏,向北至康居國卑闐城一千五百一十裏,向西南至大月氏六百九十裏。向北和康居、向南和大月氏接壤,土地物產和民風民俗與大月氏、安息國一樣。大宛國附近種植葡萄用來造酒,富人家裏窖藏葡萄酒,可以多達一萬餘石,酒儲藏時間長的達幾十年不壞。當地風俗,人們喜歡飲酒,馬的飼料是苜蓿。

大宛國有七十多座城邑,善於飼養馬匹。飼養一種汗血馬,據說是天馬的後代。

張騫當初向武帝介紹天馬,武帝派出使者帶上千金和一座金鑄的馬匹,來購買大宛國的良馬。大宛王認為漢朝距離遙遠,漢軍不可能抵達大宛國,不願意將國內的寶馬賣於漢人。漢朝使者出言不遜,大宛國隨後殺害漢使,還奪走了漢使帶去的財物。武帝派出貳師將軍李廣利率領十幾萬漢軍連續征伐大宛,前後經曆四年時間。大宛人最終殺了他們的國王毋寡,斬下頭顱,交予漢軍,獻上三千匹良馬,漢軍凱旋而歸,(詳情記載在《張騫傳》中)。貳師將軍殺了大宛王後,又立了大宛國的貴人,平素與漢朝關係較好的昧蔡為大宛王。過了一年多,大宛貴人認為昧蔡討好漢人,使得大宛國遭受兵災,陰謀殺害了昧蔡,重新立毋寡的弟弟蟬封為王,而後送大宛王的兒子來到漢朝作為人質,侍奉皇帝,漢朝也通過使者,送去很多財物,加以鎮撫。先後出使大宛國的有十幾批使者,漢使又抵達大宛國西部的鄰國,尋求寶物,向這些西域小國宣示漢朝的武德,以征討大宛國作為例子。大宛王蟬封與漢朝約定,每年獻上二匹天馬。漢朝派出使者來到大宛國采摘葡萄、苜蓿種籽帶回漢朝。天子認為天馬已經足夠多,而且外國來得使者也越來越多,應該多種些葡萄、苜蓿,將這些植物栽遍了離宮別館,看上去非常壯觀。

從大宛國向西抵達安息國,語言略有差異,但也大致上相同,他們之間相互能夠聽懂對方。這裏的人深目,臉上多須髯。善於做生意,為一點小利可以輜銖必較。女子在家中受到尊重;妻子在家裏講的話,丈夫一定要照辦。這裏不產蠶絲、漆樹,不知道如何鑄造鐵器,後來有出使的漢人留在當地,教會他們鑄造鐵器、兵器。從漢人那裏得到的黃金、白銀,他們都用來製作器具,不再用來鑄造錢幣。

從烏孫國向西抵達安息國,靠近匈奴。匈奴曾經蹂躪過大月氏,因此匈奴來的使者,隻要手持單於的一封書信,沿途各國即會熱情地招待飲食,不敢怠慢。漢使來到這裏,必須拿出錢幣或者物品進行交換,否則得不到食物,不買牲畜,就不能得到坐騎,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漢朝距離此地太遙遠,漢人出使西域的使者又特別有錢,帶有很多財物,所以漢人一定要拿出錢來,才能夠買到需要的東西。呼韓邪單於臣服漢朝後,沿途各國對待漢使的態度才逐漸變得恭敬起來。

桃槐國,王城距離長安一萬一千零八十裏。國內有七百戶,人口有五千,可以當兵的有一千人。

休循國,王城在鳥飛穀,蔥嶺以西,距離長安一萬零二百一十裏。有三百五十八戶,人口一千零三十,可以當兵的有四百八十人。向東抵達都護府衙,有三千一百二十一裏,抵達捐毒衍敦穀,有二百六十裏,向西北抵達大宛國,距離九百二十裏,向西抵達大月氏,距離一千六百一十裏。民眾穿的衣服和烏孫國人相類似,逐水草放牧牲畜,屬於塞種人。

捐毒國(今新疆烏恰縣西),王城在衍敦穀,距離長安九千八百六十裏。有三百八十戶,人口一千一百,可以當兵服役的有五百人。向東抵達西域都護府衙,有二千八百六十一裏。抵達疏勒(今新疆喀什市)也是同樣的距離。向南距離蔥嶺很近,此地荒涼,沒有人居住。向西翻越蔥嶺,就是休循國。向西北抵達大宛國,有一千零三十裏,向北和烏孫國相鄰。衣服和烏孫國民眾穿戴的一樣,逐水草遊牧,緊靠蔥嶺,屬於塞種人。

莎車國(今新疆莎車縣),王城在莎車城,距離長安九千九百五十裏。有二千三百三十九戶,人口一萬六千三百七十三,可以當兵服役的,有三千零四十九人。輔佐治理國家的有輔國侯、左右將、左右騎君、備西夜君各一人,都尉二人,翻譯官四人。向東北抵達西域都護府衙,有四千七百四十六裏,向西抵達疏勒國,有五百六十裏,向西南抵達蒲犁國,有七百四十裏。山上出產鐵礦,出產青玉。

在宣帝朝,漢朝送往烏孫國的公主生的小兒子萬年,莎車王很喜歡。莎車王沒有兒子,莎車王去世時,萬年在漢朝充當人質。莎車國人想歸附漢朝,又想與烏孫國搞好關係,就上書皇帝,請求讓萬年做莎車王。朝廷答應了莎車國人的請求,派使者奚充國護送萬年。萬年剛繼位,就凶惡殘暴,莎車國人大失所望。莎車王的弟弟呼屠征殺了萬年,同時殺了漢朝派來的使者,自立為王,與其它西域國家聯合起來,背叛漢朝。恰好衛候馮奉世出使西域,護送大宛國的客人,當時臨機決斷,征發西域其它小國軍隊,進攻莎車國,殺了莎車王,重新立莎車王其他弟弟的兒子為莎車王。返回後,朝廷拜馮奉世為光祿大夫。這一年,是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

疏勒國,王城在疏勒城(今新疆喀什市),距離長安九千三百五十裏。國內有一千五百一十戶,人口一萬八千六百四十七,可以當兵服役的,有兩千人。輔政的官員還有疏勒侯、擊胡侯、輔國侯、都尉、左右將、左右騎君、左右翻譯官各一人。向東抵達都護府衙,有二千二百一十裏,向南抵達莎車,有五百六十裏。有集市貿易,向西有通往大月氏、大宛國、康居國的道路。

尉頭國(今新疆阿合奇縣),王城在尉頭穀,距離長安八千六百五十裏。國內有三百戶,人口二千三百,可以當兵服役的,有八百人。輔政的有左右都尉各一人,左右騎君各一人。向東抵達都護府衙,有一千四百一十一裏,向南和疏勒接壤,山路不通,向西抵達捐毒國有一千三百一十四裏,通過山間路徑,須騎馬二天,才能夠抵達。當地人種田,也逐水草放牧牲畜,衣服和烏孫國人相類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